“跑马圈地”近50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会留下什么?

内容提要:

X公司近几年在国内近50个城市跑马圈地约46000亩,要建造50个产业园,投资超过2000亿元,海外9个城市已经建厂。以区区年盈利靠财政补贴的企业,如何完成这些鸿篇巨制的伟大计划?如若不能,会留下多少烂摊子?据个人了解研究,还有不少的低调企业有过之而无不及,近日下放用地审批权,圈地运动要谨防!

马克思《资本论》中引用威廉.配第语“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是过去几百年里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至理名言。拥有土地,就拥有财富。但是,到了当今时代,只要拥有了土地,不需要劳动,也能获得财富的巨大增长;这是国内外许许多多的拥有不动产和土地的人或者企业共同的欣喜。

在国外,拥有不动产或者土地,每年要缴纳不动产税,如果没有劳动收入,数量不菲的不动产税若不能每年如数如期缴纳,将会被政府没收拍卖。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土地批租制度,没有实行不动产税,所以,拥有不动产者,这几十年来通过土地增值获得的财富可用车载斗量来计算。

言归正传。某企业2000年初,在上海某地批租了850亩工业用地,每亩价格约5万元/亩,土地款约4250万元。用于建造L电池生产基地,厂子建成后兑现诺言,曾经每天有一两万员工在厂子里就业。过了十多年,上海对工业污染实行零容忍,强力关停L电池生产线,企业只好另寻他路。工厂和土地闲置或出租等,由于产权属于企业,政府不能收回。最近几年,上海的工业土地价格上涨,一手土地公开指导价在80-110万元/亩,二手市场价在250-300万元/亩,该企业仅仅是土地增值,获得的账面财富至少超过7亿元,市场价至少在22亿元,是当年购买土地价值的50倍!!

“跑马圈地”近50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会留下什么?

图片来自于网络,产权归原作者所有

尝到土地增值甜头的这个企业,近几年风头正猛,乘国家汽车工业大发展之浪潮,且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高科技企业之东风,在各地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实体经济的非一线城市,大肆跑马圈地,相继与全国50多个城市签订了投资建厂协议,多数协议土地收入囊中。

根据网上公开的初步的资料梳理汇总,X企业在全国已获得土地或者已经签约的土地总量约46000亩,建设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46000亩折合31平方公里的批租工业用地,按照上海某郊区工业区批租土地和就业规模计算,可以提供35万人就业。

“跑马圈地”近50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会留下什么?

图片来自与网络,产权归原作者所有

按照各地招商部门对新入住企业投资强度、产生税收额度、建筑容积率的要求,这些土地,至少要建造3100万平方米的房子,土建投资要超过1500亿元,加上工厂设备投资,以及财务资金成本,总投资不会低于2000亿元,每亩税收按照最低每年20万元计算,要求每年产生92亿元税收。而实际上,这个企业每年上缴国家的税收,都被以高科技、新能源名目减免了,普通车型的税收,又被以新能源车补贴形式返还给企业。

X企业,2019年销售了45万辆汽车,占全国汽车销售量2552.8万辆的1.76%。

X企业,2015-2019年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02亿元。

X企业,2018年公告的企业利润只有十几亿元,如何支撑起超过2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

如果不能实现其当初投资建厂的承诺,会出现什么后果?

“跑马圈地”近50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会留下什么?

请各位大咖自行想象和演绎。

烂尾厂房、一地鸡毛是比较轻的。

具体情况如何?请查阅其官网以及各地公开的新闻报道数据汇总。

“跑马圈地”近50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会留下什么?


“跑马圈地”近50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会留下什么?

附一、企业官网正式介绍的土地情况

根据其官网介绍,x公司在全球有30多个工业园,遍及全球六大洲,仅官网正式介绍的数据如下:

参照中国地图从北到南依次是:

1、承德,工厂占地66.7万平米,2015年;

2、北京,19万平米,2003年;

3、大连,22.08万平米,2014年;

4、太原,600亩一期,2015年

5、西安,293万平米,2009年;

6、青岛,20万平米。2015年;规划占地1000亩;

7、商州,20万平米,2008年;

8、南京,18.4万平米,2013年;

9、上海,57万平米,2002年;

10、武汉,66.67万平米,2015年;

11、杭州,18.49万平米,2014年;

12、宁波,900亩,2016年;

13、长沙,260万平米,2009年;

14、韶关;77万平米,2009年;

15、深圳;40万平米,2000年;

以上15个工厂基地,占地面积1078.34万平米,折合16175.1亩土地。

按照现有国家工业土地开发建设政策,最小按照1.0容积率计算,建造厂房建筑物等1078.34万平方米建筑物,仅建筑物投资377.42亿元(按照每平米0.35万元造价计算),加上财务成本和设备投资不低于600亿元(按照地方政府工业土地投资强度的要求,各地平均按照每亩地400万元/亩投强,则是647亿元。)。

附二、已经签约但尚未公告的基地项目有:

本人初步梳理已经签约的共有29个项目,公布的有总投资1478.5亿元,南昌与合肥投资未查到,按照各30亿元计,预计投资1538.5亿元,圈地面积3000亩以上。

1、2019年,常州,投资100亿元;占地约1500亩

2、2019年,宁乡市,投资50亿元;640亩,远期投资100亿元,

3、2019年,广州,40亿元,L电池厂,

4、西宁,投资250亿元;占地至少在10000亩,

5、天津,占地43.4公顷,651亩,20亿元,2012年,

6、重庆璧山;L电池公司,不会少于300亩,100亿元,2018年

7、重庆广安;70公顷,首期40公顷,20亿元。

8、惠州,170公顷,投资140亿元,2007年

9、汕头:560亿元,首期120亿元,2016年,

10、深圳;40亿元,

11、蚌埠; 20亿元,

12、长沙,30亿元,2018年,

13、南昌,

14、威海、 100亿元,

15、成都,60亿元

16、贵阳,50亿元

5月16日,贵阳土地出让454654平方米(折合682亩),出让价16487万元(约24万元/亩)。土地受让人为X公司。

17、桂林,20亿元

18、青岛,30亿元,

19、安庆,20亿元,2017年

20、合肥,

21、芜湖,15亿元

22、济宁,20亿元

23、河北乐亭,15亿元,

该项目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

24、河南安阳,20亿元

25、宜昌,100亿元

26、吉林,投资20亿元,

27、淮安,投资20亿元,

28、北京,2019年1月,33.5亿元

29、兰州,25亿元,2013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