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起訴,家裡沒有親人只有一個一歲的孩子和一個奶奶,法院判定三年有期徒刑怎麼辦?

玲小小V


說一個自己知道的例子吧,來解答你的問題。

曾今工作過的一個地方,有一個村,村裡有一部分的男子經常外出 盜竊,這樣的要在我們那裡被老百姓稱為:小偷村。

在這個村裡面,有一個男子,當然也是一個小偷,常期偷東西,記得那次抓到他在他家中發現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錢幣,最後這個男子因為盜竊被判刑了,但是有一個問題,這男子四十多歲,已有一個女兒,但是女兒才上小學,男子的老婆早已與他離婚了,他的父母也不在世,如果男子被判處有期徒刑的話,那麼他的未成年女兒就沒有人扶養,由於這個特殊原因,這名男子後來好像是在監外面執行的,但是後來這男子又去偷了。再次被抓之後,男子進了監獄,他的女兒當時由社會福利機構代為扶養。

這個問題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會遇到,但是一般有父母的情況下,會正常執行刑期的,如果沒有的話,可以申請社會福利機構扶養。

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你的家人,奉勸各位好自為之,開開心心做事,坦坦蕩蕩做人。


法律邊緣線


只有一個建議:認真悔罪,爭取緩刑。

從題目看,可能被判三年徒刑,則所犯罪行應該不嚴重。在這一前提下,最好的結果是爭取緩刑,無論判三緩三,還是判三緩五。

判了緩刑,就不必被羈押,而是在社區服刑。此時,只要遵紀守法,按時向有關機關彙報表現情況,就不會被收押。

而要爭取緩刑,就要認真悔罪,積極配合調查,努力爭取被害人諒解。如此,綜合犯罪情節,法院會考慮酌情從輕,讓正義不僅得以實現,也更有溫度。

緩刑與實刑相比,其法律上的區別僅僅是刑罰執行方式的不同。但此時不影響正常工作、撫養子女、贍養老人。不過此話說來容易,還要靠自己努力爭取。



風雲26610126


雖然沒說所涉罪名,但很遺憾,既然犯罪了,就應當接受法律的懲罰。

上有老,下有小,身陷圇圄,確實會導致老人無人贍養,小孩無人撫養的社會問題。但是,作為法官,作為執法者,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法律的公平適用。

但是,作為家庭支柱,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卻不走正途,而選擇違法犯罪,這難道不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有時候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未必不對。

所以,刑法規定的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中,並有“上有老,下有小”這種情節。當然,法律不外乎人情,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已經是法官在考慮到上有老下有小之後,酌情從輕處罰。

所以,好好服刑,好好改造,在監獄爭取減刑,儘快出獄。


葉律師


犯法之前你在想什麼?沒想到家裡只有老人和孩子嗎?法律是高壓線,觸犯法律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你這叫罪有應得。

坦白交代,爭取主動。如果可能積極賠償,達到諒解,如能緩刑那是最好。

你可以與有關方面申請,送到敬老院以緩解目前困難。


關寶慶1


政府應該安排福利院或者孤兒院,給他安排好學校,讓孩子的生活正常化,並且安排心裡專家給孩子疏導,這才是大國格局和當地政府所要乾的事。


顧名思憶4115848940


你說的這個情況,孩子一歲,奶奶年齡應該不算太大,奶奶是可以帶孩子的,如果被起訴人是離異的或者奶奶身體有病,孩子可以交給父或母帶,沒有不被判刑的理由,如果因為經濟原因奶奶無法帶孩子,街道辦事處可以幫助。都不會成為不判刑的理由。


誰是我知心


這種情況,一般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適用於判三緩四,以便照顧老人和孩子!


總裁299


犯法了 就要承擔後果 苦了家人


翠燦珠寶


不好說,因為你殺人放火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你的家人。換句話說,你自己都不同情你的親人,憑什麼別人就一定要同情你的親人


藍天白雲128253582


看奶奶是否具撫養能力,如有,則由奶奶撫養。如沒,則送福利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