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何要偷襲珍珠港?為什麼說珍珠港事件對日本而言得不償失?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然而,在此之前,作為後來軸心國一員的日本其實早已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並被頑強的中國軍民死死地將其陸軍主力拖在中國戰場。隨著“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破滅,日本不得不承認其大陸政策存在嚴重失誤。

日本因何要偷襲珍珠港?為什麼說珍珠港事件對日本而言得不償失?

中國軍民萬眾一心,吹響了抗日戰爭的號角

不過,二戰爆發後,納粹德國的節節勝利和《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給深陷於中國戰場的日本注射了一劑強心針。為擺脫困境,日本企圖以海洋政策的勝利來挽救大陸政策的失誤,於是有了南下的計劃。

珍珠港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經營已久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國和遠東、西太平洋之間的海上交通樞紐,戰略位置相當重要。日本要南下,珍珠港便是心腹大患。

日本認為:如果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發起攻擊,可以使美國在短時間內無法作出及時有效的反應;更好的結果是重創美國海軍,使美國在較長一段時間之內無法恢復元氣,甚至因顧忌與其開戰帶來的巨大損失而選擇退縮,那麼日本便可順利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從而為南下奠定堅實的基礎。

於是,日本展開了偷襲珍珠港的行動。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母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向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發動襲擊。其中,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穿甲炸彈;同時,日本潛艇則向駐在附近的美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美軍毫無防備,他們在爆炸的巨響中驚醒,倉促展開自衛。

日本因何要偷襲珍珠港?為什麼說珍珠港事件對日本而言得不償失?

美軍在珍珠港事件中損失慘重

這場先發制人的襲擊,在90分鐘內就宣告結束。日軍炸沉了美海軍4艘戰列艦和2艘驅逐艦,炸燬美軍188架飛機,摧毀的建築設施不計其數,炸傷的艦隻飛機也難以估量。在攻擊中,約有2400名美國軍民喪生,約有1250人受傷,這對美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震駭。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看似戰果豐碩,但因未能擊沉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戰略作用實際上十分有限。即使日本此戰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來看,對日本也沒有好處。因為日本人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一方面,他們遠遠低估了美國的實力,進而誤判了美國對這次偷襲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們遠遠高估了自己持續作戰的能力,進而對自己因分身乏術導致的困境雪上加霜。

二戰爆發以來,由於遠離歐洲和亞洲兩大主戰場,美國幾乎未受損失。不僅如此,靠著給盟軍提供武器還發了一筆戰爭財。同時,美國人並沒有閒著,他們一直積蓄力量,準備在戰爭接近尾聲時介入,以期參與戰後的利益分配。因此,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所有設想,有一大半是一廂情願。

就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國總統羅斯福立刻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隨後就簽署了對日本的正式宣戰聲明。幾日內,納粹德國與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而美國也迅即予以了宣戰回應。美國的反應和態度,可以說十分堅決,毫無猶豫。

日本因何要偷襲珍珠港?為什麼說珍珠港事件對日本而言得不償失?

珍珠港海戰

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後,盟軍在各條戰線上逐漸反敗為勝。美國的國際地位,也因此有了極大的提升。說到底,是日本人自己將美國過早地捲入二戰,從而導致軸心國在全世界的最終覆滅。

另外,從軍事角度看,珍珠港事件是一個轉折點,從此,航空母艦代替了戰列艦成為了海軍主要戰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