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那些書法家們~第335篇

【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王圖炳出生於江南華亭(上海金山),王家不但是當地的顯族,而且也是江南的顯族、中國的顯族,數代以詩文、儒學知名。

王圖炳的祖父王廣心,在明朝崇禎五年參加了松江地區的文社“幾社”,與“幾社六子”:杜麟徵、夏允彝、周立勳、徐孚遠、彭賓、陳子龍相友善。杜麟徵和周立勳均在明朝滅亡前病逝,夏允彝、陳子龍抗清殉國,徐孚遠漂流海外,繼續反清。彭賓卻做了清王朝的官員,彭賓這一轉身仕清,對王廣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他入清後,積極參加了順治四年的科考,高中舉人後,在次年中式進士,正式出仕清廷。他的決定,影響了王家四代子孫在清政府為官,對清王朝早期的興盛做出了貢獻。

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王廣心的次子王九齡,康熙二十一年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少年時即以擅詩詞名於世,為清朝著名詩人。

王廣心的第三子王鴻緒,著名學者,官至工部尚書。居家核定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為清朝早期的著名書法家。

王廣心的長子是王圖炳的父親王頊齡,王頊齡三十四歲考中進士,又被舉為博學鴻儒,得中一等第六名,那次考試是真正的碩儒之試,能在如朱彝尊、湯斌、陳維崧、汪琬、尤侗等一眾大儒中脫穎而出,充分顯示了他的學術功底。王頊齡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他從三十四歲為官,到八十四歲死於任上,為官五十年,被雍正譽為:“端揆儀表百僚中,兩歷朝熙眷數隆。學識宏才名世業,老成安重大臣風。耋耄可作巖廊瑞,眷顧還當冰鏡同。正在諒暗資贊化,邱園榮退莫相匆。”他死時,清廷綴朝,以示舉國同悲。他是有清著名詩人、文學家。

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王圖炳生在這樣的家庭,怎敢不努力發奮讀書?王圖炳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爭),得中舉人,那年他三十一歲。那段時間,他的叔叔們和父親遇上了麻煩,左都御史郭琇上疏彈劾他的父親與高士奇、三弟王鴻緒結黨營私。好在他父親最先擺脫了干係,依然擔任原職,還被外派主持陝西鄉試。


王圖炳沒有受父輩所累,反而為父輩所託,父輩兄弟三人,二人為一品大員,一人為二品大員,兄弟三人同時在朝廷為官,後來至大官,實不多見。王圖炳考上舉人後,又為地方舉薦,以“能員”推薦進京任用。雖然,中了進士才能實授七品官職,舉人在清朝做官也是有的。中了舉人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有機會以“禮義廉恥孝悌忠信”中的任何一個理由,作為特殊條件向朝廷推舉。王圖炳以書法出色,以中書舍人候補。中書舍人一職,區區從七品,但是是皇帝近臣,專為朝廷起草、書寫詔令。王家政治上比較成熟,看待事物不困於眼前得失,對王圖炳候補一事作了冷處理,他們認為,進士出身才在仕途中不受打壓。

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康熙南巡時,幸臨張堰鎮王鴻緒的“賜金園”,那時,王鴻緒正奉命修《明史》,而王頊齡為禮部侍郎。王圖炳有機會為皇上進詩,獲得了康熙的讚賞和肯定,命他隨駕入京,供奉內廷,編修《方輿全覽》。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十四歲的王圖炳終於中式進士,考了二甲第七名,又在朝試中被選為庶吉士。這樣,他就有了入翰林院工作的機會,入翰林院是天下士子的夢想。因為康熙好書法,對王鴻緒的文才、書法極為欣賞,而王鴻緒的《明史》也大功告成。康熙對四十五歲的王圖炳更有了認同感,常常與他交流書法,並且親自寫了“寶訓堂”送給了王圖炳,順便又升了他的官職。


雍正繼位後,對王頊齡、王圖炳父子更是恩寵有加,加以重用。先是不肯放王頊齡致仕,王頊齡去世後,升王圖炳為國子監祭酒。國子監主管太學,而國子監祭酒主管全國教育系統。又做過太子老師,為詹事府正詹事;還做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直至為禮部左侍郎。

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清朝君臣有個很不好的溝通渠道,即密摺奏事,又為密摺制度。密摺制度始於康熙晚年,完備於雍正時期。康、雍用密摺言事 , 說白了就是鼓勵臣下告密,臣子之間互動監督。密摺制度,準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員,直接向皇帝遞密摺。使朝政有了黑箱操作,讓皇權凌駕於一切。入清後,除戊戌變法外,從來沒有臣子敢討論皇權、相權。遙想北宋,丞相做的那麼牛氣,清朝已不及古人多多了。

雍正朝,除了雍正的幾個心腹大臣敢勇於任事外 , 廣大臣僚都噤若寒蟬,人人自危 , 力求自保。王圖炳的父親和三叔王鴻緒都有密摺專遞權利,王鴻緒連曹寅身體小恙都要上報給康熙,可見風氣之壞,已成大病。而書呆子的王圖炳偏偏在密摺奏事上栽了根頭。他喜歡上書,議論政事。屢次都受到了雍正的肯定。他提出的對 “度僧制度”進行管理,得到了採納和施行。

雍正鼓勵密摺言事,王圖炳寫了小報告,核實後發現所言失誤。雍正為表示密摺言事的嚴肅性,迫究了他的責任,他被削職回籍。雖然乾隆繼位時又用過他,也只是意思意思,他遂以老病乞休,乾隆給了他詹事府“詹事”頭銜,同意他回家了。

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王圖炳詩詞清逸,為康乾“江左十五子”之一。其詩富於情思,精於錘鍊。

王圖炳善畫工書。主攻花卉,用筆工整。

王圖炳的書法得之家學,受教於三叔王鴻緒。王鴻緒教出了外甥張照和侄子王圖炳,兩人皆以書法知名於康、乾。王圖炳在王鴻緒的指導下,遠韶晉唐,又從趙孟頫中汲取養分,然後從董其昌出,再自成面貌。把董其昌用筆的精髓,發揮的淋漓盡致。他更著力於空靈,能得飄逸圓勁秀逸之姿,分佈謀局,與董其昌有異曲同工之妙,盡顯古法。

王圖炳(1668-1743),清朝江南華亭縣(今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人。

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於商業,違者必究!

故事:【原創】他和張照是表兄弟,書法又都受教於三叔王鴻緒。

盧秀輝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