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王昌賀村歷史真傳。

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王昌賀村王昌鐸(長門)一支,四代單傳,到了他的第五代有了王新合、王金旺兄弟二人。王新合、王慶玉、王德成、王書根,長子長孫,長重孫。

王新合出生在滿清康熙60年(1721年)間,由於祖先四代單傳,王新合的前輩沒有留下經濟文化遺產。家庭貧困,養成了與人為善,性介耿直,同情窮人好品質。成年後,因為人品好,又是王昌賀村的長門長子,所以被推舉為保長。每年上邊派下來的錢款、皇糧任務,都在王新河那裡湊齊上繳,他從不憑藉權勢貪佔。如有剩餘的錢糧如數保存,留作下一年使用。聽我爺爺講,哪怕是剩下一壺麥子,也留下充做下一年的皇糧。到了兒子王慶玉長大成人,家裡仍然是窮。1950年土地改革,王慶玉被劃為地主成分,有一位耿直的老貧農叫王丙午,公開站出了打抱不平:“人家辛辛苦苦掙下來的家產,憑啥分了。”由於我爺爺世代窮困,是貧農成分,沒有誰奈何我的爺爺。

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王慶玉生性頑劣,做事任性,沒有一定之規,但聰明機智,點子多,骨子裡耿直,有一腔溫暖體貼人熱心腸。經常會做一些讓王新河不滿意的事情。王新河時常在鄉親面前提醒大家說:“慶玉如果欠爺(兒)們誰的錢、物,我可不負責,……”

王慶玉長大成親後,有了兒子王德成。發家致富的野心讓他四處套生意。第一站到山北的新店街做一些小買賣,這中間還到過西安市,做一點小買賣:摸糖豆、賣貨郎等等。有一年村子裡的王懷增、王玉成、王國增、幾個人推賣鹽到了新店街,被八路軍的游擊隊當做日本漢奸特務捉住,嚇唬他們要“活埋”,多虧了在那裡做生意混成了熟人的王慶玉出來做保,才得平安。在新店街這一時期,王慶玉大長見識,挖到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桶金,改行到和尚橋小火車站附近開“行店”。

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開行店就是開設店鋪,南來北往的買賣人或是當地農民的糧食等物品,放在店鋪裡,店鋪掌櫃招來夥計幫人代賣,從中獲利。精明的王慶玉生意越做越大。剛開始租店鋪,後來買店鋪;開始掌櫃兼夥計,後來僱夥計經營。起步在和尚橋,日後到周口,解放前幾年到界首開店鋪,賺到了錢在家裡置地蓋房子,成了王昌賀村的暴發戶,有六十多畝地,騾馬車輛齊全。1950年春天,土地改革一開始,就被化了個“地主”成分。

1942年,河南水、旱、蝗、湯,老百姓遭了大難,餓死人的事情常常發生,王慶玉開倉設粥棚,拯救了王昌賀村食不裹腹的饑民。那一年,西趙莊村餓死了四十多口人;西楊村餓死六十多口;王昌賀村無一人餓死。王慶玉的這一善行義舉,被當時的長葛縣國民黨政府譽為“縣西第一大善人”,流傳至今。

王慶玉的長子王德成,繼承了爺爺、父親的優秀品質,與人為善,忠厚正直,是王昌村不可多得的木匠,他的木工手藝好。在1950年到1970年間為王昌賀村村民做傢俱,打架子車上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王德成的兒子王書根為人直爽,聰明,善於經營。大集體時期,軋花、彈花、榨油,培育菸葉苗圃,炕煙,揀煙樣樣優秀。大田作業,揚場犁地,春種秋播,樣樣在行。老年時期,雖有抱屈“成分”給他造成的傷害,但是,仍然擋不住人們對他的好評。

王樹根有三個兒子,長子王有賢。他人格高尚,品質優秀,善待鄉親。1996年他開有木渣板廠,抓住了生意旺盛之先機,成了王昌賀村的首富。當時大多數村民的生活還不富裕,娶媳婦蓋房或有困難都找他借錢,有求必應。說是借錢,其實大多都是有借無還,王有賢從來沒有說過誰誰欠他的錢,更沒有上門找誰要賬。現在雖然改換了生意,仍然是善心昭昭,凡是給他打工的工人,提起王有賢,個個都是讚不絕口,十里八村有美名。

2018年,王有賢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行動,把扶貧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與地方政府並共同簽訂了《村企結對幫扶共建協議書》,幫助貧困戶王俊周的兒子王海博到他的許昌天博建築節能材料有限公司就業,實現了脫貧摘帽。

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王有紅開有中密度板廠,生意好,供不應求。十幾年來為村集體,為村民付做出了貢獻。近幾年來的老年節,沒有忘記過王昌賀村的老人;2015至2017年的合作醫療款幾乎年年都是王有紅代村民繳上,特別是2017年,為村民代繳合作醫療款近十四萬元,深受才村民的愛戴。坡胡鎮政府,每逢慈善募捐活動都有王有紅的名字,並且名列前茅。

王有志溫文爾雅,開有鑄鋼、農機配件生產生意,夫唱婦隨,生意紅火,素有忠實厚道,和善待人之美稱。村民之間無論遠近,幾乎家家喜事隨喜,白事上門彬彬致意。不愧是王慶玉的後代子孫。王氏長門的楷模。

野史真傳,王慶玉的長子、長孫、長重孫樂善好施,傳統美德代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