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同溫層效應"的威力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肺炎”當前,“謠言”飛上天。越是在非常時期,越是要擦亮眼睛。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我們以為自己有辨別真像和假象的能力,以為散播假新聞一定是別人,不會是我們。誠然,與親友分享資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還要提醒大家,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人們的偏見和喜好,蓄意透過信息分享傳播假新聞,加上"同溫層"效應,往往讓人很難時刻都保持正確的判斷。


同溫層(stratosphere)本是一個科技詞語,在氣象學中,“同溫層”是指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在平流層裡面,大氣基本保持水平方向流動,較少有垂直方向的流動。


“同溫層效應”是人類心理學認知上的其中概念。“同溫層效應”是指,我們比較相信跟我們的假設或信念一致的事例。


舉例來說,“白羊座的人就是怎樣怎樣”、“血型A的人個性就是xxx”等等。當你認可了這樣的說法,那代表你已經陷在同溫層裡面,而沒有考慮其他相反的意見。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同理可知,社群平臺常常修改演算法,其結果就是讓我們陷入同溫層裡,例如會推薦給我們想看的文章,因為我們對同溫層的文章有比較多的互動。所以當我們越喜歡看某一類的文章,演算法就會餵給我們更多類似的文章,這導致我們越來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並不是這樣,這就是“同溫層效應”。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那麼如何跳脫同溫層呢?那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


精心閱讀涉獵各類書籍,與朋友討論不同的話題,理越辯越明,書籍和朋友都會在你辨明是非方面助你一臂之力。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人們經常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去“相信”,而這也正是假新聞散播者所利用的人性弱點。假新聞不單指政治領域,吸引人們閱聽的假信息還存在於健康養生、股票投資、升學就業、買車買房等生活領域。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辨別假新聞:“謠言止於智者”

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有心人利用我們的好惡,達到他們的目的?

一、先別急著分享

您是否看到某些標題、圖文信息會感到生氣、恐慌或熱血沸騰?每當情緒上來時,深深吸口氣,避免衝動轉發信息和親友分享,試想一下,這信息是真的嗎?是否有人希望民眾大量轉發?

二、簡單、有效的查證

建議讀者反問自己5個問題:

1.誰寫了這篇文章?如何找到更多這位作者的其他文章?

2.這篇文章想告訴我什麼?同時,它沒有告訴我什麼?

3.這是最新的資訊嗎?

4.這文章是從哪來的?我還可以在哪裡找到它?

5.寫這篇文章的人,是出於什麼動機想這樣寫?他想達成什麼目的?

我知道對於普通人來講,這樣要求有點強人所難,但是,一想到假新聞的危害之大之深,相信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觀點。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另外,一則消息來源於何處,是否標明作者名字很重要,有些人為了規避法律責任,會刻意省略作者名和消息來源;我們也要留意報導日期,有心人企圖混淆視聽,有時會將舊聞拿出來炒作。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最後,沒有把握證明文章內容是真實可靠的,寧願不發。遇到令人情緒激動、熱血沸騰的文章更要小心了,先深吸一口氣默唸“讓我想想”,讓自己情緒平息以後,再做評判。確認消息真實可靠再發,這是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有時候,難免會看到與自己意見相佐的文章、信息,我們可以試著挑戰自己一下,仔細想想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說,自己為什麼同意或不同意對方的觀點,試著批駁對方的觀點,這樣能擴大自己的思維維度,而不侷限在同溫層的泡泡之中。“同溫層”時代下,我們確實需要出來透透氣了。


“眼見為實”真的靠譜嗎?注意信息傳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