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對於其中的江湖術士張明德並不會陌生。

這位十阿哥胤䄉非常欣賞與欽佩的“奇人異士”,在“百官舉薦新太子”的關鍵時刻,用“八大王”、“王上加白”等言語,暗示八阿哥胤禩是“命中註定”成為康熙的繼任者以及整個國家未來的君王,用所謂“民意”引導了朝堂輿論的風向。

當然,張明德最終的下場可謂是“費力不討好”,拍了半天八阿哥胤禩的“馬屁”,結果卻被其直接鎖拿,交由康熙問罪,進而被直接驅逐出了北京,之後便再無其戲份了。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而實際上,張明德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並且他也確實在“一廢皇太子”後,極力的吹捧八阿哥胤禩。然而,與其在《雍正王朝》中所不同的是,張明德的最終結局並不是被驅逐離京,而是被康熙下旨直接拉到菜市口問斬。

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張明德的緣故,使得整個“八爺黨集團”徹底暴露在了康熙皇帝的面前,並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而張明德本人也就此被貼上了“妄人”標籤,可謂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狂妄的張明德,遇上了愚昧的“八爺黨”,慘痛的最終結局便可想而知了。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八爺黨”這一明確的稱謂,只是在整個“九子奪嫡”的進程中,八阿哥胤禩的表現非常活躍,並且得到了眾多皇子與朝中大臣的支持,進而使其贏得了極高的聲望與強大的競爭實力,因而後人便將這個以胤禩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稱之為“八爺黨”。

當然,不同於《雍正王朝》中所演繹的大阿哥胤褆與八阿哥胤禩互為競爭、分庭抗禮的局面,歷史上的胤禩,由於其實是由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撫養長大,所以這一時期他們兩人實際上是在同一政治陣營之中的,並且是相互扶保、相互提攜。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熱河秋闈期間,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為由,乾綱獨斷,直接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而康熙的這一舉動,極大了刺激了眾位皇子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於是,對於儲君之位的爭奪也從“暗鬥”直接變為了“明爭”。

最先跳出來的便是大阿哥胤褆。

就在康熙將胤礽廢黜後不久,胤褆便急於將胤礽置於死地,並且向康熙皇帝直言願意手刃兄弟。

“胤礽所行卑汙,大失人心。今父皇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然而,胤褆的這一舉動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此時的他,全然忘記了康熙之所以廢黜胤礽,導火索便是其對皇十八子胤衸的死表現出的“毫無骨肉兄弟情誼”,進而被康熙所厭惡。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胤褆竟然再次要在康熙面前上演“兄弟鬩牆”的一幕,康熙此時的悲憤之情可想而知。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於是,康熙在回到北京之後,嚴厲訓斥了胤褆,並當眾宣佈: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就這樣,胤褆算是徹底被康熙排除在了繼位名單之外,就此從“九子奪嫡”中出局了。

然而,遭此挫折的胤褆並不死心,他選擇就此開始全力扶保自己這個非一母所生,但卻是由一母所養的弟弟,八阿哥胤禩。

於是乎,江湖術士張明德,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閃亮登場了。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先不說張明德是不是真的“能掐會算”、“料事如神”,但是他的交際能力確實是非比尋常的。

張明德最先結識的是,多羅順承郡王布穆巴(初代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第四子)與鎮國公普奇。而正是在給這兩人看相的時候,張明德看到了這二人對於太子胤礽驕奢暴戾的極大不滿,進而投其所好,大放厥詞,揚言要心將胤礽除掉,因此贏得了兩人的信任,並就此被引薦給了大阿哥胤褆。

胤褆同樣給予了張明德極高的禮遇,同時還主動邀請八阿哥胤禩來到他的府上,共同與張明德詳聊,於是張明德就這樣與胤禩結識。

就這樣,張明德在給胤禩相面的時候,給予了其極高的“評價”:

“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

與此同時,他再一次表示,自己結識多達十六位功夫了得的江湖人士,隨便找來一兩人,就可讓胤礽人頭落地。

“皇太子暴戾,若遇我,當刺殺之。”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可以說,張明德的一番話,直接說到了大阿哥胤褆與八阿哥胤禩的心坎裡,不過胤禩還是收斂起了其內心的“喜悅”,拉下臉來“痛斥”了張明德一番,緊跟著便將張明德接到了自己的府上,與其商議密謀。之後,胤禩便將張明德所言告知了與其關係密切的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等人。

而憑藉著這一番“妄言”,張明德成為了“八爺黨集團”的“上賓”。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然而,就這樣的一席“妄言”,卻讓這一眾康熙皇子就此失去了“理智”,從而開始了一幕幕“作死”的表演。

首當其衝的還是大阿哥胤褆。

胤褆主動找到了康熙皇帝,並向其舉薦八阿哥胤禩成為新太子,而其理由便是張明德對於胤禩的那番評價。

“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

由於在此之前,康熙已經下旨,明令禁止擅言廢立之舉。

“朕已有旨、諸阿哥中、如有鑽營謀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斷不容。”

胤褆的做法無疑就是頂風作案,立馬引得了康熙的憤怒,更是讓康熙產生了極大的警覺,於是其決定要親自徹查此事。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康熙將胤禩招來問話,胤禩對此前張明德所言是“供認不諱”,同時他又“畫蛇添足”,主動承認了自己將此事已然告知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就此將整個“八爺黨”算是和盤托出。而在康熙審理胤禟等人的過程中,這些皇子也對此事予以了承認,並且還說張明德是八阿哥胤禩親自“請”來的。

於是,這一眾“八爺黨”的康熙皇子,無一例外,全部遭到了康熙極為嚴厲的訓斥,特別是八阿哥胤禩,更是引得了康熙皇帝對其的極大不滿。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緊跟著,經由三阿哥胤祉的檢舉,大阿哥胤褆用“魘鎮”詛咒太子胤礽的事情被揭發了出來,於是康熙皇帝下旨,將胤褆削宗奪爵,圈禁終身。大阿哥胤褆也就這樣徹底離開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臺,也從此失去了自由。

然而,康熙皇帝還不解氣,於是他接連做了三件事情。

首先,他將八阿哥胤禩進行了嚴厲的訓斥,並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警告。

其次,他又將與胤禩交好的一眾皇子招來,該罵的罵,該打的打,同時也用非常嚴厲的口吻進行了訓誡。

再次,康熙便是要著手處理妖言惑眾的江湖術士張明德了。

康熙皇帝下旨,將張明德押赴菜市口,明正典刑,包括胤禩、胤禟以及布穆巴、普齊等所有與張明德有過接觸的人員,同樣陪綁押往菜市口觀刑,而康熙也就是要通過此舉給眾人以威懾,讓其親眼見證張明德的最終下場。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與此同時,伴隨著大阿哥胤褆被圈禁,包括胤禩在內其他皇子盡皆遭到康熙懲治,整個“八爺黨”遭受了滅頂之災,不僅實力與野心被充分暴露,同時更是引得了康熙極大的不滿與憤恨。

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拜這位張明德所賜。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張明德的行為,完全可以用“損人不利己”來形容。

張明德為什麼要“忽悠”八阿哥胤禩?史料中並沒有過多的記載與介紹,而結合《雍正王朝》的劇情,我們不難發現,張明德如此行事,也僅僅是“跟風”而已。

​此時的朝堂輿論上,對於八阿哥胤禩的支持可謂是呈現“一邊倒”的趨勢。

在此之前,胤禩憑藉其謙遜的性格以及卓越的能力,在朝堂上已經擁有了極佳的人緣與口味。而在“一廢皇太子”後,朝中幾乎所有的大臣都選在支持胤禩成為新的皇太子,特別是在朝中頗有聲望和地位的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內大臣鄂倫岱、翰林院掌院學士納蘭揆敘、戶部尚書王鴻緒、“滿洲首席大學士”馬齊以及康熙皇帝的親舅舅兼老丈人的佟國維等人,都對胤禩表示的堅決的支持,更是極大的影響了朝局的走向。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張明德而言,支持胤禩,無異於會贏得更多人的迎合,從而可以獲得了最為廣大、也是最為安穩的“市場”,畢竟像他這樣一個江湖術士,更多的還是依靠“以騙生存”,所以他的做法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或許從張明德的本意而言,他可能就是隻想“拍拍馬屁”、“抱抱大腿”,混點銀子解決生活問題,然而他的想法與言論,可以說是直擊了“八爺黨”皇子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認可與贊同。

而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江湖術士的言論,會被擺在康熙皇帝的面前,成為了胤禩繼任儲君之位的理由,真可謂是貽笑大方。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就這樣,江湖術士張明德為他狂言妄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他也就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妄人”代表,為後人所恥笑。

至於包括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在內的一眾康熙皇子,竟僅憑如此一介“妄人”的言論就大言不慚、忘乎所以,可以說也是將“愚昧”展現到了極致,讓人哭笑不得。

而伴隨著“江湖術士張明德案”的發生,“八爺黨集團”的實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八阿哥胤禩也就此為康熙皇帝所不滿與厭惡,而這也為他之後從“九子奪嫡”中徹底出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九子奪嫡”中的“張明德案”:妄人妄言,卻坑慘整個“八爺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