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留學生那麼多小孩?英國的小學初中很好嗎?

水手愛爬山


為什麼這麼多?當然是養活做留學代理的人啊。不然整個龐大的產業鏈吃什麼呀[捂臉][捂臉][捂臉]哦哦,您問把孩子送出去的好處啊,勞駕您搜一下留學代理機構的廣告,所有的優點都整理出來了[呲牙][呲牙][呲牙]


tycutebear


因為疫情,很多人都被這數量龐大的小留生震驚了,我們先看下小留學生的前世今生:

  • 1850年,容閎考入美國耶魯大學(時稱耶魯學院)。他是考入該校的第一個中國人,1854年學成畢業回國,經人介紹認識李鴻章。


  • 從19世紀70年代起,清廷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倡導發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挽救垂死的清王朝。從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前後派出4批,10歲至16歲的幼童赴美留學,在陳蘭彬和容閎的帶領下出國。每年一批,一批30人,共120人,所以這些留學生當時被稱作“留美幼童”。這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學生。


容閎被人尊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 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進入美國的名牌大學學習,其中22人考進耶魯大學;8人考入麻省理工學院;5人進入瑞薩萊爾理工學院;3人考入哥倫比亞大學,1人被哈佛大學錄取。


孩子們優異的表現,為國爭光,真得很棒。但是一些敵視中國的外國人,和一些對派遣留學生出國持反對意見的保守派,不斷髮出不同的聲音,說他們受西方影響,吃洋餐,說洋話,實在“有失體統”,這樣“離經叛道”,讓人不能容忍。

雖然遭受詆譭,回國後飽受譴責,但這些孩子,不氣餒,不墮落,長大之後在各自領域報效祖國,都表現優異,出類拔萃。

像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詹天佑、開灤煤礦礦冶工程師吳仰曾、天津大學(時稱北洋大學)第一任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清末交通總長梁敦彥、第一個被允許在美國執業的華人律師張康仁、美國紐約著名布魯克林大橋的主要建造者華人工程師鄭廷襄、交通大學創始人梁如浩、宋慶齡的姨夫,後來將宋氏三姐妹帶出國的溫秉忠,這些中國近代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都出自留美幼童。

英國教育一定比中國教育好嗎?

以一檔BBC的紀錄片《中式課堂》來說:

這部片子通過中英教育作為對比,通過一個月的中英教育實驗,以最終成績作為判斷兩種教育體制的標準。

  • 最終結果是中國教師組贏了這場實驗。


這部紀錄片反映出的中英教育的差異在網絡上引起一片熱議。

究其原因,不僅與中英文化差異有關,而且也與中英兩國的社會形勢有關。

第一、社會保障體系。

相比較我國,英國擁有優越的社會保障體系。在福利社會中,英國學生上學不用交學費,國家免費為他們提供學習平臺。這也導致了他們思維上形成一種定勢:學習最初是沒有代價的,國家讓我來學習,我來就可以了。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英國學生為什麼自我動機沒有中國學生那麼強。如果將英國的福利體制摧垮,像中國這樣上學就要交學費,他們起碼會認為學習是需要代價的。

第二、中英文化差異。

西方社會是個體主義,東方是集體主義,這在文化心理學中是首要強調的。在英國,孩子們從小就認為我是一個個體,對於集體沒有強烈的觀念。在第一集上體育課進行體測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觀點就是:我已經盡我最大的努力了,我為什麼要跟別人比。所以,在學習中以及考試中,他們往往將自我作為參照點,而中國學生顯然是以集體作為參照點。這也是他們學習動機沒有那麼強的一個原因。

第三、教育的側重點。

英國經濟發達,社會保障體制完善,就業壓力遠小於中國。所以傳統的英式教育的側重點在於發展孩子的長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但在中國嚴峻的競爭形勢下,中國的教育方向不得不轉向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僅存在於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平臺優越的發達地區。側重點的差異也說明了為什麼在中英同齡學生群體中,英國學生的基礎知識落後中國學生,但英國學生的創造力、探索能力比中國學生要強。

教育本身是為了學生服務,但只要符合社會形勢,能夠對學生自我發展起到幫助,各種教育體制都是相互平等的。但如果單單講為了達到某一目的,比如說只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或者學生的創造力,中英教育孰優孰劣便沒有爭論了。

一位英國的教育家是這樣看的:

“如果這5位老師來的是伊頓公學,那他們肯定都會很開心。因為這裡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強,不會讓中國老師失望。”


曾於1997年-2008年期間擔任伊頓公學教務長的Oliver Kramer如此評論。  

Kramer表示,英國的中學分為私立和公立,兩者相差甚大,在優秀的私立學校,課堂紀律一樣嚴格,大部分私立中學也是寄宿學校,而英國私校“精英”教育學起來一點不比中式教育輕鬆,結果就是:伊頓公學、斯科特中學等私立中學,聚集了全英國7%的學生,卻佔據了牛津、劍橋每年錄取的學生中的50%,而未來,他們將成為英國的首相、國會議員以及社會精英人士。但是,要想進入私立學校,孩子從六歲就要開始準備,然後經過殘酷的篩選(包括對家庭條件的考察),才有可能進入頂級的私立中學。


而像BBC紀錄片中的這種公立學校中,學習壓力小,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後,他們的收入和所處的階層將與名校生迅速拉開。  

這位伊頓公學的前教務長,很誠實的點破了英國教育的實質。

  

  • 英國的精英教育,不是什麼快樂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國一樣,奉行嚴格、刻苦的苦讀教育。  

Kramer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數學生來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說是由特定的社會階層群體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相比起來,中國的大學名校生來源,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國家提供的公辦教育。 中國的教育體制,從主觀上,不分階層,不分身份,不分貴賤。實際上是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類似英國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質量基礎教育,中國依然在按照“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哪怕將來你是一個收銀員,你也跟將來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接受的是統一標準的基礎教育。


因此,在中國,教育的結果可以因為天分而不一樣,但是起點卻是公平的,這就是教育平等。 中國學生的水平也許不如英國的私校學生,但是平均水平卻遠遠高於英國,這就是中國高質量的公辦教育與英國教育雙軌制導致的結果。


讓人無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著沒有學習壓力的快樂童年,如今在中國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雙軌教育體制下,孩子想快樂就別想上好學校,就沒有突破自己階層的未來。從6歲開始人生就已經分流的體制下,社會階層固化、個人上升通道狹窄。而這是西方社會無法繼續保持領先的根源之一。

針對中英教育的區別,英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有更多的自主性。

2.畢業走向:未來通過GCSE和A Level考試後,整體名校佔比較大。

3.社交圈:除了接受英國本土的新鮮事物,同伴以及對手來自於世界各地,充分打開學生的世界觀以及人生觀,不斷接受新鮮事物的衝擊,提高學生融入新環境的能力。

4.教育模式:素質化教育為主,控制學生上課時間以及作業比例,挖掘學生優勢特長,並且提供多種課外活動以及社團讓學生參加。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超越自我。

總結來說,中英兩種課程體系有很大的不同。

英國課堂的課程內容更廣泛,它注重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如物理課程含有許多天文包括最前沿的物理發明和知識,數學課程含有許多力學內容等。而且有許多學科是我們國內初中未曾涉及過的,如商務、經濟、會計和戲劇等。課程難度分明又合理。

以物理考試為例,考試中沒有大量的計算,正規考試中可以使用計算器和公式本,取而代之的是對物理原理以及現象的論述。像很多選擇題不僅要寫出所選答案,還要論述為什麼選擇這個答案,否則即使選對了也沒有分數。


英國初中教育

英國初中學制為3年:Year9-Year11(13-15歲)

第9年為GCSE預備年,初中學習課程一般為GCSE。在GCSE階段,學生通常用兩年學習8-12門課程,大多數學生都會學習學校規定的必修課。必修課包括英語、數學、設計與技術、語言、自然科學、宗教、通訊技術及體育等。選修課程有藝術與設計、商務、戲劇、經濟學、工程學、衛生與社會護理、休閒與旅遊、音樂與物理等,其中數學、物理、科學為必修科目。

兩年的課程結束後,需參加GCSE的統一考試,學生的成績主要取決於考試,只有少數科目是根據學生全年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成績等級從最高的A*一直到G。還包括U與X,U就是ungraded。X為absent。GSCE的成績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大學入學的好壞程度。

英國私立中學的學費住宿費一般為25-35萬/年。

不論是封建的社會,還是現在的中國,都抵擋不了需要先進知識的來發展自己的國家。先進的東西總是因分國界而存在的,只有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改善自身的缺點,才可以穩固的發展。

————END————


六神有主


近日,一位留學英國的小學生媽媽提出 讓政府用包機接回英國留學的小學生回家,目前,已有160多個家庭在這份申請書上簽字,他們集體向外交部以及駐英大使館發送了一份《關於對滯留在英國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為此,我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做出回應,他表示,目前我國有15000名小學生在英國留學,這些學生大多借住在英國的各個家庭當中,而這些家庭大多都以老人為主,屬於高危人群,所以,需要想辦法將這些孩子接回國,駐英大使館正在與英國相關部門進行協調,爭取加開商業航班或包機,將這些孩子接回國;


很多人都是通過這件事情才知道,原來我國竟然在英國有15000多名小留學生,那麼,英國的小學初中真的很好嗎?筆者認為,英國的小學初中,還真不一定比國內強,之所以會有很多學生家長願意將小孩送往英國留學,主要是兩方面考慮;

首先,有些家長將孩子從小送到英國留學,主要是想讓小孩兒從小生活在英語環境下,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還能從小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也就是說,他們更看重的是孩子學習外語的環境,這些孩子家長,大多都是一些成功人士,更注重孩子的所謂素質教育;



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家長是想讓小孩從小到國外鍍金,繞過國內的中考,高考,抄近道獲得國外的文憑,這樣一來,他們的孩子就接受了所謂英美教育,等孩子大學畢業之後回國,也就成了所謂的海歸,就業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如果沒有新冠肺炎,誰會想到1.5萬名小留學生在英國讀書?從1872年開始,清朝累計派出120名兒童前往美國留學,他們肩負國家興盛的重擔,如今1.5萬名英國留學生,數量遠超清朝,可是他們去英國留學,也是為了偉大復興嗎?

英國累計確診患者超過4000人,疫情正在快速擴散,英國首相約翰遜此前宣佈,英國將實行“群體免疫”,不再對輕症和疑似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加上英國人自有的大心臟,現在還在到處逛街、聚會、遊玩,所以英國雖然患者數量不多,但是疫情已經十分嚴重。

英國疫情加重,166個家庭聯名請求政府派專機將1.5萬名留在英國的兒童接回國,這些兒童平均年齡為14歲,從小學到高中全都有,聯名請求已經得到政府的重視,但是目前還沒有決定是否派出專機將兒童全部接回國。

高中以下兒童出國留學幾乎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除了可以學習英語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益處,我國的基礎教育是領先全球的,以數學為例,我國初中生就已經學到一元二次方程,但是英國等歐美國家卻遠遠落後,成年人的口算水平連零錢都找不明白,外國教育水平高主要是在大學。



1.5萬名小學生滯留英國,完全沒有接回國的必要,因為小學生留學英國,主要是為了能夠永久居住在英國,甚至獲得英國國籍,等到時機成熟,再把家產轉移到英國,徹底離開我國。

留在英國的1.5萬名留學生,是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接班人,還需要我們去接?166個家庭還不如聯名請求英國首相約翰遜,為了英國的未來,必須認真照顧這些孩子。

滯留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未來留在英國也無可厚非,只求不要成為繁華急先鋒!


視野新觀


這次英國的疫情突然爆發,讓我們瞭解到了原來在英國還有如此多的小留學生,一般在我們的印象中,留學生大部分都是大學生或是研究生,但現在竟然有高達1.5萬的中國小留學生們在英國讀書,他們讀的是小學和中學。

近年來,由於英國優秀的高等教育資源,吸引了中國很多留學生過去留學,但近年來留學越來越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很多中國家長望子成龍,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孩子從小送到英國去讀書,這些孩子在英國普遍上的是私立學校。

在英國,大部門英國人上的還是公立學校,英國的公立學校不收費,比較自由,學業很輕鬆,孩子們在玩耍中就能畢業,但這些孩子以後大部分是不能上名牌大學的。因為,在公立學校學不到東西,英國的貴族階層的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學校。在英國私立學校都是精英教育,英國人只有約7%的學生進入私立中學學習,這7%的學生卻佔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新生比例的50%。在私立學校課程非常豐富,教師實力雄厚,相應學業壓力也大,但只要在英國高中畢業,就相當於打通了一條通往英國名牌大學的捷徑,在英國私立學校畢業的學生有相當比例可以上英國、美國等名牌大學。

這下,我們明白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要把孩子送到英國讀中學,甚至是讀小學的原因了吧。這條路雖然是捷徑,但並不好走,英國私立學校的學費非常昂貴,再加上實行寄宿制,一個小留學生在英國的花費大概在每年40萬人民幣左右。另外,因為是未成年人,在英國還需要找一個監護人,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因此,普通中國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的,能去的都是有錢人的孩子。

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中國家長選擇讓孩子去英國讀書,未來這些孩子升入英美名牌大學的概率的確是高,但是副作用也很明顯。首先,長期留學海外,缺少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很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其次,在英國留學,受到的是西方教育,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未來如果回到中國,會和中國社會脫節,甚至在理念上發生衝突。最後,孩子如果升到了名牌學校,幾乎很少有人會回到中國,最後都培養成別國的精英,為外國建設做貢獻去了。

所以,我們並不提倡孩子去外國留學,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來講水平都是高的,很多外國教授願意招中國留學生,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學生基礎很紮實。甚至現在一些海外華人都把孩子往中國送,讓孩子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等上完初中後,再回到國外去深造。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把孩子送到英國去留學,而且,我們也不希望孩子去接受西方的理念,最後被西方文化同化,這樣他們長大後,會完全不認同中國,甚至有可能會成為反華分子,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大國縱橫


英國的小學初中教育水平其實一般,但選擇將小朋友送到英國就學並不是為了教育質量,全國那麼多海外留學的機構,就是瞄準在小朋友階段送出去留學,當成年以後,就可以熬過綠卡期,就可以合法的成為英國人。父母也會因為直系親屬關係,就可以合理的獲得英國綠卡!這不是什麼公開的秘密!



很多網友會質疑這些小留學生以後是否會選擇回國建設祖國,質疑的很準確!但質疑歸質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從小出國留學根本不能指望他們以後會對國家有什麼貢獻,或許只有混的不行的才會選擇回國發展,但大家否考慮,為什麼會有這種從小逃離祖國的現象呢?能否解決呢?



歸根到底,小學生出國留學是家長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不自信,所謂的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更圓,就是這種原因!所以,這個問題的病因也就找到了,下來對症下藥!即使不能立竿見影的起效,也能逐步的緩解病情的繼續惡化並逐步好轉。



祖國成功扼制新冠疫情持續擴展,並已經取得世界矚目的決定性勝利,是一個非常好的醫治此病的藥引,讓很多覺得外國月亮更圓的人終於認識到,國外的夢寐以求生活,不過是他們想象中的烏托邦,正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流著淚說的“不過是童話裡的故事而已”!



所以,能不能將這次難得的契機,合理系統的用於改變這些人內心中對國家和民族的發自骨子裡不自信呢?

最近有一些小就學家長就發起倡議,請求國家派包機接回英國的1.5萬名未成年留學生,他們可以承擔費用,當然作為孩子的父母,擔憂孩子的安全與健康那是天性,但問題是,若真的按照你們付錢包機接回孩子,這場國家保護公民的國家行為,就成了一場以金錢衡量的商業買賣!對你們來說,我掏錢讓政府接我的孩子回家,理所應當!



您是否考慮其它成年留學生的父母不想接孩子回家嗎?華僑的父母家人不想接家人回家嗎?新冠疫情是一場災難,但也是一場體現擔當和培養孩子有擔當的機會,1.5萬未成年留學生,平均年齡11歲,其中會有一大部分15歲以上的孩子,能否藉此機體培養他們的社會擔當呢?筆者在今天的微頭條和好幾篇回答提及了一個解決方案!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涇水書生


3月16日,英國小留學生家長聯名向中國外交部、駐英國大使館遞交了一份《關於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原來,是因為英國疫情嚴重,中國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希望國家能夠出麵包機把孩子接回來。


要不是新冠疫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中國還有這麼多小留學生在英國讀書,那麼,英國的小學初中很好嗎?為何那麼多中國小孩去那裡留學呢?下面我們聊聊具體原因。

英國的學校分為私立和公立兩大類別,私立學校雖然需要繳納昂貴的學費,但受全世界家長瘋狂追捧的恰恰是英國的私立學校。我國孩子上的也是。


可以這麼說,英國的私立學校,是英國優質人才的搖籃。據悉,英國私立學校裡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海外,其中中國留學生高居榜首!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選擇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英國唸書。

英國的私立中學,雖然學生人數僅佔全國學生總人數的7%,但每年都要向牛津、劍橋輸送40%左右的學生。英國的精英人士約7成左右的人擁有私立教育背景。

在英國,如果能進入優質的私立中學,踏進世界名校大門的概率非常大。所以大家拼命也要把孩子送進私立小學,這樣就可以順利升入私立中學。


綜上所述,所以儘管英國的私立小學的學費高昂(通常需要2萬英鎊—5萬英鎊/年),而且期間還有其它不菲花費,但我國依然有很多家長把孩子送來,可能就是想讓孩子在這裡鍍金,將來好順利升入世界名校吧!當然,鑑於英國的疫情嚴重形勢,將孩子接回來是正確的。相信中國大使館會協調好此事,畢竟,孩子是無辜的!


墨雪問心


如果不是一封所謂要求政府包機接在英國小留學生的公開信,恐怕國人都不會知道竟然有15000名未成年人在英國留學。為何會有如何多的小孩在英國留學?首先,英國教育產業化程度高,私有學校“多如牛毛”,吸引著全世界的的留學生,其數量僅次於留學美國的數量。其次,國內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就如同國際學校非常火爆一樣,留學英美也成為了家長們追逐的目標。但留學美國的費用遠遠高於留學英國的費用。所以,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留學英國成為很多未成年家長的首選。

至於英國的小學、初中的教學質量問題,也分為三六九等。英國的教育產業化,優質的教學資源都在私立學校,多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就讀。而公立學校的資源非常一般,適合於普通英國家庭的孩子就讀。當然,國內的教育是應試教育,而英國教育是所謂的“素質教育”。但從美國“斯坦福大學醜聞”也能夠看出,所謂的素質教育“後門”開的有點大,適合於上層社會的孩子。

從觀察室的觀點,並不認同未成年階段將孩子送往英國留學。未成年孩子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要不需要家長陪讀,要不是寄宿生,或者是需要寄養家庭。不論是哪一種方法,未成年孩子遠離家鄉,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讀書,文化氛圍與交際圈都非常了重大變化,對於多數孩子都是一大挑戰。再者,國內的應試教育未必比國外所謂的素質教育差。如果沒有特殊方面的專才,沒素質教育也培養不出人才。

日前,一位英國小留學生的母親致信政府,要求包機接15000名小留學生回國。從母愛的角度,這位母親做的無可厚非。但從大局考慮,這根本就做不到。除了15000名小留學生以外,英國還有80000名成年留學生,美國還有30多萬留學生,全世界還有將近1000萬華僑。不患寡而患不均,接了英國的小留學生,其他的同胞怎麼辦?

觀察室建議這位母親,如果真愛自己的孩子,應該趕緊飛往英國照顧孩子。畢竟,英國新冠肺炎疫情也開始爆發,可能會導致兩國斷航。也只有自己到孩子身邊照顧,才會最大限度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至於要求包機接回15000名小留學生,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都在爆發的情況下,真的很難做到,請理解祖國的難處。“政治正確”的話好說,但事情卻非常難做。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寫信的母親是否應該到英國照顧未成年子女?


美國觀察室



英國中小學留學一年三個學期,每學期學費應該6到8萬左右,一年的學費各種加起來20萬到30萬左右(包括伙食費,住宿,保險,旅遊,才藝培訓,運動陪練),這是寄宿留學生的大概費用,如果小孩子自己還要買東西就另算了上面只是學費。


還有其他各種費用要交,如果去英國留學18歲以下的小孩要找英國當地家庭來作為擔保人就是小孩子的英國監護人,當然也有專門的監護公司,這個費用一年4到6萬,如果要住監護人家裡另外交住宿費,還有簽證費,留學國外都要辦各種簽證要3000多一年,還有體驗費和健康醫療費加起來3000的樣子一年。以上都是人民幣計算。

還有費用的去參加學校班級組織博物館,動物館都是要門票費的,註冊學校費用,各種文具筆紙費,四季校服費用,興趣班費用這些亂七八糟的加起來1000磅到2000磅沒了,還有來回機票,學校押金,都是錢。英國的學校怎麼上學,一般都是自由發揮式的學習,沒有硬性的紀律性,主要引導興趣愛好式的學習,學生沒有壓力,每個月只要完成一次的家庭作業,書包裡就一個作業本書很少,英國讀書很輕鬆。




牛頭馬面兩鬼


之前聽說過一點小學初中生就留學英國的事,借宿在一些英國的家庭。不過現在突然爆出有1·5萬人,還要讓人驚諤的“大掉眼鏡”,這麼小就送孩子到萬里之外的異國它鄉,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一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疫情來了,又要求國家包機接回孩子。所有的一切都無可指責,都是應該的。不過,寫信的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做這種事是很複雜的,不是我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不應坐在家裡,憑空想象出一個合乎自己心思的想法,就讓別人替你完成,這其中,有些環節可能就是不可愈越的障礙,家長們一定要體諒。



說到小學初中留學,好象中英之間的交流比較熱絡,曾經看過一點報道,是講中國的老師,用中國的教育方式在英國教英國的中小學生。說實話,英國的小學和玩一樣,中學也稀鬆的很,唯一沒給學生負擔,這是真的。如果在英國上了小學初中,根本沒有可能回國內與國內的同學競爭,高中沒有,大學也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做一個英國人。這大概也是家長們的初衷,你們確實要達到目的了。不說常在英國的居留10年,瞭解英國的民俗民生,連價值觀,世界觀都是英國的,因為這些東西的形成都在20歲之前。所以,家長們最好還是給自己孩子機會,無論是機會還是考驗,人生有時就是這麼複雜。



前兩天網上還有個提問,問:如果英國人要通過60%的感染人群,獲得“集體免疫”,我們沒被感染的人,沒獲得免疫力的人,今後再遇到新冠肺炎病毒流行怎麼辦?也許,這樣的問題雖然腦殘,提給想把孩子接回來的人卻比較合適,它起碼說明一個問題:很多事都有它的兩面性,不一定強要的那面就是最好的。再說,孩子在那兒,也許大環境不太好,偏偏小環境好的很,一次集中,一次乘機都可能有潛在的風險。所以,一動不如一靜,聽專家的話還是最合適的。至於說到教育,英國的中小學也只適用於英國人,拿到中國確實不值得羨慕。花了那麼多錢,也只有好好做個英國人比較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