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文玩老手們都知道:到了冬天,很多手串啊,手把件啊,也都進入了冬眠期,因為很多文玩都是對溫度比較敏感的,在這樣寒冷的冬天,文玩一不小心就會開裂,所以冬天能拿出來盤玩的文玩真心不多。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但是,冬天真就沒有可以玩的文玩嗎?其實是有的到底是什麼呢,聽小編慢慢說,北方的冬天是蕭條的,是孤寂的,但是,如果在這樣的冬天裡,能夠聽到一些春夏才有的蟲鳴之聲,是不是感覺冬天已經過去,春夏就要來臨呢。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說到這裡,很多玩家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鳴蟲。有的玩家說了,鳴蟲也是文玩嗎?答案是肯定的,中華十玩裡的下五玩中,就包括紫砂壺、摺扇、菸斗、籠鳥、鳴蟲。所以說鳴蟲是文玩一點毛病都沒有。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鳴蟲包括蟈蟈、蛐蛐和油葫蘆,它們三個並稱中國三大鳴蟲,而其中尤其以蛐蛐最為常見,鳴蟲的壽命大概在三個月左右,所以又稱百日蟲,在寒冷的冬季,養幾隻鳴蟲,不但可以感受到春夏的氣息,同時也是一種對於舊文化的喜愛。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那麼鳴早既然是文玩,一定有其歷史底蘊的吧,沒錯,鳴蟲的起源時間是唐代,而經過整個宋代的發展,到了明代的時候,就已經慢慢的開始普及了,並且明朝的時候,就連皇帝都不能免俗,著名的明宣宗朱瞻基,就非常喜歡鳴蟲。

朱瞻基本是一個好皇帝,一生之中,負面消息並不多,但是就因為有一個喜歡鳴蟲的愛好,落下了一生的汙點,為什麼呢,因為朱瞻基非常喜歡蛐蛐,也就是蟋蟀,所以會讓許多大臣們進獻蟋蟀,而大臣們為了讓皇帝高興,經常會讓平民百姓去抓蟋蟀,從而增加了百姓的負擔,這是朱瞻基皇帝的一大汙點,歷史上被譽為蟋蟀皇帝。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時間來到清朝,養鳴蟲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並且因為鳴蟲還衍生出了各種匏器和蟲具,尤其是康熙和乾隆這對爺孫。喜歡詩詞的玩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詩,“摩挲不忍釋諸手”,其實這句詩說的就是康熙皇帝當年賜給他的一個四方形的匏器。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並且在康熙和乾隆年間,無論是皇家的園林,還是民間的田地,都會大量的種植葫蘆,當葫蘆成熟之後,就會大量的進獻於宮中,然後製作成各種匏器和蟲具,並且隨著技術的越來越純熟,匏器也越來越高檔,用處也越來越多,就連乾隆時期對於後宮的賞賜中,都有大量的匏器。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到了現在,喜歡鳴蟲的玩家,依然無比的喜歡用葫蘆製作而成的匏器,因為用葫蘆製作的匏器不但適宜鳴蟲的生存,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葫蘆製作的匏器口可以製作成喇叭口狀,這樣可以使鳴蟲的叫聲更加的響亮。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而在製作匏器的時候,葫蘆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要選擇成熟度比較高的葫蘆,用手一敲會有噗噗的聲音,這樣的葫蘆可以很好地把鳴叫聲透出,並且不同的鳴蟲,選擇的葫蘆和安裝的配件都是不一樣的。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比如裝蟈蟈的葫蘆,一定要選擇底部有尖的,然後再配上瓢蓋,還有口圈和膽簧,瓢蓋上的氣孔有多少,口圈的厚度有多大,膽簧的位置,都會影響鳴叫的聲音的質感,所以,製作都是非常嚴謹的。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而裝油葫蘆的葫蘆底部要平,安裝的配件與裝蟈蟈的又不一樣了,需要安裝甕座,蒙芯和口圈,一般葫蘆的尺寸比較長的,就安裝高蒙芯和甕座,而葫蘆的尺寸比較短的,就安裝平蒙芯和低甕座,這樣才能使油葫蘆的鳴叫聲音清脆悅耳。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而有的玩家相對專業一些,還會為葫蘆配上銅膽和口圈,安裝銅膽之後,蟈蟈鳴叫的音色又會有一個質的提升,銅膽就是用直徑0.5毫米左右的銅絲,纏繞成盤香狀的一圈一圈的樣子,這樣鳴叫的聲音經過銅膽的時候,又會發生改變,提升樂趣。

而口圈一般都使用木頭,並且在製作口圈的時候,還要落翻兒,就是把葫蘆的肚子喇叭口以上的部分切掉,這樣鳴叫的聲音經過喇叭口的時候,會進行放大。口圈底部一般都是平口的,這樣可以更好地與葫蘆連接,並且更加的穩定,起到保護鳴蟲的作用。

冬季最火的文玩,居然是它!啥理由?

總之,因為鳴蟲而衍生出匏器,而匏器又是多種多樣,不一而同的,不同的鳴蟲,使用不同的匏器,形狀,配件都是不一樣的,這需要玩家有著非常高超的動手能力,當然了,現在很多文玩市場也有匏器的出售,如果動手能力比較差,那麼就去買上幾個,也是非常不錯的。

文玩市場是一個很考究眼力的地方,如果經驗不足,眼力又不夠,很容易選到假冒品。

但~若是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麼請一定要關注小編,小編會經常發一些珠寶鑑定小知識出來,幫你磨好打虎刀!當然啦,如果您對這方面有了解,歡迎留言轉載哦!以上與大家共勉,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