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校4月13日起準備開學;博士後將“擴招”

整理 | 賈春花


動 態


高校開學時間陸續明確:江蘇4月13日起準備開學


近日,多地發佈開學復課通知,普遍呈現“先高三、初三,其次中學其他年級,最後高校或小學、幼兒園”的規律。目前明確高校開學時間的省份主要有:


江蘇:通知提出,以4月13日為開學起始時間做好開學準備工作,具體開學時間經批准後由學校發佈。


青海:全省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原則上從4月1日至4月15日陸續開學。


山西:高校應屆畢業生,按照4月初開學準備。


西藏:全區各級各類學校暫定3月下旬開學。


科技部:推動設立科研助理崗位,擴大博士後規模


3月21日,科技部印發《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到,要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其中強調,在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設立科研助理或輔助人員崗位,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其勞務費用和有關社保補助按規定從項目經費中列支,支持高校畢業生短期就業。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將重組,中科院與科技部溝通交流


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顯示,中科院院長白春禮3月18日下午會見科技部副部長黃衛一行,就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相關工作進行溝通交流。


黃衛指出,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有36年曆史,需要對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科方向佈局進行梳理、調整,也應在一些重要學科新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現有單個實驗室的人員規模普遍偏小,緊密結合國家需求的工作、協同創新工作需要加強,在國家重點實驗室佈局方面,將結合區域發展、行業發展需要,通過產學研結合等形式,新建一批具有規模優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白春禮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方案表示高度肯定和贊同,並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方案提出建議:


一是在方案中應充分肯定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取得的成就,指出在新的發展時期面臨的挑戰;二是建議此項工作與國家實驗室建設做好統籌協調,加強頂層設計,突出重點、優勢互補,並與科學中心、科創中心形成良性互動,理順體制機制;三是針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問題,建議在傳染病領域基礎研究方面做好長遠規劃佈局,並搭建好基礎和臨床應用之間的橋樑。


科技部與重慶共建兩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千萬元經費支持


3月19日,科技部網站公佈《科技部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超聲醫學工程、山區橋樑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


通知顯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為重慶醫科大學,山區橋樑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為重慶交通大學。建設運行期內,兩校每年分別提供1000萬元、1500萬元經費支持。


人 事


吉大黨委書記調任上海交大


3月17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宣佈了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楊振斌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因年齡原因,姜斯憲不再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楊振斌,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1986年8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在職碩士研究生畢業,研究員。曾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任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2014年10月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進 展


新冠肺炎最新研究:A型血人群更易感?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機構的最新研究顯示:A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相對更高,O型血人群的風險相對最低。相關論文3月17日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公開(注:medRxiv文章未經同行評議)。


研究人員共招募了1775名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發現A型血佔37.75%、B型血佔26.42%、AB型血佔10.03%、O型血佔25.80%;而在3694名正常人群當中,A型血佔32.16%、B型血佔24.90%、AB型血佔9.10%、O型血佔33.84%。


研究人員比較兩組數據發現,A型血人群患新冠肺炎的風險相對顯著較高,而O型血人群的風險相對顯著更低。


饒子和團隊等成功解析新冠病毒複製機器三維結構,為藥物研發鋪路


近日,由中科院院士饒子和等組成的“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3月17日,相關論文發表於預印本服務器bioRxiv(注:bioRxiv文章未經同行評議)。


RdRp是主要的抗病毒藥物靶點,也是當下被寄予很大希望的瑞德西韋等抗病毒藥物的主要靶標。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為深入研究新冠病毒複製的分子機理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併為開發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藥開闢了新途徑。


逝 者


梁思成學生、建築學專家李道增院士逝世


據清華大學官網消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道增於3月19日在京病逝,享年90歲。


公開履歷顯示,李道增祖籍安徽合肥,1930年出生於上海,系李鴻章後裔。1947年考取清華大學電機系,後轉入建築系,師從梁思成。195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後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


李道增堅持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主持設計了清華建校百週年紀念性建築——新清華學堂,以及中國兒童劇場、北京天橋劇場等重要文化建築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