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行

每天關注壹行伊朗 瞭解中東實事與動態

電光不時地張開笑臉,風雷卻趁機聲淚俱下——

就像十三歲的女兒出嫁時悲喜交加的媽媽。

古老的柳樹抽出嫩綠嫩綠的枝條,

鬱金香上的露珠好似情侶分離時眼裡含著的淚花。

魯達基

《魯達基詩集》

2020.3.22

春 | 每日一行

伊朗特色手工藝品——米娜

米娜是採取波斯細密畫與琺琅工藝,是在金屬表面上釉,著色,繪畫完成的複雜藝術。

在波斯語中米娜是女神的面紗,也指作天堂,也代表了天空的顏色,大部分的米娜是以天藍色為底色,獨特的胎器形狀也展現出了優美的體態,再加上絢麗的色彩,演繹出波斯特有的神秘。

米娜歷史悠久,早在226年—-650年薩珊王朝,伊朗的工匠們就發明了這種藝術形式。蒙古人把它帶到了印度和其他國家。一位法國的旅行家,讓·夏爾丹,曾在1502年—1736年沙法維王朝時期遊歷伊朗。在他的遊記中,就提到過伊朗的一件以淡藍色、綠色、黃色和紅色為底色,描繪了鳥和動物的Minakari,就是現在的米娜。

春 | 每日一行
春 | 每日一行

●隨風而行 | 每日一行

●火中的煎熬 | 每日一行

●講述我們的故事 | 每日一行

春 | 每日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