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80後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師沒收的《幽默大師》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老雜誌的故事,幾天也講不完。

上週,我們寫了《山海經》(戳這裡詳讀)雜誌後,又有人留言下單,能講講《幽默大師》嗎?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跟《山海經》一樣,這也是一本曾經全國發行量極高的浙籍雜誌。知乎上有個提問,如何評價我國漫畫類著名期刊《幽默大師》?來品品這些回答——

我的早飯錢全買了漫畫,要不是被老師沒收了好幾冊,肯定有一百冊了呢;

當年,誰要想問我借《幽默大師》,那時的我簡直驕傲的像個小公舉;

挺後悔高三把《幽默大師》全賣了;

從舊書網上購買了88年到95年的硬皮合訂本,算是童年的回憶吧……

對了,還有我的同事芝麻醬,一個天天跟科學家打交道,看上去就讀書很好人很乖的女孩,也跑來跟我講:“小學一二年級吧,有天中午,我在舅舅房間裡找到一摞《幽默大師》,馬上就裝病給我媽打電話,說下午不能去學校了……”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古早期的《幽默大師》有不少外國漫畫作品

《幽默大師》是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辦的,創刊於1985年,面向全國發行。上世紀90年代初,最高發行量達50萬冊。

朱衛國從杭大畢業後,當了一年連環畫編輯,1985年《幽默大師》創刊,就過去當編輯了,從小編一直做到主編,呆了20年後才離開雜誌社。

創刊之初的《幽默大師》,請到了三位頂級大咖顧問,一位是時任中國美協副主席的華君武,一位是曾任美協廣東分會副主席的廖冰兄,還有一位是執導過《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片,獲國際動畫學會終身成就獎的特偉。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第100期《幽默大師》上,來自漫畫界泰斗、常駐漫畫作者的賀詞,找找看有沒有你認識的。

“這三位都是中國漫畫界的泰斗級人物。”朱衛國說,他還記得雜誌社曾在上世紀80年代搞過一個頗有影響力的全國第一屆幽默畫大賽,三位都來當評委,獲獎作品還改編成小品、相聲,搞了一臺專題晚會《幽默90分》,在央視一套播出。

“當時評獎就在北京的前門飯店,那天飯店的空調壞了,吹出來的是熱風,華老熱得不行,自嘲變成烤鴨了。廖冰兄更逗,戲謔北京人賣豬肉不是白天鵝(指肥肉),就是丹頂鶴(指肥肉上只頭頂帶一丁點瘦肉)。丁聰那段養生名言‘一不運動,二要喝酒,三是專吃大肥肉’也是那回第一次講,後來又講過幾次。”

朱衛國說,因為幽默的特色,這幾位老前輩都非常關注這本雜誌。“同時代的漫畫雜誌,只有我們一家是走純幽默路線的,其它有的是走諷刺類漫畫,有的是走故事類漫畫。這是國內第一本幽默畫刊。”

好玩幽默笑點多,細品還帶一點哲理,這讓《幽默大師》在當時一眾漫畫雜誌裡獨樹一幟。

說起當年供稿的漫畫家,朱衛國報出一串名字:王曉明、鄭凱軍(畫《寅次郎的故事》,後來還有許多作品)、朱森林等等,不少青年漫畫作者,比如劉颯、陳樂(貓小樂)第一次發表有影響的作品,也是在《幽默大師》上。

今年64歲的職業漫畫家朱森林,是天津人,電話裡講著講著,就拿相聲來打比方了,“郭德綱為什麼好聽,笑點密集啊。我給《幽默大師》畫畫,每三格就要有個小笑料,每五幅就要有個大笑料。”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雜誌打的廣告語也帶點賤賤的好笑——本刊忠告讀者:不看《幽默大師》有礙健康

跟很多老牌雜誌一樣,《幽默大師》也走過了季刊(1985年)——雙月刊(1986年至2000年)——月刊(2001年至2007年),直到如今走校園路線的半月刊。

創刊號的雜誌封面,是一副漫畫家的自畫像。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左:創刊號封面 右:1985年第三期封面

從1986年起,封面人物出現了國內喜劇大師的漫畫頭像,陳強、馬三立、馬季到姜昆。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第一二期封面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第三四期封面

接著就進入花裡胡哨的封面時代,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封面的底紋就會換一種風格,但總體還是堅持不看花你的眼不罷休的路線。

哪怕在公交車上,瞄到路邊的書報亭,你也能迅速地根據醒目的封面和跳眼的顏色分辨出,是不是新一期又上了。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我在雜誌社大致翻了各時期的《幽默大師》,發現古早期的《幽默大師》有非常多的改編自國外作品,再由國內作者編繪的漫畫,比如德國的《吹牛大王歷險記》,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而越到後來,國內漫畫家的純創作作品越來越多。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第一期上的《小貝蒂》,是這本雜誌上連載時間最長的作品了,一直畫到2011年,一起走過了27年。

作者王曉明曾任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還獲得過國際安徒生提名獎。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大大可笑糖》系列也連載了20多年。每期就一幅畫,鋪滿整整一頁。讀者們就在這密密麻麻的人群縫隙中尋找笑點,一看就能看半小時。看完了,過幾天拿起來看看,咦,又在某個角落發現一個笑點。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你能找到裡面的朱大大嗎?

當年還有很多讀者熱衷在裡頭找“爆炸頭朱大大”本尊。提到這個,朱森林哈哈哈地笑了“雜誌上也沒有提示,不知道讀者是怎麼發現我把自己畫在裡面的?”個別有幾期,爆炸頭沒出現,讀者還會寫信來問,“朱大大是不是闖了禍,蹲監獄去了”。

朱森林給《幽默大師》供稿了很多作品,從最早的《葫蘆頭》,到同期的《大鼻子情聖》《大大可笑糖》,再到《芭芭拉小姐》等等,直到2012年還在畫。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漫畫創作真的很辛苦。朱森林說,我畫《大大可笑糖》,就是把紙放桌上,想像一個場景,然後往裡頭填。畫不下去了,就擱著,想到新點子,再接著畫,最後勾線、填色。

那時候悶頭創作的朱森林,並不知道自己圈了那麼多的粉,直到近年開了微博,才跟曾經的小讀者對上話。

幾天前,朱森林發了張《大大可笑糖》的老作品,配文“誰來給這麼天真的孩子們填上口罩”。一天後,就有網友發了新P的圖“嘻嘻嘻安排上啦!”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這些孩子很有意思,有的會把我的作品做成動圖發給我,有的會打筆錢過來說要買我現在畫的水墨畫,至於選哪幅說要慢慢挑,讓我別急。”朱森林說,時隔20多年姍姍來遲的互動,讓他很有感觸,想到自己的畫曾經陪著很多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度過了漫長的寒暑假和課餘時間,就覺得當年在畫桌前的苦熬很有價值。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在《幽默大師》最輝煌的八九十年代,朱衛國說,國內市面上所有其它的漫畫雜誌發行量加起來,都沒有它一家來得高。

像臺灣的漫畫家,《烏龍院》院長敖幼祥,你第一次看到他的漫畫,就是在《幽默大師》上,當時在連載的是《龜兔賽跑的100種結果》和《快樂營》,四格條漫讓讀者覺得非常新鮮。

還有從美國回來的杭大歷史系的老師龔嬰晏,他寫的《燈泡的一百種換法》帶點哲理的意味,也非常受歡迎。

另一個系列作品是小讀者們的最愛——當時四大名著的電視劇一部接著一部拍,雜誌就推出了《幽默三國》《幽默水滸》,把三國水滸裡的人物拿來一鍋亂燉。當時的撰文沈默,是杭州某都市報的副總編。

這種對名著帶點戲說的趣味調侃,學生們特別喜歡,可家長們卻頭痛得要命——電視劇正放著,孩子會突然跳出來說,這個人我知道,他後來怎麼怎麼了……喜滋滋地看父母一臉噎住的無奈表情。

我的一個朋友至今還牢記著這個系列裡看來的一句梗,故事都忘了,只記得呂布說了句“開什麼西伯利亞玩笑”——“這個梗,我用了一初中。”

“我們收到大量來信中,除了學生讀者的來稿,就是家長們提意見的。”朱衛國說,當時《幽默大師》被老師和家長認定是閒書,但是班裡很少有孩子不看這本雜誌的,它會在好幾個同學的書包中遷徒。

一到課餘時,同學們交流著潮語段子,彼此聽懂對上暗號了,套句現在的話就是:“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小夥伴。”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雜誌也專門開了與讀者的互動,《開心八寶粥》也許是課本亂畫族們最心水的欄目了。每期都會預告一個主題,徵集讀者來稿。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還有“迷你個性秀”,細細一溜豎在每頁邊緣。“有個小鬼寫的特別有意思:考試,就是腦袋犯的錯,讓屁股來承擔責任。”朱衛國很順溜地背出了當年收到的小讀者寫的金句。

《搭錯線》系列也有一大批擁躉,時下最火的電影《天下無賊》《警察故事》《超人》,以另一種漫畫形式來編繪呈現。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很多讀者說,好像看了另一部電影。如果再套一個時下的概念,這大概算最早的同人影改漫了吧。

不過,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漫畫作品,漫畫也是深深刻著時代烙印的,曾經同行的,不一定會繼續陪伴。2010年前後,在日漫類雜誌以及同類刊物的衝擊下,《幽默大師》的發行也受到了影響。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第100期《幽默大師》封面

只是,每個人的童年深處都保留著一本《幽默大師》,正如一位知乎網友所說,“我很幸運,第一百期幽默大師,一直都留著。”

你家裡還藏著一摞《幽默大師》嗎?翻翻它,瞬間會想起很多很多。唉,時光真的走得太快了。

每个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被老师没收的《幽默大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