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擇校時,是報高點的冒險些,還是報差不多的學校求穩呢?

執而不惑


考研與高考不同,高考是參加全國統一的考試,等到分數出來以後,再填報學校,而考研則是在考試之前就自己先選好學校,因為考研初試中其中的專業課是由學校自主出題的。

考研報名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的,很多人即便是到了報名的那天依然還不知道應該填報哪所學校,其實對於學校的選擇應該在備考之前就考慮好的。有些考生比較疑惑,不知應該冒險報好點的學校,還是應該求穩報差不多的學校。

根據實力定目標

關於報考院校的選擇,我認為應該根據自身的實力來確定目標,每個人對自己其實是最為清楚的,自己的學習能力、努力程度、學習方法以及面對壓力等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對自己的實力進行一定的評估,再去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這才是比較妥當的。

適當冒險也是可行的,但不能夠不切實際

考研擇校,可以適當冒險,但是這種冒險應該是自己對於報考的院校至少有50%以上的把握,而不能夠不切實際。

如果說一個考生選擇一個根本就沒多大希望的院校,那麼這根本就不叫冒險,而是好高騖遠,最後往往都只是參與了一場考研而已。

可以先把目標定得高一些,後續也可以更換

在校生一般都是大三時候便開始準備複習考研了,那個時候距離報考研究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那麼不妨先把自己的目標定得高一些,好好複習備考。每天給自己做好合理的複習規劃,並嚴格執行,等到快要到填報研究生院校的時候,再次來進行評估自己的實力。

如果覺得自己有希望考上自己當初所定下的目標,那就可以填上。而如果覺得自己的實力與目標相差甚遠,那麼就可以進行更換,選擇一所自己比較有希望能夠考上的院校。

考研的院校儘量不要比自己本科院校差

不管怎樣,我認為考研的院校最好還是不要比自己的本科院校還差,所謂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要通過考研讓自己的學校提高一個層次。

考研的院校比本科院校好一些,這既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自信,也不會遭到他人的鄙視,並且在求職的時候也會更加有競爭力。

所以,考研選擇學校是很關鍵的,至於是應該冒險報好點的院校還是應該求穩報差不多的學校,我認為應該根據實力來確定目標,當然適當冒險也是可行的,但不能夠不切實際。同時可以在一開始把目標定得高一些,後續臨近報考再看看是否需要更換,但是考研還是儘量不要報考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差的學校。


小劉老師說


雖然2020年的考研國家線還沒有出來,但是2021年的考研已經被提上了日程,今天距離2021考研還有274天,滿打滿算九個月。不知道你們看到這些著急等待國家線的學長學姐們有什麼想法?雖然今年等國家線等的著急,但是擴招了18.9萬也就剩也算是一個補償了。

但是2021年考研的同學你們是幸運的,考研數學大小年的現象,學長學姐們今年已經幫你們踩過了,相信2021年的數學會簡單一些。除此之外,今年擴招了18.9萬研究生,雖然明年再擴招這麼大的人數已經不大可能了,但是今年上岸的人越多,你們明年面臨的壓力越小。

接著說你面臨的問題,考研是應該報高一點的學校,還是報差不多的學校求穩?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的,你問100個人,100個人有100個不同的回答,最後要報什麼學校還是隻能你自己來做決定。雖然別人給不了你現在的答案,但是有一些經驗教訓還是可以參考的。



考研作用不僅僅是學歷的提升,還有學校層次的提升,如果你的本科學校不是那麼好,我認為你考研還是應該報一個好一點兒的學校。比如你的學校是普通一本,那麼可以報一個211。你本科是一個211,可以挑戰一下985。當然了這個報學校不是盲目的,有人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二本的,但我就要報清華,你們誰都別攔我。是可以這麼報也沒人攔著你,但是我們還要考慮一個成功率的問題。清華北大固然令人嚮往,但是競爭大分數高也是事實,有許多985去報都不一定能考上,你說你一個二本的在複試難道就不怕被歧視嗎?畢竟考研是一個很看重結果的事情,你報什麼學校不重要,你能不能考上才最重要。信誓旦旦的說我要報清華,最後沒有考上,清華還是和你沒有一毛錢關係。



所以我的建議是可以挑戰高一點的學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很正常。但是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報學校這個事情一定要考慮好自身的能力,千萬不能盲目跟風,否則大概率是考不上的。同時有一點還提醒同學們要注意,好一點的學校專業課是非常難的,這一點帶來的影響就是你們在調劑的時候不佔優勢,你去一所普通的學校,專業課估計能考到130,帶你去清華北大等一些985學校,估計也就100分。如果你沒考上去調劑,專業課會很吃虧。


考研小秘書


真誠的建議:一定要報高點,除非你的本科是985大學,不是的話,目標要高遠,既要考研,就要目標明確,目標高遠,要不然讀研是為了什麼呢?既然你已經決定了考研,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高,有一定風險,但是還是要這樣做,希望即將要考研的人都能看到這個經歷。我來談談原因吧。

我是13年考研究生的,大學本科的學校也就是北方省內的二本的大學,在大三的時候決定考研。因為,大三之前基本上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想繼續好好學習,最主要的想去好大學,看一看更高水平的大學是怎麼樣子的。對我打擊的一件事是大二去北京打工,去北京的中國傳媒大學看了看。這才是大學呀,優美的環境,一眼望去很多學生在學習,令我向往,就決定考好學校,而不是為了考研隨便報考學校,那樣還不如不考。我選的目標是211大學,比我本科學習檔次高點。我想,既然考,無論你報哪個學校都是同樣的複習,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前提你的知道該校的招生計劃哦,如果招生就1-2個人,建議還是慎重。14年考上了,我再說說在更高目標大學讀研的感受。


第一,圖書館人山人海。大學本科的時候也不看書,更是很少借書。到了讀研,去了圖書館,看見本科生研究生都在學習,自己一下子進入這個環境不適應正常,自己儘快調整了學習規律,慢慢你就會適應的。尤其是節假日,我想著圖書館應該人少,沒有想到還是那麼多人學習,晚上自習室還是24小時開,我狠下心思,一定要在這個環境裡學習到了什麼。這樣的學習氣氛肯定回讓人奮進的。

第二,教師教學資源深厚。大學裡面的知名教授很多,還有一些長江學者,還有很多名家來講座,這些資源都是一般學校所沒有的。更為重要的是,在科研的這幾年,見了絕大部分本科教科書上的人,以前只是知道,現在見了真人,為什麼,平臺不一樣,配置不一樣,就像你買電腦一樣,交流的機會也非常多,而且學術科研活動搞得非常多,對於科研的獎勵也非常高,我自己也是受益者。

第三,就業真的不一樣,這個真不一樣。本科畢業的時候有一次校招,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公司來招聘。我說說研三那一年的我們學校的招聘情況。首先,研三第一個學習就有校招,教育局人過來直接簽約,不用考試,直接編制,這是一種;其次,有大量的考試供學生就業,各個地方教育局考試非常多,前提是你得是研究生才能報考;再次,也有很多企業過來,比如蘇寧、銀行等。最後,還有一些同學是選調生、公務員、輔導員。最主要的就是機會多。我的同學基本上99%就業,選調生、編制教師、大學教師、大學輔導員等都有,這就是就業,感觸太深了。

雖然說了這麼多,這些都是我的經歷,希望對你有感觸。目標高一點,去好大學,真的不一樣,改變的將是你自己的一生。加油!


尚未了凡


穩為主

什麼考試穩都是第一。考研也如此。

大多數考研的人都是經過自己的比較才決定考什麼專業,考什麼學校。是符合自己的實力的。

當時自己考研,一開始選定大概5所目標大學,已經準備考其中一所,買了專業書,好像有6本,但英語不是特別好,六級還沒過,覺得考北京的大學有點懸,畢竟要花大力氣去複習專業課。於是換了一所大學,專業書需要複習的很少,這樣有更多的時間複習英語。

這所大學也有學姐考了進去,通過了解,也可以估計一下難易程度,覺得還是比較穩。確定了這所大學,

現在考研不同10年前,那個時候調劑還是有很多空間,10年一個學生報考浙大沒進,調劑可以調劑到海洋大學這樣的985,現在想都不用想了吧。從去年調劑就可以看到,稍微差不多的大學都是高分一大堆在調劑。

如果沒有調劑的後路,一定要穩字當頭。


大學專業深一度


一般情況下,建議同學們在擇校的時候選擇2-3個綜合難度具有階梯度的招生單位。例如我們特別鐘意的招生單位是A,並且B和C也是我們所鐘意的但不是最鐘意的且難度上A比B困難,B比C困難。我們就可以把A當成我們的目標招生單位,B和C是A學校的備選,如果經過一年的複習在報名前我們評估後我們的水平無法達到A,亦或是A招生單位在新的招考政策中出現了變故我們無法再繼續報考,那我們就可以隨機應變,及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B招生單位或者C招生單位即可。

選擇多個的好處就在於避免2020考研報名前以下事情的發生:

“可能沒有人像我一樣慘了吧,準備好好複習考試,結果我的專業今年被取消了”,“今天出招生簡章才知道要考的專業被取消了”,“啊,專業課大改啊”,“人數縮招了啊”。

我們已經清楚,一般情況下,建議同學們在擇校的時候選擇2-3個綜合難度具有階梯度的招生單位。那麼,在選擇具有階梯度的招生單位的時候有什麼原則呢?換目標招生單位之後我是不得重新複習呢?以前複習的是不是就沒用了呢?那專業課豈不是白複習了啊?

所以,擇校院校群建立的原則就是:備選招生單位的考試科目和目標招生單位的考試科目相同或者相近。

舉例說明:2020考研北京市120200工商管理專業部分高校考試科目數據表



大家都清楚,120200工商管理的考試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論(統考),201英語一(統考),303數學三(統考)和業務課二(自命題考試科目)。

上述表格的所有招生單位的考試科目都相同或者相近(即便業務課二考試不同,但學習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基本相同或者大致相近)。

假如某同學準備選定北京理工大學(985工程高校)為目標高校,那麼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建築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農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和北京聯合大學都可以作為備選院校。畢竟,備選招生單位的考試科目和目標招生單位的考試科目相同或者相近。


浩哥陪你考研


作為一個考研的過來人,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你說的兩個都不對,也不要冒險也不是說求穩,我覺得找一個比自己本科好點的學校,然後性價比高點的學校。

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多考研的同學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有的一個疑問,我就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首先,你要先進行自我評估,自己大學這幾年有沒有學到一點東西,或者說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怎麼樣,自己應該是比較清楚的,當你自我評估以後,那麼就可以選學校了。


其次,關於選擇學校這塊,其實考研的選擇大概就是這麼幾類吧,1:985高校的王牌專業、2:985高校的冷門專業、3:211高校的王牌專業、4:211高校的冷們專業、5:普通高校。


對於本科是二本或者三本的同學,我覺得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可能選擇一個普通高校和一個211冷們專業,自己好好複習,一般問題也不會很大。

當然不是二本或者三本的學生就不能考985高校和211的王牌,還是那句話,先自我評價,然後看你一下學校的歷年數據,自己做一個相對比較適合自己的學校。


對於一般高校和211末流學校的同學,可以衝一下211王牌或者985冷門,也不是不能去包括985王牌,都是可以的,但是還是那句話,自我評價後做出選擇。


對於一些211和985的同學,可能更多的人想去更好的學校,清北復交等,很多人都想去,我覺得也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考究自己的選擇。


除此之外,其實每年也有一些985院校的學生去考一個211院校的極強的專業,所有說所有的選擇都不是一定的,要根據自己的個人水平和情況來選擇哦。

以上建議和看法都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有些並不是絕對的,最終做選擇的還是你本人,所有我只能站在一個過來的角度給你提一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正在迷茫的你。


研路有我


簡單的做選擇題的話,不用說肯定選擇具有一定風險但是比較好的學校,但是我想說適合自己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自己以後的生活規劃是什麼這樣可以幫助你作出適合你的選擇。

這樣的你也許適合選擇有風險的學校

高考失利最後進入到一所普通的大學,在大學期間你認真努力,每科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你想要彌補高考的遺憾進入到一所不錯的大學攻讀研究生,但是你認為這所學校對你來說還具有一定風險,我想說如果你是這樣的同學,不要猶豫了就報比較有風險的學校吧,因為你在大學期間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就是你能夠報考這所學校的底氣,每年雙非學校的學子成功報考211、985高校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小編所在的是一所雙非大學,化學專業今年我的一個直系學妹報考大連理工,初試成績400+,不出意外複試肯定是穩過,她就是在大學期間認真努力,年年都拿獎學金,當初報告的時候也有過擔心一個排名300+的學校的學生能不能考上這麼好的學校。

這樣的你也許適合比較穩的學校

自己成績不算太好,但是非常渴望繼續攻讀研究生。這樣的你就比較適合選擇穩一點的學校,就算是本校也是可以的。因為選擇比較好的學校風險太大,很容易出現考不上的情況,而且近幾年調劑形勢那是越來越嚴峻,一志願沒有上岸,再去調劑就非常困難了。

不少人有這種言論,考研一定要選擇比本校要好的學校,不然就不讀研。我想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都衝擊更好的大學,就算是同一所雙非學校,研究生和本科生能比麼,現在研究生累計人數不會超過一千萬人,現在大學生每年畢業一千萬人左右,讀研過後對於你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提升。


五胡齋


兩者均可。

為什麼那麼說呢?因為考研只不過是你人生中的一個選擇。

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報高的優缺點】

優點

1.學校好一些,以後你的發展空間會更大,涉及領域會更廣,你的人脈會更多。

2.可以給予你較大考研複習的動力,使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3.適合有名校情結的同學。

缺點

1.當你考上以後,你會發現身邊比你優秀的人多的數不過來,你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

2.當然,你的壓力會大,大到一定程度會讓你心態崩掉,適得其反。

3.如果報考太過高,完全超出自己的能力,那麼可能很難一戰成碩。

【求穩的優缺點】

優點

1.報考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學校,這樣考上研究生的幾率會很大。

2.不會有太大壓力,心態一直穩穩當當的,有利於考試正常發揮。

3.對於那些經濟比較困難,或者想混個學歷的同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缺點

1.會使你產生懶散心理,沒有備考的動力,這樣很大可能會考研失利。

2.畢業以後找工作,可能有些心儀的工作單位有一流學校要求,這樣你就失去機會了。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吾識旒


我認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來選擇,可以稍微比本科學校好點,我是作為一個三站南開失敗最終調劑到地質大學的[我想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