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摘袋後發現果面發黃是怎麼回事?

將相故里


除去蘋果品種因素外(比如金帥蘋果果面發黃、青香蕉蘋果果面泛綠),像紅富士等套袋蘋果摘袋後,蘋果果面是白色才算健康,若摘袋後蘋果果面發綠或者發黃,都屬不正常。

那麼,為什麼有的果園蘋果摘袋後是果面光潔漂亮的白色,而另外一些果園摘袋後果面發黃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蘋果得了黴心病或根系出了問題

蘋果黴心病潛伏在蘋果心,是危害極大的一種蘋果病害。若是黴心病發病早,會造成大量落果。但若是到了快成熟時受害,直接會造成的後果就是摘袋時果面發黃。另外,蘋果樹根系出了問題,造成營養輸送出現障礙,蘋果營養不足或不均衡,也會果面發黃。

2、肥力跟不上、坐果又多的弱樹

有經驗的果農都不會捨得弱樹多留果,重點放在如何壯樹管理上,果實就是果樹的孩子,即使是壯樹一下長那麼多,營養跟不上果實也會出問題,像樹弱樹小樹多病,都不會結出健康果實,出現小果、畸形果、果面發黃果,也就不意外了。

3、乾旱缺水、管理沒跟上

今年膠東蘋果產區就因為乾旱原因,很多果園的蘋果摘袋後出現了各種問題,像果面返綠,果面發黃,果面雞爪紋、果鏽、踆皮等現象都有。從目前果園摘袋情況看,2019秋季蘋果下樹,優質果的比例高不了。

4、後期高氮、高鉀肥施用過多

凡事講求個度,走極 端就容易出問題。比如氮肥,在蘋果膨果後期使用,就會導致蘋果難著色,表面發黃。磷酸二氫鉀是蘋果樹後期常用葉面肥,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噴施多了所起的作用跟氮肥類似,也是果面發黃,還可能出現水心病(所謂糖心)。

5、用了假肥或套袋質量不合格

總有果農問,我一年用底肥和追施肥料都不少,咋蘋果還是出問題?原因就是用了假肥還不自知。有一次阿兮下鄉,看到有個果農在果園裡追施磷酸二氫鉀,一大袋子50公斤,問他多少錢一袋,說不到百元,當時無語了。假肥料用再多樹依然捱餓,營養跟不上自然果實發黃不健康。

總之,到蘋果摘袋才發現果面發黃,需要馬上分析發黃原因。若是因先天不足造成,已回天乏術,那也只能接受教訓,爭取下一年提前預防預控管理好。若是後期用肥不當引起的不著色,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加緊噴施鈣肥(直接噴到果面上也不怕),至少可增加果面硬度,對果實品質有提高。

蘋果生長髮育期長,想管好蘋果等出現病蟲害才去治是不行的,必須提前預防預控管理,將可能出現的狀況扼殺在萌芽狀態。比如黴心病,侵染時間高發在春季花期前後,該防治時跟不上,到摘袋著色期才發現,再厲害的農技師也得認慫。


阿兮隨筆


給蘋果套袋,在果實品質的提升上有著很好的作用。如果給蘋果摘袋是按照應摘袋的時間作業,發現蘋果果面有發黃的現象,排除是蘋果品種自身的原因之外,那就是果樹因管理不當的原因造成的,否則,就是摘袋時間延後了,果實接近了成熟期所致。

果樹管理不當,其中就包括樹木缺乏營養,施肥種類澆水時間不妥,病蟲害等因素。

蘋果樹缺乏營養

先來說下果樹營養不良,所導致的果實發黃的原因。在蘋果樹的施肥管理上,除了秋季基肥施入之外,在其生長期,還要進行3到4次的追肥,追肥的時間階段,通常是花前追肥、花後坐果期追肥、果實膨大期以及在膨大後期等時間階段,都需要給予追肥。

如果是蘋果樹施肥次數減少,或者是施肥方法不得當,就會導致因果樹營養缺乏,致使果樹生長不良或弱化,這樣的果樹從而也會引起果實品相的問題。比如,長得瘦小、乾癟發黃、或者是畸形等情況。

追肥種類與追施時間問題

其次是施肥種類與生長期時間有些錯亂,比如說,在春季蘋果樹的萌芽期,可以施入氮肥與磷鉀肥,在蘋果坐果膨大期就應施入磷鉀肥,少施入氮肥,增施鉀肥元素,促進果實的膨大效果,提升果實的品質。

但在蘋果的膨大後期,就應當減少或者是停止施入鉀肥,在果實採摘前的20天,應停止所有的追施肥,要直到蘋果採摘後再進行施肥。如果在此期間,施入的鉀肥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會促進蘋果出現早熟發生,從而會有摘袋時就看到果面有了發黃的現象。

病蟲害的原因

病蟲害的原因造成的蘋果表面發黃,可以切開有發黃的蘋果進行查看,看蘋果核內是否有蟲害,或者是有發黴的現象,蘋果黴心病就是危害蘋果較重的一種病害,這樣的蘋果從外面不易查看到有什麼症狀,但是內核就已經開始了黴變,這多是在蘋果坐果期就已經潛伏到裡面的病菌所致。

蘋果一旦感染了黴心病,就會造成蘋果落果的現象比較嚴重,但是如果是在蘋果膨大後期發作,也是會直接造成蘋果外表發黃的。再就是有了食心蟲的潛入,也會導致蘋果發黃,這一點基本類似於蘋果黴心病。

摘袋時間延後,果實成熟過度

其次,就是蘋果摘袋時間延後的原因造成的。對於蘋果摘袋的時間,也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如不同的果樹品種,所處的區域環境不同,其摘袋的時間就不能一致。需要著色充分的新紅星等果樹品種,一般需要在蘋果採摘前半個月到20天的時間摘袋,其目的也是為了讓蘋果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著色。

但在溫差比較大的區域,溫度較低的地方,就要延後幾天摘袋,可在採摘前的半個月摘袋,如果是蘋果套袋是為了預防果實著色太濃的地區,那麼摘袋時間還要延後,可以在採摘前的一週進行摘袋。如果是沒有按照以上的流程去做,而是延後摘袋時間太長,蘋果在袋子內成熟已經過度,當摘袋時也會發現蘋果外皮呈現出了黃色的症狀。

以上是農大綜合性的對於蘋果摘袋後發黃的原因分析,分享給大家,可參考對號,根據不同的原因,在之後的蘋果樹的管理上,就應及早地採取相應的彌補方法,等摘袋時發現了症狀,那也為時已晚了。

農大知事


生活在農村的都知道,在我們農村的小院子裡經常會有人種植一棵蘋果樹,因為種的比較少所以好照顧,病害也非常的少。隨著蘋果在市場的大量需求呢,很多農戶開始在大量的種植蘋果了,形成了大規模的蘋果園。蘋果樹多了那就不好管理了,比如說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蘋果園裡的蘋果會套袋子,套袋子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減少了病蟲害、鳥害、降低了農藥的殘留,大大的提高了果實的品種的賣相。

俗話說有利就有弊,很多的農戶在給蘋果摘袋後就會發現,有的蘋果光鮮亮麗,可是有的蘋果果面發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邊我來給大家分析幾點原因。

一、環剝、環切不合理

在蘋果生長的過程中,我們為了讓蘋果花早點成過,往往都會對樹身進行環剝、環切,但是呢有的人在進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控制不好輕重,造成果樹的切口過深等,就會導致傷口癒合比較難,養分受到了阻擾。蘋果樹一旦缺乏了養分的供給,就會引起抗性降低的狀況,病蟲害就恰恰的利用了機會,最後導致果實發育受到影響。正是這樣的原因就會造成套袋的蘋果果實發黃,所以說這一環節我們一定要注意。

二、施肥不合理

任何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施肥,可是呢施肥也是需要合理的種類和時間、重量等因素的。在春季的時候果樹一般都在萌芽期,我們就可以施入氮肥和磷鉀肥,在蘋果坐果膨大的時期呢我們應該施肥磷鉀肥少施氮肥,這樣才能讓果實達到膨大的效果,提高蘋果的質量。但是呢在蘋果膨大之後呢,我們就應當減少或者停止施入鉀肥,在摘果的前20天我們就應停止一切施肥。如果在此期間呢,我們錯誤進行施肥,施肥不恰當的話,施入鉀肥的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蘋果早熟的現象,從而你在給蘋果摘袋的時候就會出現蘋果果面發黃的現象。

三、摘袋時間過晚

有些對蘋果樹種植技術比較生疏的農戶呢,在蘋果樹種植的時候不是那麼的認真,一不小心就會錯過蘋果摘袋的最佳時期,一旦蘋果摘袋過晚的話就會引起果實發黃的情況。果實在袋子裡生長的時間一般都是在100--120天是最佳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時間,還要根據我們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進行合適的選擇。

四、不良的氣候條件

我們都知道氣候條件對果樹的成長是非常的關鍵,只有在適合的溫度下才能正常的成長。可是呢蘋果在摘袋的前幾天,我們都會提前進行放風,然後再去摘袋的。如果說在這期間碰上乾旱的天氣,外界的氣溫比較高的話,氣溫高於28攝氏度的時候,那就麻煩了。套上袋子的蘋果就會出現非常的乾燥,袋子裡的溫度通常就會達到45攝氏度左右,嚴重的影響到蘋果的果肉水分蒸發,這樣就會造成了果實發黃的現象出現。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綜合分析的幾點原因,希望大家如果遇到蘋果摘袋後發黃的現象,能參考我給大家分享的幾種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去給蘋果樹加強管理,及早的彌補措施。如果說發現過晚的話,我們就仔細尋找原因,吸取教訓爭取來年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此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呢?歡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我們互相學習經驗,加強我們種植蘋果樹的知識和技術,都能種出產量高品質好的蘋果奉獻給我們的顧客。


小雨農村記錄


蘋果摘袋以後,果面發黃,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1.解袋過晚,成熟過度造成的。

2.蘋果後期也就是陽曆7月份以後,鉀肥使用過量。

3.生長期過度乾旱,澆水不及時。

解決方案

1.適時解袋。蘋果解袋不能過早或者過晚。解袋過早,蘋果還沒有成熟,容易返綠。解袋過晚,成熟過度,容易發黃,不愛上色。

在膠東地區,嘎啦蘋果的解袋時間,在陽曆8月15號左右。紅將軍蘋果的解袋時間,在陽曆9月5號左右。新喬納金蘋果的解袋時間,在陽曆9月15號左右。紅富士蘋果的解袋時間,在陽曆9月25號至10月5號之間。

解袋時,最好是兩次解袋。就是先解外袋,3--5天以後,再解內袋。防止出現日燒現象。

2.生長後期,追施鉀肥要適量。結果大樹,每畝地可以衝施黃腐酸鉀水溶肥80斤。可以配合衝施碳酸氫氨200斤。碳酸氫氨,一定要,水流到哪裡,就撒到水裡。不可提前全園撒開,再開始澆水,防止氨氣燻傷葉片。下雨不能撒施碳酸氫氨,防止因為雨量小,碳酸氫氨不能融化而燻葉。

草木灰,也是一種含鉀豐富的農家肥。如果使用過多也是會造成果面發黃的。

3.遇到乾旱,要及時澆水。蘋果樹在生長季節,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幹旱,澆水不及時,會造成果面粗糙,水裂紋多,發黃不愛上色,甚至落葉,嚴重乾旱,甚至能造成死樹。一定要做到蘋果園均衡的水分的供應。

我是進錢山果園,一個煙臺地區的蘋果種植戶,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進錢山果園


1.如果是太陽面發黃是日曬,或者是前期乾旱水分供應不足引起,而且果形不正.

2.一棵樹僅一枝或某一個部位發黃,可能是環切環剝過重或是腐爛病傷大引起的。

3.一棵樹整體發黃就要考慮鉀肥過量,卸袋時間過晚等因素引發。


龍的傳人65306430


今年前期我們這有很多果園的蘋果出現了返綠的現象,到了後期紅富士摘袋的時候,基本沒有出現這一問題,但是,也確實有果農朋友反映,蘋果果面有發黃的問題。蘋果摘袋後果面發黃,是每年都會出現的一個問題,造成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很多,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蘋果摘袋後果面發黃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一、正常的果面發黃

蘋果摘袋以後,有的蘋果果面略微發黃屬於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果皮裡含有一種叫做類胡蘿蔔素的物質,這種物質會使果面呈現黃色,這種情況我們是不必要擔心的,類胡蘿蔔素有利於蘋果花青苷的形成和積累,有利於蘋果的著色,這種情況我們是沒有必要採取什麼措施的。但是這種發黃只是略微的,不會顏色太深,也不是所有的蘋果都會這樣。

二、病害引起的果面發黃

如果說在一棵樹上有的蘋果正常,有的蘋果果面特別黃,就要考慮是不是病害引起的了。首先要考慮的是黴心病,特別是紅將軍等特別容易被黴心病侵害的品種,再就是如果果面出現縮水皺皮,葉片也不正常,那就要考慮枝條上的病害了,看看是不是有腐爛病、幹腐病等影響養分傳輸的病害。

黴心病的防治主要在蘋果的花期,花期遇雨是黴心病發病的主要條件,在蘋果花期遇雨,一定要採取噴施多抗黴素等藥劑的方式預防黴心病的發生,對於枝條樹幹的病害,我們要早發現早治療,及時刮除病斑並塗藥劑,增強樹勢是防治的基礎。

三、摘袋時間過晚引起果面發黃

我們都知道,蘋果摘袋時間過早,蘋果褪綠不好,會引起返綠著色不好,而如果摘袋時間太晚,同樣果面也會發黃,這也就是蘋果已經成熟了,最簡單的,我們現在有的人賣的奶油富士,果面發黃的紅富士,就是一直不摘袋的,到了後期,蘋果已經成熟,果面就會發黃。

摘袋時間的合理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對蘋果摘袋的時候,要經常觀察果園的實際情況,不能“隨大流”,看著別人摘自己也摘,快要摘袋的時候,在果園裡摘開一些檢查一下,如果完全褪綠了就可以摘袋。

四、肥水管理不當引起的果面發黃

我們在給蘋果樹施肥的時候要求平衡施肥,就是要根據果樹的需求施肥,任何一種元素過少或者過量對蘋果的生長都是不利的,例如我們都知道鉀肥有利於著色,但是過量施用鉀肥,反而會使蘋果過早成熟,果面發黃。

今年我們這持續乾旱,很多過源出於長期缺水的狀態,長期乾旱缺水就容易引起蘋果的早熟,這也是果面發黃的一個重要原因。

肥水管理一直是蘋果樹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平衡施肥非常關鍵,至於都什麼時候需要施什麼肥,篇幅所限,不再贅述,但增施有機肥是提高果品品質的關鍵,或許在短期內看不出效果,從長遠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就是蘋果樹的澆水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八月份以後,一定要保證果園土壤的含水量,不能忽幹忽溼,更不能長期乾旱缺水。

在摘袋後發現果面發黃,除了正常的略帶黃色之外,基本就很難有什麼補救的措施了,但一定要找準原因,總結經驗,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錯誤。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每天農技分享,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蘋果在種植過程中摘袋以後,發現果面發黃,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我們今天簡單的給大家分析一下,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管理共同學習一下。


蘋果果面發黃,一般有三種原因造成,正常情況下鉀肥過量,鎂肥過量,黴心病,都會造成果面發黃的情況。

農戶在種植蘋果過程中,鉀肥過量和鎂肥過量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因為鉀肥大家都知道作用,果實後期會增添上色。但是很多農戶認為鉀肥越多越好,鉀肥多了會限制別的元素吸收。在種植過程中,從果實膨大期就會大量使用鉀肥,但是過量使用會造成果實迅速成熟出現糖心的情況,造成果面發黃。


在蘋果種植過程中,鎂肥的作用很大,可以促進葉綠素合成,增加光合作用,增加樹體的養分貯存。但是很多農戶在使用鎂肥時,也會出現過量。硫酸鎂價格比較低,大約600一噸。磷酸二氫鉀,一般很多都是用硫酸鎂冒充價格便宜,所以農戶使用也很量很大。

蘋果黴心病,屬於真菌性病害,從花期就會侵染。果實得病以後外表沒有表象,但是會在種子附近形成煤層。掰開果實以後,黴心會有腐爛的情況,也會造成葉面發黃從而降低商品價值。


土壤大管家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蘋果摘袋後果面發黃的話題。

給蘋果套袋技術可以追溯到我國清代,不過那時候是為了防蟲叮咬果實,後來的套袋技術被廣泛到蘋果、葡萄、草莓等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套袋很麻煩的,不但增加種植成本,對勞動力也是一大損耗,不過為了追求果型好看,減少病蟲害和裂果、日灼病等,果農也是樂此不疲,不過確實果農賣上了好的價錢。


蘋果套袋的好處有哪些?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水果套袋技術,目前已經突破低成本套袋技術。蘋果果實套袋技術已經成為了蘋果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技術之一。蘋果套袋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是給蘋果果面增色。蘋果在套袋之後可以提高蘋果品質和檔次,主要是指紅色品種的蘋果,可以達到蘋果鮮紅、著色面多而均勻的效果。二是蘋果光潔度提高,對比不套袋的蘋果,蘋果果面的果點大大減少,減少果鏽病、裂果等影響蘋果品質的外界因素侵染。

三是減少農藥殘留和蟲害。套袋後的蘋果遭受外來蟲害的侵襲幾率大減,這樣就減少農藥防治的次數,蘋果農藥殘留相應就減低了。四是套袋蘋果果品優質,能賣上好的價錢,套袋後次果率大大減少,同時優等果率增多,同時裸果和套袋果之間收購差價很高,果農能多賺錢。


摘袋後蘋果果面發黃的原因分析?

主要針對紅富士蘋果來分析,蘋果摘袋後不良表現為發黃、返青,而不是底色發白,對蘋果摘袋後發黃不上色的原因,有農技人員專門總結過,咱們來說說都有哪些原因?一是蘋果品種老化,二是天氣變化,三是摘袋過早過晚,四是化肥施用時機不對,五是果樹環剝導致,六是不及時澆水或者大水漫灌等。下面咱們具體來說說。

蘋果摘袋後果面發黃的可能原因以及對策?

現在蘋果產區的果農對蘋果的種植技術基本上有一套成熟的辦法,那麼蘋果摘袋後發黃,其他原因可以不再考慮,我認為主要是在施肥環節出了問題。結果樹施肥要求養分均衡,同時養分消耗過大,所以在施肥上要注意。

萌芽期多施氮素肥,同時配施磷鉀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掛果期則應追施磷鉀肥,配施氮素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果實採收後則重施氮素肥配施磷肥,這個是蘋果樹施肥的原則。結合本題,在蘋果膨大期的時候,就要以鉀肥為主了。

鉀肥施入過量的害處?

果農都知道的秘密就是,蘋果施入鉀肥,可以促進蘋果果實膨大,提高產量,促進果面著色,增高糖度,賣上好價錢。

但是鉀肥施入過量,蘋果也會出現發黃不上色現象。多年來,果農一直認為多施入鉀肥,會讓蘋果生長後期顏色好看,於是就出現濫用鉀肥現象,過多的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在明顯的就是出現蘋果早熟現象,而導致果面發黃。

每年的七八月份,蘋果樹需要更多的鉀肥養分,這樣也有好處,可以對蘋果的產量和著色都有好處。但是過猶不及,100斤產量的蘋果需要純鉀1公斤足矣,過多還會抑制其他元素肥的吸收,如果果園整體上都出現果面發黃現象,重點考慮是鉀肥施入量過大了。幾乎沒有補救措施,因為很快就要採收,做好分析是為了明年避免重蹈覆轍。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摘袋後蘋果發黃原因的一些看法,有不同見解的老師和果友可以交流反饋。


農村老俗話


這種發黃多以蘋果果面局部化為主。是從發白到發黃之間過渡的,這樣的情況在管理不善和天氣因素下是比較常見的,紅富士蘋果的紙袋子一去掉一上色,這發黃的蘋果果面就現原形了。所以這就是與單純的“光、熱、氣”關係最為密切。當然這3者是相互關聯的。

那麼還有一點就是蘋果樹在平時的施肥和修剪等管理上出現的,不過這樣的現象一般相比上述的要發生幾率低一些。

1、“光”,就是太陽光,在蘋果生長最後的時期,遇到乾旱高溫的天氣,勢必會造成袋子裡面蘋果果面的曬傷,這就和燙傷幾乎是一樣的,會在蘋果表面嚴重的情況下形成死皮,那麼在上色的時候自然是上不了的。

2、“熱”,就是光引起的熱,表現為袋子裡面和外面的溫度有很大差異,蘋果在去掉袋子之後一時間適應不了,就會出現果面上色發黃的現象,那麼這也是最為常見的, 建議大家在取袋子的時候儘量要避開溫度比較高的時間段,這個很重要,最好是在上午和下午時候進行。

3、“氣”,表現為不透氣,這就是在當初給蘋果套袋子的時候口扎的過於緊,要麼就是使用了比較劣質的紙袋子,使得在蘋果生長後期由於氣溫升高的原因導致其不透氣,難免會和第1點有所一樣,表現在果面上就是溫度過高而灼傷發黃。

4、那麼這上述3點最終說的就是一個“水”,表現在蘋果果面上就是由於溫度過高的原因,使得表皮的水分被蒸發吸收掉,導致其在高溫的密閉環境之下會發黃。

5、還有就是在前期和平時的管理上,那麼這個就是單純的肥料和樹勢來說了,最終引起的結果還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出來的過程不一樣,肥料上就是對於常見的鉀肥施過量了,樹勢上那就是弱的表現。從而結出的蘋果“面黃肌瘦”。

總結

蘋果在摘袋之後的發黃,一般很大可能伴隨著弱小,從水熱光氣引起的高溫灼傷,和在平時日常管理當中的施肥不當以及修剪不當導致的樹勢弱。


寧寧說的話


蘋果摘袋後底色分為三種情況,分別是白、綠、黃,其中白色最好,這樣的蘋果上色容易表光漂亮,而底色發綠和發黃的蘋果,上色相對緩慢,影響其蘋果外觀品質,降低其商品價值。



造成蘋果摘袋底色發黃的主要原因分為病理性的和非病理性的,病理性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黴心病、根腐病,非病理性的就是我們管理所致,一般情況都是日常管理不當,造成營養成分失衡所導致蘋果摘袋底色發黃,我們主要聊聊非病理性的。

導致蘋果摘袋時底色發黃的原因


一,摘袋時間過晚,沒有及時摘袋,導致蘋果過於成熟,造成蘋果底色發黃,蘋果在袋中底色的變化分兩個階段,分別是綠變白和白變黃,一般蘋果底色完全退綠變白,在袋中需要110天左右,控制好時間,在合適的時間段摘袋,不要過早或過晚。



二,施肥管理方面的問題,在日常施肥中高氮高鉀肥料使用過量,還有就是微量元素硼肥施用超標導致的蘋果底色發黃,特別是在七八月份的雨季,很多果農喜歡大量撒施氮肥和鉀肥,造成鉀肥和氮肥嚴重超標,致使蘋果底色發黃,還有就是過於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導致蘋果早熟及底色發黃。

三,果園澆水和排水不當導致的底色發黃,果園乾旱澆水不及時和果園過澇排水不暢都會影響果樹根系生長,造成果樹養分吸收能力下降樹勢衰弱,導致養分和水分供給不足,而造成的蘋果底色發黃。



四,還有一種情況大家應該都知道,樹勢生長弱的果樹,生長的蘋果底色會發黃,造成果樹樹勢衰弱的主要原因就是負載過大、環割過重、根腐病的發生,導致養分供給不足,而造成的蘋果底色發黃。

五,我們無法避免的氣候因素所造成的,臨近摘袋時連續高溫天氣造成,此時連續高溫天氣,不利於葉綠素、花青苷的形成,導致的蘋果底色發黃。



我個人經驗,蘋果底色發黃一般都是施肥不當所造成,所以說我們要科學合理施肥,不盲目亂施肥,造成浪費不說還得不償失,要做到施對施好。

以上為果農果緣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