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國相聲師承第六代至第十一代宗譜(續2)

中國相聲師承“譜系”相當於相聲行業的“家族成員檔案”,也就是所謂的“家譜”,它記錄下每一個相聲演員師承關係、隸屬門派、輩分高低。相聲門內這份不輕易公開的“內部檔案”已經曝光了兩次,一次是馬三立老先生於1985年出版的《天津文史資料選輯》上,一次是1995年出版的《中國相聲史》上,對以往老藝術家的統計整理本文不做議論,作者將從中國相聲師承第六代至第十一代做連載整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第五代相聲藝人連笑昆和常寶霖(分別系第四代傳人連秀全之子、馬三立之徒和常連安之次子、侯一塵之徒)赴甘肅省人民廣播電臺就職,在天津臨行之時,第四代相聲藝人張壽臣傳於連笑昆一本《家譜》,讓其在西北地區將相聲藝術繼續傳承下去。據連笑昆說,當年張壽臣將《家譜》一共傳給了兩個人,兩份《家譜》一模一樣,都是用的小學生圖畫作業本,毛筆行書字體寫成的,一份傳給了天津的閻笑儒(馬三立之長徒),一份傳給了連笑昆。此《家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視為“四舊”,危在旦夕,時逢第五代相聲藝人王寶珏、張寶珠夫婦(分別系第四代傳人陶湘九之徒和焦少海之徒)一家從新疆調往河南省南陽地區文工團(此時王寶珏、張寶珠夫婦從事話劇工作),途經蘭州下車看望連笑昆,連笑昆即將《家譜》交於王寶珏、張寶珠夫婦,讓其妥善保存。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王寶珏、張寶珠夫婦先後調入河南省洛陽市話劇團工作,與居洛陽的第七代相聲藝人蕭 巍(系第六代傳人趙振鐸之徒)交往密切,即將《家譜》(副本)傳於蕭 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第六代相聲藝人殷文碩(系第五代傳人劉寶瑞之徒)多次到洛陽與王寶珏、張寶珠、蕭 巍研究相聲《家譜》之事,並索取《家譜》(副本)一份。此中國相聲師承第六代至第十一代的連載整理,是根據王寶珏、張寶珠夫婦所增《家譜》(副本),又尋訪相聲同仁、參考有關資料修成的,鑑於視野與知識所限,譜中的遺漏謬誤,承望相聲界的師長、同仁予以修正、補充。


朱紹文門枝

六代收徒:

李伯祥收徒--- 劉松茂①、 鄭松坡②、 戴松田③、 金松旺④、 高松林⑤、 高松源

⑥、 劉松海⑦、 李松滿⑧、 王松良⑨、耿松植10、 秘松泉11、 孫松華12、 於松琪13、 呂松頤14、 李松和15、 王松月16、 李松峰17、 孫松寶18、王碩19。

① 原名:劉繼深,生於1956年,北京人,幼承家學,1963年在北京拜師,乃劉萬山之子。

② 原名:鄭健,生於1961年,天津人,1979年在天津拜師,捧哏出色,與戴志誠、王平等合作,影響頗大。

③ 原名:戴志誠,生於1963年,天津人,曾受益於馬三立、郭榮起、白全福、常寶霆等,1979年在天津拜師,捧、逗俱佳,善於唱歌,功底深厚,朝氣蓬勃,與姜昆合作,享名曲壇。

④ 原名:金旺,生於1957年,天津人,1981年在天津拜師。

⑤ 原名:高吉慶,生於1959年,天津人,1981年在天津拜師,尚能創作,代表曲目有:《流浪者》、《浪子回頭》、《人言可畏》、《足球場裡的見聞》等。

⑥ 原名:高玉林,生於1960年,天津人,幼承家學,1982年在天津拜師,乃高英培之次子。

⑦ 原名:劉毛毛,生於1961年,河北石家莊人,1982年拜師。

⑧ 原名:李增滿,生於1963年,河北藁城人,1985年拜師,擅長捧哏。

⑨ 原名:王平,生於1962年,遼寧海城人,滿族,初隨賈世泉習藝,1991年在天津拜師,以說、逗為主,語言平整,“包袱”脆響,代表曲目有:《關上門說》、《論捧》、《蛤蟆曲》、《幸福在那裡》等,影響巨大。

10 原名:耿直,生於1967年,寧夏銀川人,幼承家學,曾受益於連笑昆等,1986年在銀川拜師,以說、逗見長,代表曲目有:《報菜名》、《地理圖》等,乃耿文卿之子。

11 原藝名:秘弘泉,原名:秘寶財,生於1954年,山東濟南人,正藍旗滿族,曾受益與孫少林、楊立德、黃文忠等,1986年在張家口拜師,捧逗皆可,通曉快板、山東快書等,尚能創作,代表曲目有:《賣布頭兒》、《夫妻之間》、《三十五個敬禮》、《考演員》等。

12 原名:孫慶華,生於1950年,黑龍江哈爾濱人,1992年拜師。

13 原名:於琪,生於1958年,遼寧瀋陽人,2006年由唐傑忠(引)、蘇文茂(保)、常貴田(代)在北京拜師。

14原名:呂小品,生於1971年,北京人,2006年由唐傑忠(引)、蘇文茂(保)、常貴田(代)在北京拜師,曾參加電視連續劇《東北一家人》等拍攝,頗有影響。

15原名:李謖,生於1969年,陝西西安人,2006年由唐傑忠(引)、蘇文茂(保)、常貴田(代)在北京拜師,乃影視藝人李琦之弟。

16 原名:王月,生於1969年,安徽合肥人,曾受益與劉犁等,2006年由唐傑忠(引)、蘇文茂(保)、常貴田(代)在北京拜師。

17原名:李慶豐,生於1978年,河北秦皇島人,2006年由唐傑忠(引)、蘇文茂(保)、常貴田(代)在北京拜師。

18原名:孫承林,生於1983年,山東濟南人,幼承家學,1995年拜快板師父:蕭國光,1999年在天津拜師,以說、逗見長,通曉快板,乃孫慶池之子。

19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王世塵孫子。

高英培收徒---蘇明傑①、 李松巖②、 高青③、 吳鍵、 魯少華④、 孟繁貴⑤、 趙保樂⑥、 李嘉存⑦。

① 生於1952年,北京人,滿族,幼承家學,創作、表演成就頗豐,代表曲目有:《花好月圓》、《勸人方》等,乃蘇文茂之子。

② 生於1963年,天津人,幼承家學,乃李伯祥之子。

③ 湖北武漢人,幼承家學,乃高世飛之子。

④ 生於1953年,河南焦作人, 1985年在北京拜師,代表曲目有:《禮貌漫談》、《笑語歡歌》等。

⑤ 生於1952年,綽號:讒人,北京人,擅長捧哏、單口、主持等,與其師合作,享名曲壇,堪稱一代名家。

⑥ 後從事主持,影響頗大。

⑦ 生於1954年,北京人,曾受益於高鳳山、王世臣、趙連升等,嗓音洪亮,通曉京劇、國畫等,擅長捧哏,在眾多影視劇中扮演不同人物,影響頗大。


高英培收徒---韓翔、 李志剛①、 楊天立、 朱強②、 劉顯東、 吳金富、 傅向波、

張博鑫③、閆月明④。

① 生於1956年,河北淶水人,1985年在北京拜師,擅長捧哏,通曉山東快書,曾參加多部電視劇的拍攝,代表曲目有:《超級導演》、《打針》等。

② 遼寧大連人,擅長“柳活”。

③ 又作:張伯鑫,生於1979年,北京人,出身曲藝世家,幼承家學,通曉單絃、快板,技藝全面,代表曲目有:《八大吉祥》、《武墜子》、《找堂會》、《黃鶴樓》等,乃張喜林之孫。

④ 2007年由孟凡貴在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代拉師弟拜師,創作成就頗豐,頗有影響。


劉英琪收徒---張世萍①、容若剛②、張天奕③、張麗麗④、崔曙光⑤、王惟智⑥。


① 女,生於1957年,天津人,1996年經寇文儒(引)、杜伯智(保)、張濤(代)在天津拜師,擅長“柳”活,代表曲目有:《學評戲》、《雜談地方戲》、《歌曲漫談》等。

② 生於1967年,天津人,1996年經寇文儒(引)、杜伯智(保)、張濤(代)在天津拜師,創作成就頗豐,代表作品有:《人與車》、《交警風采》等。

③ 生於1985年,黑龍江牡丹江人,2006年,經寇文儒、杜伯智引薦,在天津拜師,代表曲目有:《洋藥方》、《地理圖》等。

④ 女,生於1981年,河北保定人,2006年,經寇文儒、杜伯智引薦,在天津拜師,代表曲目有:《洋藥方》、《地理圖》等。

⑤ 生於1987年,黑龍江牡丹江人,2006年,經寇文儒、杜伯智引薦,在天津拜師,代表曲目有:《白事會》、《大保鏢》、《誇住宅》等。

⑥ 生於1989年,黑龍江哈爾濱人,曾受益於白英傑等,2006年,經寇文儒、杜伯智引薦,在天津拜師,代表曲目有:《白事會》、《大保鏢》、《誇住宅》等。


徐瑛魁收徒---劉樹青、劉金瑞、吳剛倫、陳治華、侯保森⑦。

⑦ 又作:侯寶森。


(連載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