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遇見那抹“蘇聯紅”

去年9月記者訪問莫斯科時,當地已是深秋,金黃與火紅的樹葉,濃豔醉人。在這裡,記者還與另一抹“紅色”不期而遇,造訪了有“蘇聯政治局第一畫家”之譽的德米特里·阿布拉莫維奇·納爾班迪安的故居博物館,透過具有時代特色的領導人畫像,走進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時代的蘇聯,感受歷史的風雲變幻。

在莫斯科遇見那抹“蘇聯紅”

納爾班迪安的蘇聯領袖畫像作品。

藏在公寓裡的博物館

納爾班迪安擁有很多國家榮譽。作為蘇聯國家藝術院院士,他曾獲得斯大林獎章、列寧獎章以及蘇聯人民藝術家、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等稱號。在莫斯科市政府大樓的斜對面,有一幢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時期的9層公寓居民樓。莫斯科市旅遊委員會推薦的,在莫斯科頗具人氣的納爾班迪安故居博物館就在頂層。這是一套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公寓,曾經主要供他創作和會客。現在是他的個人藏品博物館,是莫斯科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一部分,裡面收藏了1500多件納爾班迪安個人保留的藏品,包括油畫、素描、照片和個人物品等。在這裡,《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了他為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人繪製個人畫像時的創作手稿。在他的畫筆下,能看到的都是這個國家從列寧時期的激情迸發,到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意氣風發。

納爾班迪安出生於亞美尼亞,在蘇聯時代以畫國家政治人物和有突出貢獻者而聞名。據稱,他當時可以進入幾乎所有蘇聯政治局以上領導人的辦公室,找尋靈感,為他們畫像或創作相關繪畫。陳列櫃裡展示了一張斯大林站在辦公桌前的黑白照片。這張照片珍貴之處在於,它記錄的是斯大林為納爾班迪安給自己畫像站立了近40分鐘,這可能是斯大林僅有的一次為一個畫家的創作近40分鐘站立不動。據說,在納爾班迪安之前,也有一些畫家給斯大林畫過畫像,但是斯大林總有些不滿意的地方。納爾班迪安以獨特的技法和傳神的人物肖像繪畫技巧,贏得斯大林的滿意。解說員對記者說,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照片只能記錄黑白世界。畫家的畫筆是那時讓領導人畫像和政治軍事題材繪畫作品更加傳神的可靠工具。在那個年代,幾乎蘇聯每一個機關都掛上了納爾班迪安創作的這張畫的複製品。在毛澤東訪問蘇聯與斯大林會見後,1950年納爾班迪安還創作了當時非常著名的一幅作品《偉大的友誼》。

蘇聯時代,納爾班迪安畫的領袖畫像到處可見。蘇聯的書籍、報刊、影片等大眾傳播媒介也大量使用納爾班迪安的作品。納爾班迪安的作品當時被蘇聯和各國的藝術博物館收藏。

在莫斯科遇見那抹“蘇聯紅”

1990年,蘇聯行將解體之時,83歲的納爾班迪安還創作了一幅主題為“列寧在工作”的油畫。這位畫家直到人生的終點,仍舊對蘇聯那段歲月念念不忘。3年後,納爾班迪安去世。

加加林贈送的白色吊扇

除了給領袖畫像,納爾班迪安還為蘇聯時期的很多知名人士畫過像,留下不少佳話。在博物館的大廳中,懸掛著一臺白色的吊扇,它是納爾班迪安與蘇聯著名宇航員加加林的友誼的見證。由於蘇聯趕在美國之前完成了人類首次對太空的遨遊並環繞地球一週,這讓蘇聯人非常驕傲和自豪。在創作作品展示蘇聯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期間,納爾班迪安與加加林等蘇聯第一代宇航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加加林第一次到納爾班迪安的工作室拜訪正是夏天,他感覺位於公寓頂層的畫室在太陽照射下如同蒸籠。於是,他第二次來畫室,就帶來了一個“禮物”——當時在蘇聯並不多見的吊扇,而且,加加林親手把吊扇安裝好,希望畫家在夏天創作時,不再大汗淋漓。

重新認識蘇聯的窗口

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蘇聯時期這個公寓裡住過不少文化藝術界的名人。比如,蘇聯時期著名的詩人、作家德米揚·貝德尼。如今這些名人的頭像和簡介也被雕刻在這座公寓樓的四周牆壁上。


據解說員介紹,這裡除了展示納爾班迪安本人的作品和個人收藏品,還是“課堂”。在博物館的右側,有六排約40個椅子,平常有一些學校和機構會組織學生及藝術愛好者,來這裡瞭解這位蘇聯時期知名畫家的經歷和那個時代,並學習繪畫。《環球時報》記者在莫斯科採訪期間發現,莫斯科知名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1985年與蘇聯國家畫廊合併)也在展覽一些以上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蘇聯歷史為背景的油畫作品,讓更多俄羅斯人對那個時代有全面的瞭解。

今年上半年俄羅斯著名民調機構列瓦達公佈2019年對斯大林評價的調查結果:70%以上的俄羅斯民眾對斯大林的歷史作用持肯定態度,認為斯大林起了消極作用的不足19%。這打破歷年來對斯大林正面評價指數的最高紀錄。《環球時報》記者為什麼能在莫斯科與蘇聯時代的那抹紅色不期而遇,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