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群初三學生,有人說“初三的教學可以摸索”,大家怎麼看?

追夢者1314


時代在變,學情在變,教材在變,教學模式自然也需要改進。別說是初三了,高三該摸索也得摸索。

中考即是考察學生,也是在考察一個學校。考察學校的辦學水平,考察領導的教育理念和組織能力,考察整體的教育環境,自然還要考察學校是適應當前考試需要的教學模式。成熟成功的教學模式就像是優秀學生的生產流水線,只要把學生投入進去,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大量的優等品。

當前國內幾所初中名校,之所以成功,無非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成功的教學模式。這套模式雖然被很多業內同行所批判,但也是很多學校爭相模仿的對象。模仿其實就是想走捷徑,這樣省去了自己探索的過程,規避了摸索失敗的風險,也加快了了走向成功的步伐。

不論是摸索也好,還是照搬也罷,都是為了讓學生們考的更好,所以不要因為即將來臨的考試而放慢自己改變的腳步。


有態度的普通人


這樣的斷章取義不知道是什麼用意呢?哪些人說了什麼話,其中這句話又是當中對哪些話的補充說明呢?拋開全文而只討論其中的一句話,是不是想故意拉仇恨呢?咱們又不是無良記者,故意誇大其詞的引用容易引起誤會的言論,製造話題嗎。

不僅僅是初三的教學,是所有年級的都可以摸索,難道不是嗎?


造夢小兵


任何教學都是規律的,只要用心去鑽研,去發現。誠然初三學生,畢業班自然受到的關注和壓力都會大一些,尤其是老師和家長都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能順利進去一所好高中,未來能進入好大學,所以都希望家校積極配合,保證孩子能有好的備考,進而實現理想。要想摸索出初三教學的規律,就要:

第一,仔細研究學生。教育教學的順利展開,首先從瞭解學生開始,首先從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開始,瞭解學生不僅是知道檔案裡面的內容,更要知道他們的性格品性,知道每個孩子擅長什麼,缺點在哪裡,只要那些孩子是學霸,那些是學渣,那些需要重點關注,那些需要多叮囑,那些自律,那些自主性差,然後因材施教,都讓他們保持學習的動力。

第二,研究中考規律。尤其是研究自己學科的十年中考真題,結合中考大綱,發現那些是易考的內容,那些是從不考的部分,那些是新增知識點,那些是學生容易丟分的部分,最好和所有的任課老師一起研究,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設計複習方案,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積極尋求家長幫助。家校互相配合,讓家長多督促和關注學生,積極做好後勤保障。

相信多措共舉,肯定能找到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