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跨越階層有多難?

改變自己,跨越階層,挺難的。

我,農村娃,家有薄田3畝,農閒時,父母出去打打零工。我,普通二本(當年在外省被看做是三本)學院畢業,腦袋不太靈光,渾渾噩噩至今。近幾日在地裡幹活,忽然想起知乎上一個問題,大意是一個人想要跨越階級有多難。

改變自己,跨越階層,挺難的。就好比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首先,你得有這個想法。你得想到自己要去改變。你都沒這個想法 ,說再多也無益。

其次,你得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在我看來,跨越階層,關鍵點在於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能“跨越”。

舉個例子,比如村裡的張三(虛構的,以下人物也都純屬虛構):張三初中畢業,進廠打工,省吃儉用幾年後,在縣城買了房子,然後結婚,生娃,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他的父母很滿意張三這樣的生活,感覺自己終於“完成了任務”,沒事就幫張三帶帶娃,和鄰居五嬸兒拉拉家常。

五嬸兒有個親戚叫李嬸兒,李嬸兒有個閨女叫李四,普通大學畢業,畢業後回了縣裡,成為了普通上班族的一員。眼瞅著閨女年紀大了,也沒個對象,就忙羅著給她安排相親,只要閨女一回家,就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可李四有自己的想法,想著“我的青春我做主”,不急著結婚。於是母親說起了張三的故事——你看看人家,都是同齡人,看人家小日子過得,你再看看你,大學白唸了,年紀再大一點就沒人要了……李嬸兒噼裡啪啦說了一堆。最後,李四在母親的壓力下,相親,戀愛,成婚,過起了家庭主婦的日子。成為了下一個“李嬸兒”……

李嬸兒有個姐姐,叫王嬸兒,王嬸兒有個兒子叫王二麻子。兒子大學畢業在省城打拼無果,便回了縣裡。眼瞅著快三十了,是房子也沒有、女朋友也沒有。尤其是在聽李嬸兒說起張三的事情後,更是急的不得了,天天說王二麻子:你看看人家張三,和你一般大,多讓他父母省心,你再看看你李嬸兒家的李四,聽了你李嬸兒的勸,現在也是有家有娃,你看看人家那小日子過得,你再看看你,快三十了,什麼都沒有,書都念驢肚子裡了……

王二麻子在諸般壓力之下,出國打工兩年,掙了房子的首付,於是在縣裡買了房,又在李嬸兒的撮合下,和村裡翠花喜結連理。於是,王二麻子也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每天辛苦工作,掙錢養家餬口。


改變自己、跨越階層有多難?


夏天到了,是個跳廣場舞的好季節, 趙嬸兒五嬸兒和街坊鄰里湊一塊兒鍛鍊身體,休息的時候,聊聊這家兒子、那家閨女,誰誰誰沒出息,某某某混得好,這時有人誇起了張三,張三母親頓時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夏天到了,鄉親們也都不在家裡待著,三三五五湊一塊,帶著自己的小馬紮,出來乘涼、打牌嘮嗑兒……說起了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故事……

再說說我,疫情在家期間,母親說的最多的,就是我要省吃儉用,現在樓房多貴啊,我得省錢買房、結婚,不能老是在外面瞎混。你看看張三你看看李四,你看看王二麻子……

我是鄰居眼裡的“乖孩子”:聽父母的話,不惹事,在本該鬧騰的年紀,我乖巧不惹事,“聽從”父母的安排,考上高中,唸了大學。其實我是不打算念高中的,當時本想去唸職高的,被逼著唸的;大學本想念個專科的,結果讀了個本科,這個得感謝北京某專科院校的招生老師。大學也就那樣,人家幹啥我幹啥,根本就沒覺著這是我的青春。沒想著畢了業該咋辦,什麼都沒想,就那樣隨大流地走。畢業做銷售也是因為聽說銷售掙錢多,然後就去做了。

是的,我目前的人生就是這麼平淡無奇,沒什麼可圈可點的,不說同齡人了,就是00後都比不上。好在,我有一點兒好:思想不是那麼古板,能接受各種不同的想法、觀念、思維方式,不然,疫情結束我可能就在縣裡找工作上班,準備省錢買樓,結婚生娃。

我想著,還是回蘇州再拼一下,趁著我現在一無所有。坦白地講,心裡還是有些不甘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成又如何,敗又如何?生而為人第一次,還是少些悔恨,少些遺憾。

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真的很重要。要有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我,不是張三,不是李四,更非王二麻子。

最後,有勇氣、有魄力去行動、改變。


改變自己、跨越階層有多難?

掃碼上車,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