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年收入多少幸福感最強?為什麼?

伊犁老王


在無負債情況下,年入5一10萬元最幸福。一般來講,有車有房,每月消費3千一8千,還略有盈餘,是最幸福人群。年入20一50萬,有事業自主經營,過於勞碌。幸福感必定減少。年入50一100萬,表面風光,實際並無生活幸福。方方面面應對籌劃,各種擔心風險,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即退。時刻有翻船風險。年入500萬以上者,錢只不過只是個數字而已。這群人的幸福是天天有錢進帳。今天進進5萬10萬覺得少,今天多化1千5千簡直要他命。這群人並無幸福感。生活在錢中,除了錢還是錢,其它什麼都沒有。


老爺子82172724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先來問一下自己:幸福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這就是一個以什麼來衡量的問題,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同,結果肯定是大相徑庭!

之前看到過新聞,說中國現在幸福感最強的是月收入一萬左右的人。然後,收入的增加和幸福感的關係成遞減趨勢。收入從5000增加10000你幸福感最強,從10000到20000就沒那麼強烈了。因為5000以下我們剛剛夠生活成本,一個月工資除掉各種生活開銷,已經所剩無幾了,更沒有錢去投資自己其他愛好。一萬左右除掉日常開銷,還可以剩幾千塊錢,可以適當滿足自己的小愛好,卡里有點閒錢,心態就沒那麼急躁,過過小日子還是不錯的!當然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這只是假設一個人生活的情況下,如果是一個家庭就另當別論了!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幸福是一種感覺。和金錢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滿足基本生活的情況下,主要是心態了。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的生活,一天一點進步,做什麼事無愧於心就是幸福!


太陽在升起hcb


一個普通人如果年收入能達到25一30萬。幸福感就滿滿地了。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普通人容易產生滿足感。你每個月給他她2一2萬多的收入,則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生活上舒適。而且什麼支出都可以擺平。不過不能與富人們比,因為他她們的慾望同普通人不樣,滿足感也不在一個擋次上。所以我講的幸福感滿滿針對的是普通人群體。


大海31457


經調查,在中國,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屬於幸福冷感的人。什麼是幸福冷感?就是對於“幸福”感知和體驗有冷淡感缺乏熱情。調查顯示,月收入越高,幸福冷感越強烈,月收入5k-10k,反而幸福感最強烈。人民在哪裡找幸福?城市幸福感是指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滿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嚮往度和讚譽度。2019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多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一臉驕矜之色


有人說財務沒有自由,不夠幸福。有人說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呢?有人說需要幾千萬,也有人說需要上億元。即使這種財務自由的富人幸福感也並不一定強。有人一年掙幾萬塊錢,也感到幸福滿滿的。因為幸福感是基於個人的主觀體驗,別人眼中的幸福並不是他自己感受的幸福,正如一雙鞋是否合腳,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


柱柱哥的生活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中國年收入多少有幸福感?

其實我覺得幸福感這個東西很縹緲,有錢不一定幸福,沒錢也不一定不幸福。有個詞語叫做守財奴,就是這個意思,有很大的一部分,現在都是守著很多的錢,但是她生活的一點都不快樂,何來幸福。有一部分在外面充實的打工的,他們的小日子每天都會生活而打拼,但他們容易滿足,經常一個小小的事情就很快樂,很幸福。

就說我吧,我就是這類人。喜歡我,請關注我,我是寶媽枝枝,謝謝。



枝枝愛生活


幸福感是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每個人的滿足感和安全感的量度是不一樣的,也許騎自行車比開奔馳的更有幸福感,所以幸福感是相對的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跟金錢厚度不一定相關,但是我也堅信在同等條件下,越有錢越幸福,我常常擔心明天沒有收入下降怎麼辦,不能買名牌化妝品,怕孩子不能給她好的教育和生活,有時候夜不能寐,身邊小姨子收入兩千,每個月月光,同樣養孩子,卻從未有過擔心,你說她見識淺也好,沒有遠光也好,沒有責任感也對,總之她生活比我快樂!


小葵愛千晨


我覺得因人而異吧,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到處旅遊,所以可能掙得錢越多越有幸福感,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有的人只想安居樂業,足夠生活一般的家用就可以了,看個人吧,有的人有想有房有車,每個月有少許工資就安心。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幸福與否不應該用錢多少來衡量,人要有知足,心態最重要


有刺的胃呀


這個問題呢?根據每個人的消費情況。收入情況,家庭環境是不一樣的。首先我們撇開大的環境不說就單說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個家庭。請客送禮。逢年過節開機。日常花費。這些錢一年算下來,也要。那麼再加上家裡有幾個小孩。要讀書的話,小孩的開銷一年又要幾萬塊錢。要想有幸福感。除去所有的開支。每年再有10萬塊的存款。能達到這個標準。我認為,在大多數人的。生活當中幸福感都是非常高的。那大家怎麼認為呢?歡迎評論。


好哥5879238294197


幸福感跟收入並非確定關係,一個人的收入能夠覆蓋支出,並且能多出一部分作為儲蓄,應該會幸福感很強了吧。

但是人的慾望是不斷增長的,靠金錢帶來的幸福感會隨著收入的提高不斷降低,需要增加更多的金錢才能帶來跟原來一樣多的幸福感。20歲的時候收入5000,可能比較幸福,25歲的時候增加了1000的收入,可能也比較幸福,30歲的時候又增加了1000的收入,幸福感可能就沒那麼強烈了,35歲的時候收入又增加了1000,可能根本就感覺不到幸福了。

網上常看到,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看到想買的東西的時候不用猶豫,就可以買下來。其實完全能實現這一理想的人並不多,問題就在於物質能夠帶給人的快樂,在下一次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物質刺激,才能帶來相同的快樂。努力工作掙錢,提高收入是沒有錯的,畢竟每個人身上都承擔著生活的壓力,有點人大,有的人小一點而已。誰不想過著富足的生活呢。放到數字上,如果沒有老人和孩子的壓力,可能每月6000就可以過得還不錯。加上老人小孩,可能10000都不太夠,因此,結論是眾所周知的,努力唄,越多越好。

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一個人的心態也很重要,感知幸福的能力決定了你的幸福感的強弱。在努力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身體,照顧好親情、朋友,幸福的維度是很多元的,並非只有金錢這一方面。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情感和心態帶給人的精神層面的幸福感同樣是金錢無法帶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