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幾個月前,我在一家大型家居零售店買了一個售價79元的平底鍋。


在用了它的第二天,就被家人告知,這個鍋的塗層使用的是特氟龍


使用不當的話,有毒


這種叫做“特氟龍”的成分,是美國一家化工巨頭 杜邦(DuPont) 發明的。


它的學名叫做“聚四氟乙烯”,是一種非常多功能的人造原料。但在一定條件,它也是一種致癌物


但致癌這件事,很久很久,都沒人知道


直到他發現。


這個人叫做羅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是一名資深律師。


他花了整整13年的時間,就是為了揭露這場“特氟龍”的陰謀,直至今日,他還在戰鬥。


這個故事被拍成了一部叫做《黑水》的電影,豆瓣8.5,爛番茄9.0。


羅伯特則由《復仇者聯盟》裡綠巨人的演員馬克·魯弗洛(Mark Ruffalo)飾演。他的妻子則由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飾演。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曾經逃離的那個階層,你還會為它發聲嗎?


律師,在美國是個不受老百姓待見的職業。


因為他們有錢、冷冰冰,而且經常替資本家欺負窮人。


但當時已經是律所合夥人的羅伯特,卻花了整整13年,替老百姓發聲,對抗強大的資本巨頭。


這樣的人,恐怕就是天生的英雄,或是天使下凡吧?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然而,在《黑水》裡,羅伯特卻並沒有一上來,就被塑造成一個高大全式的好人。


他是有過掙扎的,很多很多的掙扎


電影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式來反映這種掙扎——濾鏡的顏色。


電影的開始,他剛被提拔為合夥人,整個畫面都是溫暖的黃。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而養牛人特儂的出現,環境卻變成了冷冷的藍。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回到自己的家。黃。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去到西維吉尼亞。又是藍。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律所的晚宴,黃色。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查找證據的時候,在律所內,但依然是藍色。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羅伯特的母親出生在西維吉尼亞的一個小鎮上。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羅伯特就是所謂的鳳凰男。


與那些出生優渥的人不同,他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的。


甚至當他解釋自己母親是西維人的時候,上司甚至表露出了一絲輕視。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雖然電影沒有說,但一定不難想象,羅伯特經歷過多少冷眼和偏見,才終於走到了現在的位置。


而作為一個專門代理大公司業務的律師,去做一個農民的原告代理人,等於就是站到了他所在階層的反面。


正如他在找杜邦的總裁詢問特氟龍成分的時候,對方所說的。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他這麼做,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業衝進廁所了。


羅伯特原本也不想踏入這片泥沼,但當他親眼目睹,特儂被迫殺死自己親手養大,卻發了瘋的牛時,他已經沒有辦法徑自安然了。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他一腳踏入了“藍色的世界”,再也沒有回過頭。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最奇妙的一幕是,他在等待血液檢測結果的整整7年後,才得到了那個帶著真相的電話。


畫面被黃和藍分割開來。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這小小一片藍,剛好在聽筒的位置上。


雖然在這片象徵著“資本”的力量的黃色面前,顯得如此渺小。


卻是拯救他心靈的希望。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電影的前半段,我們都以為,羅伯特幫助的僅僅是一個無力為自己代言的農民。


但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我們都意識到,這絕非是一人一家,幾人幾家這麼簡單的事情。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正如羅伯特爭取妻子支持時說的,特氟龍的成分,早就隨著水源,滲透到了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而大多數人,對這種存在於生活用品中的不起眼的成分,都沒有任何瞭解。


但無論是吃飯用的鍋,還是主要是給孩子用的爬行墊,其實都是風險的源頭。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羅伯特的發現,給美國民眾,甚至全世界的民眾都敲響了警鐘。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而這一切的起點,只是一個農民抱怨自己的牛在莫名死去。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我不敢想象,如果羅伯特像所有帕克斯堡的律師那樣,不曾對這件看似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情產生關心,那麼也許到今天,我們對“特氟龍”依然一無所知。


辯手黃執中曾說過:當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越深,他能夠聽到的哭聲越遙遠。


而聽見這“遙遠的哭聲”,或許真的遠非“同理心”這麼簡單。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羅伯特感受到了特儂的痛苦,即便他的生活,他那幾頭牛的死活,與自己看上去毫無關係。


這“哭聲”,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遙遠”。


正直的人,是這個世界的藥


做英雄的代價是巨大的。


同事的質疑,家人的責備,而且,戰勝巨頭的阻力,是超乎想象的大。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幾年來,他花費了大量時間追索真相,他所做的事情,讓他接不到任何正常的案子,他的薪資只剩下曾經的三分之一。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而最令人心碎的是,帕克斯堡那些遲遲等不到正義降臨的人們,也只能將怨氣潑灑在羅伯特身上。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影片甚至不願給出一點點描摹英雄的激昂感,羅伯特只是一遍遍被打倒,又爬起來。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當羅伯特因為巨大的壓力而險些中風,他的妻子對他的律所合夥人說: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是的,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


在一個功利主義盛行的世界,我們確實都忘了,還能有什麼理由,去支持一個人做對的,卻沒有什麼既得好處的事情。


令人慶幸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正直的人。


還有人會僅僅因為一件事是“對的”,就義無反顧地去做。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在這個被資本轄制、被強權扼頸的世界裡,我們太習慣於壓抑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更有甚者,還要嘲笑那些堅守著它的人。


但有時未必到等到終極審判的那一天,正直的人就能夠得到他們所想要的公正。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正如電影最末所記載的事實,在羅伯特長達13年的堅持下,帕克斯堡的人民終於等到了屬於他們的勝利。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如果不是他,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用的鍋有毒


羅伯特的這句“還是我”,就是對相信正直依然珍貴的人,最好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