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行八陘”看古代省份劃界“山川形便與犬牙交錯”的原則

陘,音xíng,即山脈中斷的地方。

太行山是山西同河北及河南的天然分界線,呈東北-西南走向,然而山脈之中多東西向橫谷(陘),連接著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但這些險要的關隘卻分屬不同的省份管轄,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態勢,以防止地方割據現象的產生。太行八陘,由北向南分別是:


從“太行八陘”看古代省份劃界“山川形便與犬牙交錯”的原則

一、軍都陘,位於北京西北,從涿鹿到南口的關溝上有八達嶺、南口等多重陘關,最著名的便是居庸關。北京開往春天的列車便通行在軍都陘上,與春花、長城同畫面,美不勝收!


從“太行八陘”看古代省份劃界“山川形便與犬牙交錯”的原則

S2次列車駛過花海

二、飛狐陘,從河北蔚縣經淶源到易縣,沿途高山林立,陘道曲折前行,成為了許多古代戰爭影視劇的拍攝地。

三、蒲陰陘,從山西大同靈丘經走馬驛到河北順平步行2、3天,路途較為平坦,有倒馬關和隘門關。靈丘古道便是其中一段,蒲陰陘從大同代縣靈丘淶源至易縣,北方高原的蒙古騎兵可從這條通道直抵河北,進逼北京,是天然的行軍路線。

四、井陘,從山西陽泉經井陘到河北石家莊鹿泉,分立著娘子關、故關、東天門關和土門關,這條陘道最複雜,但卻是八陘中的交通要道,韓信的背水一戰和八路軍的百團大戰均發生於此,不僅有國道307、G5京昆高速,還有鐵道客運專線。

五、滏口陘,從山西的長治經潞城、黎城、河北涉縣、武安到邯鄲的峰峰礦區,分別有東陽關、滏口關,這條道上是一連串的盆地,在太行八陘中最為平坦。

六、白陘,從山西長治經壺關、陵川到河南輝縣,連接著上黨地區與華北平原,橫穿太行山主脈的磨河峽谷,最險峻、最壯觀也是最有魅力的陘道,被譽為“八百里太行至尊”的王莽嶺大峽谷便在其間。


從“太行八陘”看古代省份劃界“山川形便與犬牙交錯”的原則

王莽嶺崑山掛壁公路


七、太行陘,從山西長治經高平、晉城到河南沁陽,矗立著天晶關和碗子城。

八、軹關陘,軹者,車軸之端也,軹關者,僅容一車通過之險關也。軹關陘連通山西垣曲與河南濟源,為山西西南部東出太行之路,陘口位於河南濟源市西北。軹關陘山西一側古城鎮,早在商代即築有城堡。戰國時期,秦將白起截斷太行陘,斷絕了韓國上黨與國都的聯繫,使得上黨被迫降趙,從而引發了改寫中國歷史的長平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