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同的文明,階段和觀念下,美的形態是不一樣的

審美在當代藝術理念進入中國後,對這個傳統思想佔主流的國家衝擊最大的一個話題。衝擊大是因為這門學科並非如理工科那樣的計算決定正確與否,而更多的是許多抽象概念和哲學邏輯,所以想要真正瞭解審美問題,不是靠那種寬泛的“因人而異”來簡單解釋的,如果耐心看完看懂我的這個長篇回答,大體上就不會對審美再抱有那麼多疑問了,包括原本不太懂美在哪裡的奇葩藝術品,大致也能開始有一個初步的概念了。(由於內容相當的長,花了兩天時間才碼完,嫌太長就不想看的,也缺你不要看了,我是寫給真正想要了解知識的人看的)其實很多人甚至是所謂的專家其實對審美,美,美感,喜好等概念完全混淆,在基本概念就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就開始表述甚至講課,教出來的學生自然也是一知半解,基礎不紮實還瘋狂的發表論文評職稱,實在是學術的毒瘤!!!!藝術乃至哲學的學習就是這樣,不是光憑看過著作,或者能背出來就代表能懂。。。。要通過不斷的思考,研究,質疑,發問,毀三觀毀了再毀最後建立起來的一個知事體系,才能明白人類是怎樣理解這個世界的。。

先從最基本的說起,美,在所有的人類語言,文化中,任何時代都有存在,而

根據不同的文明,階段和觀念下,美的形態是不一樣的

根據不同的文明階段和觀念下,美的形態是不一樣的。僅僅這種層面顯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接下來用四段用簡短易懂的語言討論討論什麼叫美,是怎麼在人類社會當中形成。如果要講全的話幾本書都不夠寫,只是讓大家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以便於之後再討論審美,以及審美的標準是怎麼形成。

首先,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意識到,美的存在,並且是一種跟感官感受以及身心需求有關的特質。就拿我門最熟悉的漢族文化來說,美,就總是與好,相聯繫。是人類在文明生活中,進行相比較選擇出現的結果,所以在我們的觀點裡將這件事物判斷的美,一定是稀罕的不是所有事物都具備的。比如說美德,美食,美人,等等言下之意就是其他同類事物相比之下不那麼美。。。。早期得這個階段再各個文化美學還差得不太多,本身人們文明也並沒有非常複雜繁多的體系因此很快就能辨析出美的形態。然後就有諸如孔,孟,畢託哥拉斯,柏拉圖等大神理解了這種規律之後給我們總結定義,帶我們飛。。

然而很快人類的活動範圍就擴大了,就發現了不同的族群,文化的存在。有些事物我們認為美的,我們稀缺的別族人不見得會有同樣的感受,反之別人覺得美的我族可能一直都不當回事。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進行貿易。可是故事並沒有那麼就完了因為會有大家都認為好,都有認同的”美“而且是稀缺的,那麼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最簡單而且沒愛的方法就是戰爭,打一架誰贏了誰可以獲得更多的公認為美的資源。。但是古人當中也有很聰明的一些人,明白了美除了時體驗感受之外還有一種精神狀態,所以就通過種種方法神化了這些含有”美“的事物,這樣大家既然有共同的價值觀,那就可以有愛的生活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一同共享這些美,而最後就演變成了宗教,因為稀缺物品有變為永恆的需要,而禁慾也是所有宗教中常見的規律,就是通過束縛感受狀態,來獲得精神的美。所以在這個階段文明的交流永遠離不開宗教或者戰爭。從這個階段起審美開始和宗教和統治產生關聯,文明越先進美的東西就越多,而隨著不同民族文化和文明發展方向不同,美和審美開始產生了各種差異,以及形態上的改變,逐漸趨向於多元化。今天依舊有一些比較落後的文明還會為了宗教和信仰而發動戰爭,而打到後來就算贏了也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贏了什麼,因為文藝復興之後絕大部分比較先進的人類文明就朝不再依賴宗教的社會發展了(可以依舊保持宗教信仰,但是不再受宗教統治,上交祭品),所以最後就非常恰當的把這些暴力的落後文明稱為恐怖分子。。。。

再然後,生產力就開始提高了,人們就開始將美落實到了文藝和工藝。很多人分不清楚,文藝和工藝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別文藝和工藝?其實很簡單,就是文科生和工科生的區別。文藝的交流是語言,思想,哲學層面的交流,精神力量在精神層面進行交流。工藝則是與技術技巧,材料等息息相關,由精神力量投入到物質上來進行表現。現代人都喜歡文藝歧視工藝,然而在最初的時候反倒恰恰相反,工藝遠比文藝重要得多。人們明白了美即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也可以是另一種感受上的追求,隨著文明的發展這兩種形態的表現就逐漸的明朗清晰。舉個例子:就比如冬天有個乞丐很冷,我給他披上一件棉被。他感受到暖和了,精神也被關心。或者是他自己找到了一條暖和的棉被,精神沒有得到關心,但是身體感受到了暖和。再或者我只是給他一條小毛毯,精神上得到了關心,但是身體依舊不夠暖和。當然也可以是沒有棉被也沒有關心。感受和物質,精神和思想,兩者都是藝術,美學的不同形態。

一直到這裡為止有個大神叫黑格爾,把上面所說的都總結了個徹底,然後發表了他的美學著作,要注意的是我們討論的還依舊停留在美學問題上,還沒有涉及到審美。黑格爾認為是人類的精神需求主導了人去模仿事物,改變事物,再創造事物,然而最後他說斬釘截鐵的藝術到羅曼注意之後為就是一個終結了。可是明明這之後各種藝術家依然活蹦亂跳的創作藝術品啊?,中國也有一大坨學者發表數以萬記的論文想要說明藝術沒有終結,其實他們連這個說法最基本的措辭概念和邏輯都沒搞清楚,我們看完那種論文就一起呵呵呵一下就好了。。其實到現今,傳統意義的美學已經徹底完全中止了,瞭解康德美學原理的都能明白,因為人們對社會結構,物質資源與精神的關係的理解早已經不在跟以往相同。精神開始演化出更純粹的需求,在體驗感之上的需求,由一個概念昇華到極致,甚至打破一切固有規律的需求,從真正意義上創造出未知。所以就出現了大家都熟悉卻又搞不懂的”抽象“這個詞,什麼叫抽象?原來的意思是指講事物的一些重要信息內容抽取,剝離出純粹的概念來。就比如廁所標示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從女人的所有特質中剝離出女人穿裙子,用三角代表女人裙子,所有人都秒懂那邊是男哪邊是女。或者從男人身上剝離出菸斗,女人身上剝離出高跟鞋等等。。。。明明沒有寫字,用抽象極簡的方法,但是結果表達的信息卻出人意料的清晰。。觀賞看不懂的抽象藝術只要明白了抽象本身的含義,思考:這是什麼概念,從什麼當中來,抽離出來的結果如何,就能慢慢領悟到原本看不懂的那些藝術品的點了。之後還有類似的觀念藝術,比如杜尚針對某種觀念進行抨擊表現,最後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枷鎖,帶領人們進入新的思維世界,大體原理相類似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