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方方,她冷眼旁觀,看這充滿不幸與無奈的生活

《風景》:方方,她冷眼旁觀,看這充滿不幸與無奈的生活

《風景》:方方,她冷眼旁觀,看這充滿不幸與無奈的生活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七哥感慨最多,他說:“當你把這個世界的一切,連同這個世界本身都看得一錢不值時,你才會覺得自己活到這會兒才活出點滋味來,你才能天馬行空般在人生路上灑脫地走個來回。”這是方方小說《風景》的兩段話,直白而無奈。



他說:“生命如同樹葉,來去匆匆。春日裡的萌芽就是為了秋天裡的飄落。殊路卻同歸,又何必在乎是不是搶了別人的營養而讓自己肥綠肥綠的呢?”其實還是沒看透,不灑脫。既然如此,被侮辱又如何?被損害又如何?被別人搶了營養行不行?自己不肥綠肥綠好不好?



七哥把這個世界本身看得一錢不值,但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值。他想要得到他不曾擁有的一切,但真正想要的永遠得不到。然而“七哥”值得同情,他理應這樣想,也只能這樣活。二哥最敏感多情,也是最早覺醒的“人”,但和所有理想主義的青年一樣,他不夠強健的內心卻無法承受現實的慘烈,最後為情而死,顯露出人性的軟弱。


《風景》:方方,她冷眼旁觀,看這充滿不幸與無奈的生活



三哥認為女人配不上男人的愛,老船長認為男人配不上女人的愛,皆因不同的人生經歷。其本質是:麻木庸俗的人配不上多情重義的人。前者渾濁才能在濁世中渾水摸魚,後者清白只好一死以明志。其實何必求死?天災人禍還怕不夠多嗎?楊家夫婦因迫害自殺,夠夠、老船長、碼頭工人甲乙丙死於橫禍。作者筆鋒一轉就是一條命,全是眾生相。



書中女性角色大都不堪,夠夠,和紅衣女子一樣,是唯二被作者借人物之口稍加讚許的角色:夠夠弱小而善良,紅衣女子強勢而大氣,前者讓小男孩“七哥”即依戀又生愛憐之心;後者讓成年男人“五哥”即仰慕又起佔有之念,對他們來說,她們都是“它者”,如此而已。



當然對每個人來說,每個別的人都是“它者”。在這篇小說中,每個人物都是“小八子”觀察和敘述的對象,然而死去的“小八子”卻未把他們當做“它者”,他和他們活在一起,也和他們死在一起。其實每個別人都是自己,是同一個命運之神主宰下的活物,生時蠅營狗苟,死後同歸寂靜,殊途同歸。


《風景》:方方,她冷眼旁觀,看這充滿不幸與無奈的生活


也許小說不同於現實,在現實中我們不會經常看見這樣的奇異女子,可是錄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會讓其中的一段話又也許是一段心理描寫打亂平靜的心。因為它真正進入到了你內心的最深處,引起了共鳴,是的,就像方方說的,我們都是那個“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