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無人機主要裝備陸軍還是空軍?

自立124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攻擊無人機裝備空軍,也裝備陸軍。

其實時至今日,各兵種都會裝備大型無人機,一般也具有一定的攻擊能力。

以解放軍為例,目前空軍裝備的無人機最多,也包括攻擊無人機。

2011年,中國空軍組建了第一支專業無人機部隊,飛行員全是飛行時間3000多個小時的王牌飛行員,許多還是金頭盔飛行員。該部隊組建後,已歷經四次轉隸,先後移駐原南京軍區空軍某指揮所、濟南軍區空軍某航空兵師、蘭州軍區空軍某基地,2014年轉隸空軍試驗訓練基地。

最早列裝部隊是“攻擊-1”型(著名的翼龍-1)無人機。

在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14”聯合軍演中,無人機部隊操控攻擊-1在強電磁干擾環境下率先發現藍軍指揮車,並在同步共享情報後成功將其摧毀。2015年1月,完成首次編隊飛行和聯合作戰試驗。2016年,無人機部隊首次外出駐訓,真正具備了完整戰鬥力。

翔龍無人機是大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可執行監視、偵查、評估、情報蒐集及信息中繼等功能。翔龍無人機也可為反艦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等指定目標。

渦噴發動機使得速度非常高,作戰半徑 2000~2500公里,續航時間最大10小時。

2017年11月央視節目透漏翔龍無人機已經實戰化列裝,其有引導反艦彈道導彈攻擊大中型軍艦的能力。2018年初翔龍無人機在央視大量公開,已經空軍裝備部隊。

至於解放軍陸軍,相對空軍無人機要差了一些。

不過去年的閱兵中,陸軍無人機還是很多的:解放軍在本次閱兵中,展示了一系列的偵察無人機,通信無人機和干擾電子戰無人機。我國陸軍現在擁有全球最大的陸軍無人機機隊,已經普及了戰區-集團軍-合成旅三個級別的無人機,是全球唯一一支擁有全體系無人機的陸軍。

我軍的集團軍電子對抗團在升格為旅後,開始大量列裝電子壓制無人機,通信中繼無人機等先進設備,用於壓制敵軍陸軍通信,反制敵軍雷達等高端作戰;炮兵旅則開始列裝偵察無人機,用於遠程炮兵的偵察追蹤,態勢感知,火力校射和毀傷評估;而合成旅的偵察部隊,也裝備了小型的無人機,用於合成旅20公里外的偵察搜索,向最低級別的戰術單位提供直接保障行動的情報,提高觀察、定位和摧毀敵人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閱兵中展示了“ASN-209”無人機,是我國陸軍在本次閱兵受閱裝備唯一一款落實到所有編列部隊,做到“不缺編”的武器裝備,是我陸軍“高瞻遠矚”的體現。這些無人機大幅度提高了將集團軍的打擊距離,保障了陸軍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薩沙


目前專用的攻擊無人機在國際上現役的型號寥寥無幾,大多數是察打一體無人機,在世界各國的無人機裝備體系中,陸軍裝備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國家幾乎沒有,更多的是以空軍或者特勤單位裝備為主。

攻擊無人機和察打一體無人機在軍語定義中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現役的攻擊無人機諸如我國在70週年國慶閱兵式上展示的攻擊-11型隱形無人攻擊機,而察打一體無人機就有些多了,比如比較典型的有美國MQ-9、MQ-1、中國的攻擊-1/2以及彩虹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

以我國為例,最早的察打一體無人機部隊是空軍組建的,從濱海沿岸轉戰大西北到戈壁大漠,官媒曾經公開報道過相關的信息。在陸軍部隊中還是主要以執行戰場偵察監視、通信中繼、炮兵校射、電磁壓制等一系列的初級戰場任務,所使用的無人機多以單兵便攜式、車載機動發射的中近程無人機為主。

而絕大部分察打一體無人機都屬於中遠程無人機,比如我國的攻擊-1、攻擊-2型察打無人機作戰航程7000多公里,美國的MQ-9航程更遠滯空時間也更長。而比如我國在去年閱兵上展示的偵察校射無人機通常控制半徑只有幾百公里,滯空時間也只有幾個小時,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

察打一體無人機在國內主要是供空軍使用,以後也不排除陸軍旅級單位也會配屬。率先讓空軍使用,首先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戰鬥力,空軍有大量的高齡飛行員隊伍,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培養出一批操縱人才隊伍,畢竟這種大型無人機的操縱和作戰使用要求,要遠比單兵攜帶的手拋式或者民間多旋翼起飛的無人機要難的多得多。

其次,空軍本身就承擔一部分戰場支援任務,因此察打一體無人機配屬空軍能夠形成有效的作戰支援體系,與現有的有人機形成搭配。假如將這一機型放到陸軍部隊,除了要增加部隊的專業編制以外,還要考慮到實時作戰支援問題,在與陸航、空軍的火力協同上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起到的是掣肘的作用,這需要陸軍部隊信息化建設達到一定的高度方能實施的。

最後一個還是裝備規模的問題,這類大型無人機不僅可以長航時執行偵察監視任務,同時還能在必要的時候直接遂行精確打擊。雖然造價便宜,但是對於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有極高的要求,因而受制於多方面的因素,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裝備規模有限,採用優先、有限部署的方式,空軍自然一馬當先。

另外,除了空軍之外,一些特勤單位也有裝備。比如美國的CIA就有權限指揮美軍的察打一體無人機遂行一些暗殺任務,年初斬首了伊朗高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未來在陸軍建設中,這類大型無人機將優先裝備陸軍特戰部隊,畢竟陸軍特戰部隊使用察打一體無人機比其他單位使用作戰效能更突出。


鷹鴿分析


哨兵小虎893條回答。

當然是空軍了。

攻擊型無人機的典型代表有美國的MQ-1捕食者、MQ-9死神、俄羅斯的獵人、中國的翼龍、彩虹、以及攻擊-2無人機。


美國的“捕食者”和“死神”無疑都裝備了美國空軍,這也是目前世界上主流國家的做法!當然,有的人會說,國情不一樣,會不會有所不同?就像“世界三大真理”一樣,“白楊”和“東風”都屬於火箭軍,而民兵卻屬於美國空軍一樣。

那麼我們只要經過簡單的分析,就知道攻擊無人機到底屬於誰了?

一、攻擊無人機的彈藥。

攻擊無人機之所以能攻擊,說白了就是具備偵查⥤打擊的能力。


(死神無人機)

那麼打擊的彈藥必然是空地或者空空彈藥,能提供這兩種彈藥的保障和供給的只有空軍。

導彈不像陸軍的炮彈,是需要檢測和加載數據的,其程序和技術含量以及加載的情報更先進,所以空軍作為技術性兵種,有先天的優勢。

二、攻擊無人機的發動機。

攻擊無人機是指大型的無人航空器,他的起飛載核和降落程序都需要符合空軍有關飛行器的相關標準,尤其是其發動機的保養維護技術。

而這個技術對於空軍來說,是觸類旁通,所以,空軍依然有優勢。

三、無人機的作戰使用。

無人機的作用就是減少人員的傷亡,而陸軍作為大規模出動的軍種,出動規模至少也要和對手平衡。

而無人機如果如果和陸軍一起出動,那就起不到減少地面人員傷亡的目的了。
(死神無人機)


四、無人機的情報保障!

無人機的最主要作用是偵查情報,無論是攻擊型的還是非功利型的,其都建立在先有情報的基礎之上。

而只有空軍才能為其提供所謂的情報網絡構建以及無人機指揮控制所需要的通信鏈路,而陸軍通常不會有這麼大和寬的個體平臺鏈路。
(彩虹無人機)

所以,小虎認為,攻擊無人機當然是屬於空軍的了。


哨兵小虎


我是冬雨AK,說下看法

攻擊無人機,陸軍和空軍都可以裝備,並不會只裝備單一軍種,而且現代的很多先機無人機具有察打一體的功能,既能執行偵查監視戰場的任務,也可以執行打擊任務。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MQ-1捕食者無人機是主要的攻擊無人機,它主要裝備美國空軍和國民警衛隊,而美國陸軍則採購了“天空勇士”無人機,這是從捕食者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並且已經在戰場上執行過很多的作戰任務,在伊拉克戰場上,空中飛行的無人機中有95%是被陸軍控制,畢竟執行地面作戰任務的多為陸軍士兵,如果在呼叫火力支援進行空中打擊的時候,有自己的攻擊無人機會更加的便捷,而不用再去聯繫協調空軍的無人機!

美國空軍難道就沒有意見嗎?並非沒有,由於美國陸軍 空軍無人機操作系統獨立,因此在伊拉克戰場上曾經出現過陸軍 空軍的無人機相撞事故!兩軍大吵一架,都希望自己能掌控無人機的操作,空軍甚至要求五角大樓成立“無人機指揮部門”,由空軍統一指揮所有戰區上空的無人機,這當然遭到陸軍的拒絕!從兩軍的爭吵中可以看到現代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這麼好的東西,誰都想擁有!

至於我們中國解放軍,陸軍和空軍也分別組建了自己的無人機部隊,只是編制有所不同,中國空軍組建了若干個無人機飛行團,而陸軍則是組建了指數於集團軍的無人機飛行營,主要裝備的是國產察打一體的無人機,攻擊-1和翼龍!

現代軍隊已經是高度複合型軍隊,都具有獨立的作戰能力,陸軍中有陸軍航空兵,海軍中有陸戰隊,空軍中有空降兵,像無人機這類集偵查 監視 打擊等功能於一體的作戰系統,怎麼可能只准備某一兵種呢?所以,攻擊無人機陸軍空軍都有裝備

(圖片來源自網絡)


冬雨AK


攻擊無人機主要裝備於空軍,近年來,無人機系統的發展日新月異,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情報偵察、對地攻擊等軍事行動,以及其他相關領域。



長歌行航拍茶陵


主要是裝陸軍,也可以裝備海軍和空軍。無人機主要是分兩種察打一體,有偵察機和攻擊機,無人機體積小不易被發現,且造價低,能夠深入敵內部進行偵查打擊,優勢比較明顯。


微風細雨的日子


應該是陸軍,他叫"陸軍航空兵"。


蘇通波


都可以


全新影視劇


攻擊無人機主要裝備陸軍,因為陸軍戰術需要:包括偵查,偷襲,支援等。


一片窗簾知秋風


個人認為是裝備陸軍。因為無人機的操作陸地會比在空中更好操作,且陸軍更需要這樣的機型來提高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