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小心摔跤了,你是抱怨呢?還是怎麼辦?

吉祥富貴73612907


我是惜惜媽媽,很高興分享這個話題。孩子在蹣跚學步的時期,摔跤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自己要非常的淡定,如果我們都情緒失控,互相指責抱怨,對於事情的發展沒有任何的幫助,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沒有任何的益處。以下是我的幾點分享:

第一,孩子摔跤以後,首先要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一般孩子摔跤都不會太重,他們大多都是自己賴在地上不起,等待家長的特殊關照。我們要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用話語激勵他,給他信心,如果孩子能順利的爬起來,哪怕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都要給他極大的肯定。這會給孩子極大的信心,下次遇到此類情況完全可以自己應付。

第二,等到孩子順利爬起後,要和孩子耐心的分析摔跤的原因。比如有可能是因為腳上有水、地板上有水,很滑。或是跑得太快,沒有注意腳下有絆腳的東西。再或者走路的時候分心,在看別的人或想別的事,造成了摔跤。分析完原因後,給孩子做出合理的建議,囑咐他下次多加小心,避免此類狀況再發生。

第三,一般老年人都會有這種應對措施,比如孩子撞到桌椅板凳後,會說都是桌椅板凳的錯,我替你出氣,我替你打桌椅板凳。這樣做是不對的,會讓孩子養成遇到委屈,第一時間歸因怪罪別人的習慣。我的應對措施一般是,孩子你撞到了桌椅板凳,雖然你很疼,但是它也很疼,你要先給桌椅板凳道歉,給他吹一吹揉一揉。這樣首先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也就沒有感覺那麼疼了;其次,孩子會養成遇到問題,客觀理性的看待,多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好習慣。

其實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小問題,都蘊含著育兒的大智慧。讓我們做父母的共勉。[玫瑰][玫瑰][玫瑰]





清雅國風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很高興能來討論這個問題。

寶寶不小心摔跤了,是抱怨呢,還是怎麼辦?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深思和探討。因為寶寶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摔跤,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處理呢?方式不同,效果可能也不同。

我們家大寶已經兩歲多了,還是經常會摔跤,有時一天會摔幾次,有時摔得較輕,她一下就自己爬起來了,有時摔得很重,直接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我有時會馬上跑過去抱住她,關切地問她,寶貝,摔到哪裡了,痛不痛,她就指著被摔的地方告訴我,這裡痛,我看了下,沒發現有明顯外傷,但還是會對著她的痛處,吹吹氣,問她還痛不痛,她就說不痛了,媽媽抱抱。於是我就抱起她分散她的注意力,她就笑起來了。

有時候,她摔倒了,趴在地上哭,而此時我正在忙著手頭事脫不開,就對她說沒事,自己爬起來,來媽媽這裡,她停止了哭,呆呆地看著我一會,見我還是沒反應,就自己爬起來,轉身去別的地方玩了,看著她的小背影離去,我突然在想,這種做法是否傷害到她了???





小米小豆和姐姐


其實,如果僅僅是摔跤,沒有傷害到身體的某個部位,家長也不用過於自責。

孩子成長,總有一天會遇到比這更大的傷害,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堅強。但孩子摔倒,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當孩子起來後,父母應該和寶寶擁抱下,告訴孩子,自己要小心一點。讓孩子知道有父母在身邊,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堅強的面對。

不過談到帶孩子,說實話是世界上最操心的事情。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幾次比較驚險的事情。

在大寶2歲多的時候,我陪著大寶在床上用被子搭了一個洞,和孩子鑽著玩,前一秒還玩的很開心,一不留神,大寶從床上摔了下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當時愛人跑了進去,大寶在地上躺著哭,我趕緊抱抱大寶,過了一會我們發現可能沒什麼大事,也就過去了,說實話內心確實很自責。

令我最自責的一件事是帶二寶。有一天媽媽在做諮詢,本來是要帶二個寶寶睡覺的,二寶在床上跑著玩,不小心踩到姐姐的腿絆了一跤,嘴唇磕到了床沿上,當時因為關著燈,只是二寶一直在哭,當時一摸覺得有血,趕緊抱起來跑到衛生間,打開燈一看,二寶嘴唇被磕裂口子。媽媽諮詢也被打中斷了,我趕緊穿了一件衣服,給弟弟圍著打車去了醫院,一路上二寶很安靜,也不哭不鬧了,可我心理焦急萬分,害怕如果縫針以後會給二寶留下疤痕。到了醫院後,一個年輕的大夫說,口子有點大,需要縫針,隨後把二寶帶進了手術室。

聽著弟弟在裡面大聲的哭泣,我再外面再也忍不住了,心裡的自責和眼淚也不停的流,過了一會二寶出來了,嘴巴縫了6針,一直抱著我說爸爸,我心裡真的是很自責,怪自己沒有看好弟弟。

愛人來到醫院也沒說什麼,她也知道我已經很自責了,安慰我。姐姐也很自責,怪自己不小心絆了弟弟一下。我們安慰大寶,不能怪姐姐,是爸爸沒看好你們。

一直折騰到凌晨,我和愛人一人抱一個回到家。

現在想起來或者看到弟弟嘴上的那一道疤痕,我仍然覺得很過意不去。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先要學會原諒自己,才會對別人寬容,只是在以後帶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更加註意安全。


劉敏育兒知識分享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寶寶不小心摔跤了,你是抱怨呢,還是怎麼辦?”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首先,我肯定是不會去抱怨的,因為小寶寶自身的平衡能力本身就差,在走路時腳底容易走不穩,而且寶寶走路時容易急躁,不注意腳下的路,所以摔跤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那麼當我看到寶寶摔倒了,我會怎麼辦呢?首先,我會檢查寶寶是否有受傷的情況,如果沒有,那我會鼓勵他起來,併為他拍打身上的塵土,並告訴他,沒關係的,寶寶很棒,很勇敢,絕不會因為他貪玩不小心摔倒,或者弄髒了衣服去當眾責備他,因為寶寶也是有自尊心,你可以完了跟他說,以後走路的時候小心一點!!!



楠楠媽媽育兒經


讓他自己爬起來


修行Q


我的孩子小侯摔跤了,我都非常的自責,記得第一次是五個月的時候,我把他放在沙發上,我去給他做飯,不知怎麼他就掉到了地板上。嚇得我到處打電話詢問怎麼辦。後來大家說仔細觀察,沒什麼變化就不要緊。

一歲多的時候, 有一次又從床上掉下來了。三歲的時候還有一次從滑梯上掉下來。現在想想都害怕。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還是會摔倒。


用戶花開富貴


我記得看過一個小片,小片中有一個小男孩不小心碰到了門。頭疼的直哭這時他的爸爸走過來,扶摸著門說你是不是被碰疼了,不怕我給你按摩按摩就不疼了。這時的小男孩走過來淚水還在臉上掛著,立馬就不哭了看看爸爸又看看門。爸爸對小男孩說你把門給碰疼了,給它道個欠小男孩走過來對著門行個禮說對不起。

這說明什麼哪?說明在不讓孩子傷心之時又給孩子傳遞了一個滿滿的正能量。


用戶8582339112978


孩子摔跤很正常,能抱怨誰呢。

能抱怨孩子嗎?不能。因為孩子小,確實是控制不好自己的平衡的。

抱怨帶孩子的那個人嗎?孩子剛走路的時候,是需要人一天到晚帶的,一個人一整天都帶孩子是很累的,偶爾不太注意讓孩子摔倒了也情有可原的,再說摔倒以後傷害造成了,抱怨也沒什麼用了。

正確的做法,把孩子抱起來,看孩子有沒有哪裡摔壞,如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抱抱他,哄哄他,就過去了。

下次帶孩子的時候小心一點就行。


堯媽佑多


嗨!我是涵媽,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摔跤是必免不了的,因為我們不可以無時無刻盯著它,但當寶寶摔跤後,我們先判斷孩子是否摔得嚴重,是否有出血,如果,只是輕輕的一摔,這些寶寶就哭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走到身邊,對它語言鼓勵,讓其自己爬起來,而不是,立刻抱起,成長的道路上摔傷不可避免,但讓孩子學會堅強也固然重要喲!


涵媽與3寶的果園生活


看到這個問題的人能不能先設想一下,某天下著雨,你和朋友一起走在人來人往的路上,突然不小心腳下一滑整個人撲在地上,膝蓋手掌火辣辣的痛,滿臉滿身都是泥水,周遭的目光突然間都像你聚集過來。。。

這個時候,你希望你的朋友怎麼做呢?

希望他他對你抱怨:這麼大的人了走路都走不好,快起來,多丟人啊!

希望他勸你勇敢:沒什麼大不了的,趕緊爬起來。

希望他嘲笑你:看你摔得狗啃地一樣,我要拍個照片發盆友圈哈哈哈哈哈。。。

還是希望他溫柔而關切的問你:沒事吧,哪裡摔傷了麼?我扶你起來,快拿這個紙巾擦擦吧。

顯然,正常人都會選擇最後一種。

那麼,為什麼當事件的主人公換成孩子,我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可以抱怨他弄髒了衣服,指責他走路不小心,忽略他摔痛了、又丟臉又害怕的感受,輕描淡寫的讓他趕緊勇敢的爬起來呢?

當你抱怨他弄髒衣服的時候,你是在心疼自己洗衣服的辛勞,把孩子當成添麻煩的生物。但你忘記了照顧自己的孩子給他提供應有的物質保障本就是做為父母的義務。

當你指責他走路不小心,你首先就把所有的錯都怪罪到他的身上,你和自己的孩子劃清立場,讓他獨自承擔問題的責任然後冷漠的怪罪,“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就是這種心理下常用的口頭禪。

當你讓他趕緊爬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小孩子要勇敢。你忽略掉了他痛的感受,丟臉害怕的心情,並且灌輸給他表達感情是不勇敢的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所以你究竟想給孩子培養出怎樣的品格呢?因為害怕麻煩而總是抱怨的品格?遇到問題首先逃避責任的品格?還是將所有的情感都埋在心裡不敢表達的品格?

父母應當提供給孩子的有:

物質生活的保障,讓他吃飽穿暖。

無條件的愛,給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

尊重,培養他完整的自尊體系。

寶寶摔倒,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然而處理的不恰當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果擺在第一位的是愛,那麼首先應當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在害怕的時候第一時間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找回安全感。

如果我們還想到了尊重,那麼應該重視他的感受:有沒有摔痛?是不是感覺很糟?並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

做完這一切之後,才輪到教育的部分出場。我們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衣服髒了怎麼辦呢?媽媽可以用溼巾先擦一擦,然後我們回家再換衣服。摔倒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們下次怎麼避免呢?應該走路的時候慢一點,好好看清楚腳下,對不對?孩子只有在感覺好的時候,才會認真聽取和思考你的建議。責罵,只會成為一種噪音。

不敢表達自己的情感,得不到他人尊重而沒有自信的孩子是無法成為一個勇敢的人的。勇敢的培養,不是讓孩子摔倒了一聲不吭的自己爬起來,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然後引導他想辦法避免,培養出他的自信、自尊和解決問題能力,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直面今後人生的的種種問題而不會束手無策。

所以,當你的孩子下一次摔倒了,請先毫不猶豫的擁抱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