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分居兩地,有哪兩句詩能表達兩人的相思之情?

愛在深秋我去賞菊


最能表達夫妻兩人異地分居,描寫相思之情的詞,當為貫雲石的《塞鴻秋》了。由於我酷愛此詞,故將全詞摘錄如下。

戰西風幾點賓鴻至,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往常得興時,一掃無瑕疵。今日個病厭厭剛寫下兩個相思字。

作者以一個閨婦的口吻描寫夫妻兩人分居兩地不能相見的痛苦與折磨。幾隻鴻雁從頭頂飛過,點明時令是秋季,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傷感的季節。所以才會讓作者對南朝諸多的傷心之事更加懷念和傷懷。展開信紙想給對方寫一些思念的話,可是,半天卻寫不出一個字來。為什麼以前寫信時總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而且不筆如神,寫出的東西又如此完美,沒有半點的瑕疵,可今天是怎麼了?一副病厭厭的樣子,只在信箋上寫了相思兩個字就再也寫不下去了呢?

這是要怎樣的思念才會讓我意亂心煩到如此程度啊。這首相思詞完全可以和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提並論了。



柔腸一寸愁千里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我和愛人談戀愛談了8年,當年他當兵走了,每次見面再分開始,總是哭的一塌糊塗!

那個時候沒有電話,沒有電腦,想見面都很難,交通也不方便,我們就靠鴻雁傳書,一直寫了三四年的書信,現在信還在家裡保存著呢!

其實挺懷念以前的日子,生活雖然很苦,物資很貧乏,可內心卻被思念填的滿滿的!


深秋看世界


夫妻分居兩地,宋代★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中的二句詩,能表達二人的相思之情。

一、原詩。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二、最能表達相思之情。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表達了作者夫妻分居兩地的相思之情。“日日思君不見君”表達到了極致。

三、二地分居,相思之長,相思之苦。

日日思君不見君,這種相思綿綿無盡,就像是長江的水一樣,奔騰不息。這種相思太長太苦,以至於變成了仇恨。

當然還有很多詩句,能夠表達二地相思之情。

歡迎朋友們留言關注交流!



散步秋天


一,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表達相思的詩句。它的意思是玲瓏骰子上的顆顆紅點,都像是相思的紅豆,你知不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對你的相思?

二,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大意是我這顆心不再與春花一同萌發,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菸灰。一寸相思一寸灰,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還有什麼有比這種詩句更朗朗上口的。



三,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天如有情就不會老,真情就不會滅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

四,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大概意思是天涯海角,道路可算是長的了,然而比起自己的相思之情,又算得什麼呢?一夜相思的長度,已非天涯地角的距離所能比擬。

我好像就是喜歡這種念起來在舌尖在心尖打轉的詩句。不管是夫妻,還是情侶,讀到這種詩詞,那種眷戀的情緒,在心口就怦怦的跳起來。古人誠不欺我多情。


魚不語娛


首先想到的是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個人覺得只有女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傳世之作。

另外,印象很深刻的有宋代李之儀的《卜算子》,分隔兩地,以長江為媒介,寄託相思之情。

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還有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首詩是以書信形式,兩個巴山夜雨,一個道盡了旅途的艱辛,一個盼望著與妻子相見的美好。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圖片源自網絡)




落寞的小漢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風清雲淡3579


佳人醉·暮景蕭蕭雨霽

暮景蕭蕭雨霽。雲淡天高風細。正月華如水,金波銀漢,瀲灩無際。冷浸書帷夢斷,卻披衣重起。臨軒砌。

素光遙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塵何處,相望同千里。盡凝睇。厭厭無寐。漸曉雕闌獨倚。

這是柳詞中的一首絕妙小詞,寫的是美麗的月下之景及月下人的相思之情。

月華如水浸長夜,杯裡依稀是汴京中國人對月亮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特殊的情感,從“嬋娥奔月”到“床前明月光”,再到“月有陰晴圓缺”,如果沒有了月亮,百分之三十的中國古典詩詞歌賦,都將丟了靈魂,失了意境。柳詞也一樣。

中國人喜歡喜劇,喜歡團圓,喜歡圓滿,而圓圓的、潔白無瑕的月亮,便是寄託中國人最美情感的載體。潔白的月光下,遠行的遊子,會想起那遠在天邊的家鄉和親人。“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之夜、月圓之夜,都是無數遊子魂斷之時。

今天,又是一個月圓之夜。就像和情人的約會一樣,月亮總是準時達到,又總是準時離開。柳永離開了很多人,也離開了很多地方。每一次離別,對於柳永來說,都是一番撕心裂肺的疼痛。每當月亮升起,柳永的心都會疼一次,為自己,也為自己深愛的人兒。

“暮景蕭蕭雨霽。雲淡天高風細。”,柳詞有很多都以這樣的情景開頭。“黃昏”、“雨歇”,“蕭索”、“寂寥”,好像柳永不喜歡雨下在夜晚一樣。雨後的天空,天高雲淡,乾淨利索,偶爾還有微風吹過,涼意襲來,倍感舒適。雨後的風兒,都是輕柔的,就像情人的素手一樣,慢慢地把暑氣吹走,慢慢地把晚霞吹走。雨後的風兒,還是神奇的,它牽引著暮歸的人兒往家趕,又點起了萬家燈火,拉開茫茫夜幕。

於是,月亮出來了。

“正月華如水,金波銀漢,瀲灩無際。”“月華如水”,還沒的詞。是啊!除了清澈的流水,還有什麼能配得上這一地銀輝?抬起頭來,只見天上的銀河裡金波盪漾,星光燦爛,無邊無際,延伸到了那遙遠的世界。

中國人的想象力豐富,又富有傳奇色彩。古人為後世留下了一則“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裝點了多少人的夢?裝點了多少詩詞歌賦?此時,柳永是孤獨的。只要身在他鄉,柳永的世界總是孤獨的。即使身在陌生的歡場,柳永也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心,只有月亮能懂,只有星星能懂。

“冷浸書帷夢斷,卻披衣重起,臨軒砌。”那冷冷的月光,映照在我冷冷的書房和那些冷冷的書本上,把我的夢也攪斷了。於是,輾轉反側,再也無法入睡,便只好披上衣服起床,來到那窗邊,來到那門口的臺階上,仰頭,痴痴地看著那輪明月,數著星星,想著我心裡的人兒。

柳永輕輕地踩著月光,生怕驚了月亮的美夢。


慕榕說文史


夫妻分居,天各一方,孤風寂雨,箇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嚐。長有李之儀詞中“終日思君不見君”相思之,一封情書,因山高路長,萬里之遙,望天涯明月,遲遲不見回書,又有“鴻雁在雲,漁在水,此情惆悵此情難寄的感覺。聚時匆匆,別也匆網,總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痛楚之情。


ab476435


用唐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的兩句詩來表現夫妻分居兩地的相思之情: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齊國一柱


花開嬌豔,東風吹起一地花片。春光無限,滿嶺野花香起林間。花花滿山,隔山隔水鳥兒飛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