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話對嗎?

沙塵暴有話說


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氣大傷身,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即傷害了自己,又傷害了別人,得不償失!

做人要有一顆博大的心胸,得饒人處且饒人,寬容忍讓是一種大度,也是一種修養,只要你心胸豁達,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你都能夠坦然處之,從容面對!



小燕窩74


這句話源於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然而關於這個話題,還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突然闖進來,因為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這來。

令他很不滿。

佛陀默默地聽他的無理胡罵之後,等他稍微安靜時,向他說:

“婆羅門啊,你的家偶爾也有訪客吧!”

“當然有,你何必問此!”

“婆羅門啊,那個時候,偶爾你也會款待客人吧?”

“那是當然的了!”

“婆羅門啊,假如那個時候,訪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麼,這些菜餚應該歸於誰呢?”

“要是他不吃的話,那些菜餚只好再歸於我!”

佛陀看著他,又說到“婆羅門啊,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說了很多壞話,但是我並不接受它,所以

你的無理胡罵,那是歸於你的!婆羅門,如果我被謾罵,而再以惡語相向時,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樣,

因此我不接受這個菜餚。”

然後,佛陀為他說了以下的偈:“對憤怒的人,以憤怒還牙,是一件不應該的事。對憤怒的人,

不以憤怒還牙的人,將可得到兩個勝利:知道他人的憤怒,而以正念鎮靜自己的人,不但能勝於自己,

也能剩於他人。”

婆羅門經過這番教誨,出家佛陀門下,成為阿羅漢。

不順利的境況下,能夠做到不發怒

是一種生活智慧






賽影


我們會站在自以為對的角度上去批判這些,並希望能發怒制止他們,當你產生這樣的想法去發怒時就錯了,一般人平時都是喜歡“怒髮衝冠,”給對方一個視角和思想上的衝撞,氣是發了,怒的暴露了,到頭來事與願違,心平氣和並不是代表你軟弱,反而是代表著你的個人修養和處事方式方法。有理不在聲高,再說吧怒傷肝,到時看病還是你掏錢,別人不會給你錢的,還會笑話的。做為女人要發怒的話,那後果往往比男的重,指身體方面的肝氣鬱結,造成了或者是誘發好多婦科病及乳腺增生,乳腺癌,月經不調,子宮肌瘤等。所以在此奉勸大家,遇事學會冷靜處理,溫心,平和麵對人和事,往往得到的結果或許隨態度的改變而改變,和為貴才是真的。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後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孤獨,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摒棄這些,你就會輕鬆許多!





西邊是河


這話說的對!有道理,發怒有什麼用?只能是自己懲罰自己,輕則傷心,重則傷肝傷肺,精神崩潰。說到底,什麼作用也起不了。只能是自己折磨自己,沒有人會同情你的怒氣,只能給別人填堵,填煩腦,填憤怒,說白了就是填亂。即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任何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你不去想它,它不會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分分合合,來來去去是常有的事,要學會淡定。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理解別人就是理解自己,往後看,別人犯下的無聊錯誤別再重演,往前看一切不堪回首的往事都會煙消雲散。其實憤怒的情緒是沒有必要的,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活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要活給別人看,不要把自己隱藏在陰暗裡。人不能總想著一帆風順,悲哀時,什麼也不用怕,怕也不管用,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掌握,大膽的走,別回頭。大不了從頭再來!



知足HHJ


幹千真萬確!


雲澹風清2


生活中,我們既要享受收穫的喜悅,也要享受“失去”的樂趣。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你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陽,我們可以欣賞到滿天的繁星;失去了綠色,我們可以得到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我們走進了成熟的人生。失去之後,你的世界依然有愛。

學會知而不言,因為言多必失;學會自我解脫,因為這樣才能自我超越;學會一個人靜靜思考,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清醒、明白;學會用心看世界,因為這樣才會看清人的本來面目;學會放下,因為只有放下了才能重新開始;學會感恩,因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幫助我們在逆境中尋求希望,在悲觀中尋求快樂。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後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孤獨,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摒棄這些,你就會輕鬆許多!


噠噠噠小馬達


這句話是偽雞湯。

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朋友圈中開始流行一種雞湯文化,最初是好的,積極向上,有一種暖暖的感覺。很快,就有一種偽裝起來有營養的假雞湯,裹挾其中,渾水摸魚,我稱之為:偽雞湯。

比如: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發怒是一種本能,是動物的本能。其主要是起威懾作用的,內在含義是在提示對方:你惹到我了,請你保持安全範圍,不然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因此,發怒是一種保護機制,對於雙方的一種保護。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瑣碎的事情,總會有一些惹的我們生氣,這是好事,是一種心裡自我調節,那些永遠不會生氣的人,不是成神,就是成智障了。

同時,認真想一想,如果面對別人的錯誤,我們不發怒,不生氣,就這樣平靜,漠然的忽略。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你是在默許別人的錯誤,允許別人對你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句話,給人最深的感受是無能為力的悲哀,悲哀到我們連生氣發怒的權力都被剝奪了,我們難道一定要做一個軟弱,自欺欺人的民族嗎?我們承受的屈辱難道還不夠多嗎?

難道我們只能做一隻羔羊,遊蕩在狼群中,同時安慰自己:他們吃我,我也不能生氣,因為發怒是懲罰我自己。既然如此,那我們以後面對國際上的強權欺凌的時候,連抗議都不需要了!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江紅》岳飛

最後,別告訴我岳飛是在懲罰自己!


兵家謀士


發怒是心裡素質不夠好!


用戶4535025526973


人生在世多多少少會遭遇到嘲弄和辱罵。只要你能冷靜下來反思一下,想想人家為什麼要嘲弄和辱罵你?尤其是對那些毫無理由的嘲弄和辱罵。無非就是用此法來激怒你,使你產生不理知的行為或者使你生活在怒火中不得安寧。反過來若你不生氣,對方會覺得你油鹽不進,自討無趣而恨無能。他的目的沒達到,則發怒之人自損八百。所以有請將不如激將,激將怒髮衝冠,結局是兩個極端中其一。勸君莫把怒來發,一旦積怨損自家。

守得平凡糊塗心,喜闖海角走天涯。


文龍6435


怒像是招引別人成自己的奴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