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沒想到司馬氏成了最後的贏家。

但西晉政權建立後,僅僅經歷了4個皇帝就宣告滅亡,也是“帥不過三秒”。而這一切,都得從一個名叫司馬攸的男孩說起。


1.


司馬攸是司馬昭的嫡次子,從小聰慧乖巧,受到家裡長輩的喜愛。

他爺爺司馬懿特別器重他,他老爸司馬昭也是每次見到他,都讓他坐在自己身邊的“專座”上。

因為大伯司馬師沒有兒子,所以司馬攸被過繼給大伯,親爹成了名義上的二叔

。這次過繼,改變了他的一生。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司馬攸還是個小娃娃時,司馬懿率軍討伐叛變的太尉王凌,把司馬攸也帶出去長見識。打完仗,司馬攸就被封為長樂亭侯。

然後,司馬懿死了,長子司馬師繼承了他的位置。

這個時候,司馬攸作為司馬師名義上唯一的兒子,肯定是要接他班的,前途一片光明。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萬萬沒想到,才過了幾年,司馬師就死了,還死得相當窩囊。

按道理,應該由司馬攸繼承他的位置,但此時的司馬攸還是個不到十歲的孩童,根本無法服眾。所以司馬昭接了哥哥的班,成為大將軍,司馬攸只是襲封舞陽侯。

本以為過繼改變命運,沒想到司馬攸成了備胎,還被親爹擠下去了!


2.


司馬攸在養父的葬禮上表現得非常悲傷,讓參加葬禮的人都深受感動。之後,他還認真侍奉養母羊徽瑜,相當孝順。

所以,司馬攸的名聲一直很好,德行與才能雙雙在線。

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在軍隊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升任衛將軍。

然後,司馬昭死了。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按道理,司馬昭也該把位置傳給他了吧?

司馬昭準備立世子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將議立世子,屬意於攸。

一方面,司馬攸是大哥的養子,還位給大哥這一脈沒毛病;另一方面,司馬攸非常優秀,能力、人品、名聲俱佳,是司馬家最靚的仔。

但司馬昭的想法很複雜,畢竟司馬攸已經過繼給大哥,不算自己的兒子了,傳位當然要傳給自己的嫡長子司馬炎更好,人都是有私心的。

司馬昭的小弟何曾等人看懂了他的猶豫,於是進言:“中撫軍(司馬炎)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發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司馬昭並沒有因為這個外貌問題懷疑司馬炎是劉備的崽,而是順著這個臺階,把司馬炎立為世子。

司馬昭死後,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之位,權傾朝野。

本以為過繼改變命運,沒想到司馬攸和王位離得更遠,慘遭親爹拋棄!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沒過多久,司馬炎踹了曹魏的皇帝,自己當老闆,建立西晉。

司馬攸被封為齊王,管理軍事工作。


3.


雖然司馬昭選了大兒子,但他希望兩個兒子能和平共處,王元姬也擔心大兒子對二兒子不好。他們夫妻倆都在臨終時,苦口婆心勸司馬炎善待司馬攸。

從表面上看,這對兄弟相處得非常和諧。

司馬攸雖然有封國,但他堅決不肯自己任命封國的臣子,而是把這個任命權交給朝廷。

另外,他靠封國的租賦就可以生活,不差錢,所以也不想再白拿皇室給的財政補貼。

大意是:“哥,我養得活自己,別再塞錢了。”

為了拒絕皇室的補貼,司馬攸前前後後提了十多次,他哥司馬炎愣是不同意。

大意是:“弟,你不差錢是你的事,但給錢是我的事。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司馬攸不僅在個人問題上懂得避嫌,在本職工作中也非常靠譜。

他雖然沒有前往封國,但對封國的百姓和官吏都非常關照,封國的人都愛戴這位齊王。

他在朝廷辦事妥當,誠懇謙遜,深得人心。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兄友弟恭的情況持續了很多年,直到滅吳之後,司馬炎身體變差。

考慮到太子司馬衷是個白痴,其他皇子也都很弱小,大臣們都希望將來由司馬攸繼承皇位

但是,司馬炎身邊的寵臣荀勖馮紞都不是什麼正經人,和司馬攸不對盤。他們擔心司馬攸繼位後打壓他們,就開始在司馬炎那邊做工作。

他們告訴司馬炎:司馬攸威望太高,等您不在之後,太子就沒啥話語權了。

司馬炎當初就和弟弟競爭過世子之位,他不如弟弟優秀,卻順利繼位了。現在他兒子居然也面臨這種局面,怎麼能忍!

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司馬炎聽從了這兩個奸臣的建議,強行讓司馬攸回封國

本以為過繼改變命運,沒想到司馬攸徹底沒戲了!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朝廷的很多官員不同意司馬攸回封國,紛紛出言勸諫,結果全部被司馬炎教訓了一頓。運氣好的被貶職,運氣差的直接氣死了。

司馬攸知道是兩個奸臣搞的鬼之後,非常生氣,這一氣就直接氣出病來了

他得留在這裡養病啊,就請求為生母王元姬守陵,但司馬炎不同意。

司馬炎專門派御醫為司馬攸診斷,結果他們看完都說司馬攸沒病。司馬炎繼續奪命連環催,讓司馬攸趕緊回封國。

司馬攸的病越拖越嚴重,但他依然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好孩子,把自己打扮得端正得體之後才出門。司馬炎看到他,越發覺得弟弟是在裝病。

沒過多久,司馬攸嘔血而亡,時年三十六

本以為過繼改變命運,沒想到司馬攸就這樣狗帶了!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司馬炎聽到死訊,痛哭流涕,格外傷心。

奸臣馮紞再次上線,告訴司馬炎:齊王名過其實,卻得到天下民心,他的病逝是社稷之福,你不要太傷心!

被這麼一勸,司馬炎“

收淚而止”,轉變來得太突然。

他內心的想法大概是:弟弟這朵白蓮花,可終於不擋道了。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司馬炎解決了這個心結之後,開始過上

荒淫無度的養老生活。他一邊大封宗室,搞得到處都有王爺;一方面重用岳父楊駿,導致外戚專權。

司馬炎死後,痴兒司馬衷繼位,外戚楊駿專權。後來,新的外戚又滅了楊駿的家族,繼續專權

接下來,到處封王的報應來了,“八王之亂”爆發,持續了整整16年。

此後,西晉又經歷司馬熾、司馬鄴這兩個皇帝,但國家已經一團糟,不僅有內鬥,還有遊牧民族趁亂搞破壞,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戰爭持續了300年。

西晉毫不意外地走向滅亡。


你自私不怪你,但自私到引起300年的戰爭,就該死!


看看這些短命的政權,哪個不是在繼承人問題上出了岔子!

司馬昭在兩個兒子中間選擇了大兒子,當時大兒子雖然不如司馬攸,但整體不差,選他也沒有太大問題。

但司馬炎選繼承人的時候,居然昧著良心寧選一個痴兒,也不願意挑個靠譜的,這不是把國家往火坑裡推嗎?

在小問題上,人有私心很正常。但在國家大事上也如此兒戲,你不滅亡誰滅亡!

這一刻,我忽然忍不住想起那個據說最懂病毒的金髮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