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天府·作品(19)|何萬敏:索瑪花開大涼山

杜鵑花,在涼山被稱為索瑪花。索瑪薇薇,是彝語杜鵑花的音譯,“索瑪”是杜鵑,“薇薇”是花。

看見五顏六色的花朵,人們往往眼前一亮,從繪畫的角度理解,色彩構成的景象會給人以視覺美感、刺激神經興奮,這屬於色彩學的範疇。至於植物學,我聽一位正在埋頭苦寫植物隨筆的作家長談,實在龐雜繁複。杜鵑花在植物學上,屬於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木本植物,是被子植物裡比較大的家族之一。廣義的“杜鵑花”是指整個的杜鵑花屬。雲南山區群眾所稱的山茶花實際也是杜鵑花的一種;四川某些山區所稱的山枇杷,也是杜鵑花的一種。

瞭解到這點知識其實還十分粗淺,真正見了杜鵑花,可能還是分辨不出種類。我們對顏色、確切地說對花朵更有感覺。

涼山多索瑪花,漫山遍野地,彝族人有些見慣不驚。只有阿依(小孩),有了興致會上山摘來花朵含苞欲放的花枝,在村莊的公路旁,向開著自駕車來來往往的城裡人售賣,幾塊錢就能夠得到一大把。杜鵑花裝點了城裡人的家居,鄉村的孩子則有了購買學習文具的收入。

涼山人對索瑪花不陌生,更因為一首《情深誼長》的歌曲,賦予了索瑪花非凡的意義。歌中深情唱到:“索瑪花兒一朵朵,紅軍從咱家鄉過,紅軍走的是革命的路,革命的花兒開在咱心窩。”歌曲出自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描述的是紅軍長征經過涼山時,劉伯承元帥同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的故事。

春天不是在一天來到涼山大地的,因為緯度的南北、海拔的高低,索瑪花漸次開放。一段時間裡,你要說涼山就是一個大花園,也不為過。所以在涼山觀賞索瑪花的地方有很多。如果你捨得像蜜蜂一般不辭辛勞追花逐粉,那麼一定會收穫太多的興奮與甜蜜。

春到螺髻山的時候,已經是4月了,這是山中的春季。有“冰川博物館”之美譽的螺髻山,據不完全統計有30多個品種的杜鵑科花,垂直分佈在海拔1500—4000米的山樑上。花的絢爛,對遊客是吸引,並且我相信,當他們被繽紛的花朵所擁抱時,一定會如我第一次在螺髻山一樣,為花海迷失和陶醉。大白杜鵑、棕背杜鵑、圓葉杜鵑、繁花杜鵑、雲南杜鵑、乳黃杜鵑、大王杜鵑,競相開放。花有紅色、白色、紫色、藍色,特別是普格杜鵑,花呈乳黃,花簇成球,別具一番風韻。

龍肘山海拔3585米,位於會理縣西北,山脈其實源於螺髻山,屬於螺髻山支脈。這裡最吸引人的自然景觀,正是萬畝杜鵑林“玉嶺花海”。春來,就會帶來龍肘山的旅遊旺季;遊人紛至沓來看花、賞花、拍攝花。從海拔2000米的地方,杜鵑花已隨處可見,隨著公路的蜿蜒和海拔的增高,來到雲霧繚繞的大山腹地。放眼望去,索瑪花的種類已越來越多,生長也越來越茂盛,形如屏障。遠近高低全是令人賞心悅目、眼花繚亂的索瑪花林。

如果說,會理縣龍肘山的索瑪花尚有幾多文化養分的話,那麼金陽縣波洛樑子的索瑪花則富有天然野趣了。已是初夏,山中的索瑪花才姍姍來遲、粉墨登場。波洛樑子地處熱柯覺鄉,據說這裡的索瑪花有10萬畝之多,品種也不少於50種。沒有人去測量面積,也沒有人去辨識品種,置身花海,人們只有抑制不住的衝動,數碼相機的快門聲雨點般密集,感嘆不已的讚美聲此起彼伏。

登小相嶺,沿新修的景區公路蜿蜒而上,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低海拔往高海拔上行,索瑪花先是高高在上,植株高過我們很多,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植株慢慢變矮,我們的高度超過了索瑪花,到了山頂的灌叢草甸,索瑪花則成了矮小的灌叢林。在那巍峨皚皚的雪山襯托下,挺拔的高山林間,如茵的高山牧場,陡峭的的懸巖峭壁,都鑲嵌著各色的索瑪花。

今天的涼山正進入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終將歷史性地得以解決,“索瑪花開”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寓意。

看吧,最美的索瑪花就開在大涼山中。最絢麗的風景,就在你我的身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