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碧桂園的房子質量怎麼樣?

到底什麼名字不會重


父母是在前年買的碧桂園,去年交房並順利入住。

拋開問題本身,先交代下背景:中部某省的百強縣,工業經濟為主。(非大戶人家)

迴歸到問題本身,為什麼買碧桂園的房子,它的質量到底怎麼樣?這不禁想起了買碧桂園之前的那套商品房,入住5年了,由於本地開發商一直沒錢補繳土地出讓款,導致業主房產證始終拿不到手,包括我父親在內的眾多業主,成立維權群,在市政府拉橫幅、在信訪遞材料,頂著烈日、冒著酷暑,同時還要跟當地黑惡勢力把持的物業鬥智鬥勇,身心俱疲。

這其實不僅僅是我們這一個縣級市特有的現象,在更大範圍的全國,碧桂園來之前,毫不誇張的講開發商基本都是本地人家關係錯綜複雜的土老闆。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房產亂象,在各個小縣城重複的出現:

  • 這就包括開發商跑路的導致房子爛尾的,業主們的血汗錢就這樣打水漂了。
  • 有建房不符合備案圖紙導致十幾年了房產證還下不來的(加蓋層數或者綠化不達標)。

  • 有剛交房老闆坐牢了,導致後面暖氣煤氣房產證物業等等問題沒辦法解決的。
  • 有黑物業把控小區裝修物料不讓別的地方的裝修物料進場,還三天兩頭和業主打架的。
  • 有因為各種原因推遲三年五年不能交房的。
  • 有房屋開裂漏水等種種問題無人管的。
  • 有跟買房時圖紙不符的垃圾戶型。

重新談論我們家為何買碧桂園,很簡單:碧桂園是我們這第一個五證齊全的小區。

我們不用擔心將來拿不到房產證,沒聽說過碧桂園房子出不了證的。我們這裡其他小區因為各種原因出不了房產證的比比皆是。

  • 我們不用擔心黑心物業,碧桂園物業不好,有時候會不作為,但是比本地黑心黑勢力物業強多了。

  • 我們不用擔心不能貸款。

  • 碧桂園房子精裝質量不好,但是它和我們這本地開發商的毛坯房賣一個價。

  • 碧桂園房子主體質量不行偷工減料,本底開發商更肆無忌憚的偷工減料。

  • 碧桂園的綠化甩本地開發商18條街。

  • 碧桂園戶型都很棒,南北通透,方方正正,沒有垃圾戶型。


北上廣深等一線核心城市,可能數碧桂園是土裡土氣不上檔次。但是像我們這樣的小縣城,碧桂園確實可以在各方面把本地小開發商吊起來打。

同時,換個角度,在建築行業高度標準化的今天,房屋質量和施工技藝其實已經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通俗來講頭部企業的房屋質量,其實是一個標準下的一個水平,某種意義上,行業翹楚碧桂園就是代表了整個行業的平均施工技藝。如果說有例外,那一定是頂級豪宅,我等只能是仰望和想象了。


粵講情


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為了碧桂園的一名業主,想想就激動,睡不著就來吐槽一下選擇碧桂園精裝房的原因,供後來的朋友參考參考。

首先是省心省力。買完房,還有房貸要還,還有工作要趕,還有日子要忙,留給裝修的時間和精力真是少之又少。先不說裝修的水有多深,就說那操不完的心、盯不完的工還有很可能會發生的與裝修公司扯不完的皮,想想就頭大,我還是省點時間敷敷面膜,做一個安靜省心的美少婦吧。

其次就是綠化好。碧桂園的實景園林真不是蓋的,小區裡的綠化也確實可以,帶父母也去看過,老人最喜歡那個小區的塑膠跑道,說是這下晨練有去處了,不用大老遠擠公交找操場,搶廣場了。

還有就是碧桂園的精裝風格,簡單大氣,這是我最中意的地方。不管是客廳還是臥室,衛生間,廚房,這些裝修中的老大難,在碧桂園這裡都不是問題,每個細節邊角都能被照顧到了,所謂的9A精裝原來以為只是置業顧問的說辭,現在才體會到什麼是世界500強的實力。不多說了,無圖無真相,上圖,走起:


qzuser234130724


我是廣州碧桂園某小區的業主,可以中肯的說:目前來說,我住的小區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少!

什麼算是大問題呢?比如房梁不正,衛生間漏水,地板開裂啥的,這些我小區沒聽說過。比起時常看新聞看到的,某某小區地板掉落到下層用戶家的這種質量,那就算好太多了!

什麼算小問題,眾所周知,現在買房都是包裝修的,裝修用的材料,裝修的精細程度,那隻能說是很一般的。實在接受不了,就自己折騰過嘍。我收樓時就把家裡的牆重新粉刷的一次。不是說原來的不能用,只能說太粗糙了,你懂的!至於其它,空鼓,櫥櫃,門窗的問題,那就數不勝數了,但是,我個人覺得都是小問題,實在不喜歡就換了,也花不了多少錢。


小梁窺世間


先不說碧桂園,就拿房屋質量問題來說,它永遠都應該是每個買房人最應該關注的問題,價格其次。

我跟我老婆是去年剛買的房,為了小孩能上學,可以說跑遍了周圍20公里內的大大小小項目,在別人眼裡可能就是個剛需吧。問了很多同事、親戚的購房經驗,一開始我跟我老婆在跑各個樓盤的時候,她比較關注房子的價格、學區什麼的,但其實很多時候我更加關注房屋的質量問題,畢竟是要住上幾十年時間的,安全得不到保證的話,其它都是白說。而且最近幾年樓歪歪樓垮垮事件那麼多,未來房屋質量問題會是社會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接下來,說一下我為什麼買碧桂園的房子吧。我買的是碧桂園二手房,說實話,現在什麼類型的房子都有,不過在選房子的時候要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和相對苛刻的要求,二手房比新樓盤的樣板房可以說更有說服力,對小孩子來說也更健康和安全。之前房東他也跟我們說,在他住的2年多時間,房子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基礎工程、防水、牆面、地面、門窗,我們都請了專業人員進行了檢查和確認,一切完畢之後才交了款。

從我自己角度來看,房屋要保證絕對的優質很難,但不是不可以。碧桂園作為大的房企,品牌形象一定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房屋質量是關乎口碑的事情,也一定會很注意施工的質量。


極限搜查官


真是不太行,我家就是買的碧桂園後悔死了,我們交房之後物業的工人沒經過我同意也沒跟我們說聲就從物業那裡拿了我們房子的鑰匙開我家門,走的時候居然忘了關水龍頭,把我家地板和傢俱的底部全淹了,水還蔓延到隔壁鄰居家,把鄰居家客廳地板泡壞了,還是第二天做衛生的阿姨打掃過道發現到處都是水……因為那個碧桂園的房子比較偏僻,我們都沒搬過去,地板泡了太長時間,物業也沒打電話問我們,就把我家所有地板拆了,我們鄰居打電話讓趕緊過去才知道,家裡所有的地板都被拆了,變成了毛坯房,最後找他們負責人談,先還見面談,後來把我們加黑名單……另外房子的質量確實不行,說是精裝修,大家都懂的……


向日葵683776


說到碧桂園的房子怎樣?我想我還是算是比較瞭解,我買的是在城南的恆大精裝房,當時買房,一是本著小區環境去的,我們小區體量特別大,比環境也特別好。小區旁邊就是一個國家級的森林公園,還有一個恆大五星級酒店。小區配套特別齊全,會所,幼兒園,各種健身鍛鍊的場地,超市……可以這麼說,不出小區,就可以滿足你生活的大部分需求。


手機用戶99023104566


還不錯,我表姐在任丘的一個碧桂園買了房子,交房的時候我跟著一起去看了看,戶型什麼的都不錯,精裝修的部分也都挺好的,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土吧...

但跟追求網紅ins風的現代年輕人肯定是沒辦法比的,哈哈哈...

質量也挺好的啊,也沒看出來有啥質量問題,美中不足的是,衛生間的鏡子沒粘牢,但是反饋之後物業立刻上來修繕了


Idontwannabeasadpers


我買了碧桂園的房子,說說我看到的

1.很多鄰居反映房子漏水,包括我家

2.有兩棟精裝房水管有問題,水質抽檢不合格,被要求整改了

3.房子牆不直,貼磚斜得很明顯

4.一下雨小區道路就變成河道了,可見排水有多6


半鬥先生


我是16年底買的房,在海南儋州,金碧天下這個小區,我來海南工作也好幾年了,對象也是海南儋州人,臨近婚期,覺得海南生活不錯,當時就在儋州買了房子。現在買房子不容易呀,所以當初看房子的時候沒少折騰,肯定想的是買個便宜又好的,至於為什麼最終選了恆大,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原因吧。第一就是看品牌底蘊般我們買東西或者什麼,最先考慮的肯定是這個行業的大牌,恆大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巨頭,也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房地產牌子,早幾年在廣州工作,就發現廣州碧桂園的小區很多,當時就覺得住小區很氣派,很羨慕,身邊的一些同事,有的已經買房了,有幾個就是買的恆大的房子,有空去他們家吃飯喝茶,也時不時在他們家小區逛,當時不是很瞭解這些,也不太懂,就知道小區裡建設跟公園一樣,當時就像,花這麼大塊地方弄這些花花草草的,還不如多蓋幾棟樓呢,開發商是不是傻,不過話說回來,當時逛恆大小區真比逛市公園舒服,當時租房在外面,有空還是喜歡去小區裡散散步啥的。所以碧桂園留在我心裡就是一個很好的感覺,所以後來在選房子的時候,也是重點看的它。


手機用戶99012163599


鼓著勇氣來回答,類似的問題之前答過,自問客觀中立,誰知道不知道哪來的噴子張嘴就是大糞。這次答題前先嚴正警告下,噴子不喜歡看,請自行滾蛋。

關於房屋質量的討論看到過很多,在這個行業做了將近十年,也談談自己的感受。最近這幾年房產關注熱度一直最高,而質量是被人吐槽最多的點。從最早的“萬科質量怎麼樣?”“恆大質量怎麼樣?”到現在看到最多的是“碧桂園質量怎麼樣?”打開一看,基本上都是業主收房之後各種問題的彙總貼,如果你準備買房,在網上先搜了一堆這樣的帖子看,估計會有一個大問號:“為什麼這些大企業的房子質量這麼差?”

不過吐槽歸吐槽,我到現在沒有看到過一個因為房屋質量而最後決定不買房的,畢竟房子年年漲,“一年不買房,全年都白忙”的概念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再怎樣也不會跟自己的錢包置氣。那這些以萬科、恆大、碧桂園為代表的品牌房企,房子質量是不是真的這麼糟糕?

講一個數據,2018年全中國一年銷售的商品房面積是17億平方米,按100平一套來算,就是1700萬套。不需要做過工程,只要你跟進過裝修,你都會同意,完美的房子是不存在的。哪怕你自己是做工程的,自己蓋房自己裝修也一樣。在建築業內,空鼓、開裂、滲水等等是通病,是建築頑疾,一套房子完全做到沒有一點小毛病,那是不存在的。當我們花了100萬甚至大幾百萬上千萬買了房子,到收房時竟然發現有瑕疵,那確實換誰心裡都不好受的,上網吐槽再正常不過了。

在這種情況下,哪個品牌的房子賣的最多,哪個網上說質量的就肯定最多。前幾年萬科做老大,媒體天天盯著它,炮轟它的紙板房門、毒地板,後來輪到恆大當了第一,就噴它的精裝修,這幾年碧桂園房子賣得最多,已經超過2000個項目了,無可避免就被噴得最多。

那是不是說,誰被噴得最多,誰質量最差?這裡還要要說一個概念“倖存者偏差”,你在網上搜房屋質量,出來的一定是負面的內容,因為沒有問題的話,沒有誰閒得慌要把自家房子情況發到網上的。就跟汽車行業裡的口水戰一樣,大眾常年被噴修不好,日系天天被噴鐵皮薄,光看網友帖子,以為這些車企馬上要倒閉,實際卻是賣得最好。所以在汽車行業內,有一個通用指標,以百車故障數來確定汽車品牌的質量。

但是在房屋質量裡,類似的指標目前是沒有的。要看房子質量好不好,其實主要看兩個,一是合理的工期合理的造價,這是某地市住建局總工程師的名言。趕進度的質量好不了,高價地硬著頭皮便宜賣的質量也好不了。像前幾年很多城市拍了地王,最後賣的時候被政府死死限價的項目,因為沒有利潤空間了,只好從房屋質量裡找補回來。

但是這個維度,不專門研究房產的普通買房者是很難看出來的。

還有一個因素,買房者比較好把握,那就是看房子的建造形式。只有好的建造形式,才有可能從根本上保證房子的整體質量。比如說,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裝配式建築的比例都超過70%。這種建築方式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建築整體質量,同時還能降低能源和物料的消耗,這也是我國正在各省大力裝配式建築的原因。目前來說,萬科、綠城等房企都在推這個裝配式建造,碧桂園自己也搞了一套,叫SSGF。這些建造體系不是說房企自己研發,吹牛用的,都是要通過實打實的政府驗收,還有專利驗證的。像碧桂園的那套SSGF,就比之前的成本要高10%-20%,但是通過整體優化,全過程穿插式施工,又把工期縮短了,整體來說,就是一個更快更好也更貴的建造方式。所以我也建議,如果要買碧桂園的項目,可以先問問是不是用的SSGF。據我所知,用了這個SSGF體系的碧桂園都會搞工地開放,提前實地看,我覺得也挺好,這樣不容易被開發商騙。

至於還有哪些好處,大家可以自行搜一搜,我就不展開了,省得噴子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