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昆吾小學“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系列報道“聽家長心聲,優化改進線上教學”

停課不停學

我們在行動

(四十六)


聽家長心聲,優化改進線上教學


四年級數學教研組


濮陽市昆吾小學“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系列報道“聽家長心聲,優化改進線上教學”

濮陽市昆吾小學“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系列報道“聽家長心聲,優化改進線上教學”


疫情尚未解除,“停課不停學”依舊在如火如荼地穩步進行著。有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竭盡所能地進行線上直播授課,往往也難免會有難以預想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線上教學質量,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我們也需要停下來,認真傾聽一下家長們的想法與意見。

一週前,四年級數學教研組長王光華老師圍繞“聽一聽家長們對本年級線上教學的看法與意見”這一問題,向組內全體成員發起了電話動員會議。會議中,我們肯定了王老師提出的聽一聽家長們對近來線上教學的想法的必要性,商討出了具體的實施細則,蔡曉寧老師更是提出:既然要聽學生家長的心聲,就要聽最真實的聲音。於是,王老師在動員會議結束的第一時間,就申請註冊了四年級數學組的專屬郵箱,並要求在通知信息中不用標註班級和姓名。

兩天的時間,我們陸續收到了許多家長的來信,每一則信件的內容雖然簡短,但直切問題,言簡意賅。

接著,我們把學生家長的來信進行了彙總、分類,家長們提出的問題與擔憂,大多與我們在線上教學中感受到的問題產生了共鳴。週四的晚八點,四數組“七朵花一樹葉”再次齊聚線上,就針對三大類問題,如何解決,如何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展開了集體網上教研。


濮陽市昆吾小學“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系列報道“聽家長心聲,優化改進線上教學”


問題一:網絡直播課缺少師生互動,老師不易在課堂上發現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

思考:我們原本在網絡直播課上進行師生互動的方式主要有“留言板消息互動和連麥互動”,但經過使用這兩種途徑都有其存在的弊端,如:學生打字慢,回覆不及時;過多連麥,浪費時間,也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無法全面瞭解有多少學生回答參與或掌握。

解決措施: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決定做以下改進。首先,我們應對這兩種互動方式的使用進行優化,即教師改進提問方式,簡化學生回答的內容,如:多設置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等類型;其次,在課堂中,在動手操作、計算、思考等環節,不急於出示答案,要給學生留足參與的時間和空間;最後,學生在課堂中沒有掌握的知識,我們將會在批改學生的每日作業中發現,所以作業是網絡學習的必要補充。


問題二:學生在作業以及習題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和解決,知識不能得到及時的鞏固。

思考: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有些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確實有些吃力,孩子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知如何去引導。而教師也是在上課時間才出現在孩子“面前”,並且,學生多,又無法短時間內一一解決。

解決措施:一是以知識模塊為單位,設置專項練習課。即每學完一個部分的知識,就針對學生作業中的問題,收集整理,集中解決;二是查漏補缺,設置線上答疑課。教師可自主安排線上答疑時間,不可頻繁,可一週兩次或一週一次,提高效率。


問題三:長時間網課會導致孩子視力下降。

思考:這應該是網課的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認為,既然孩子上課一定要看電子屏幕,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上課時間,如何既控制上課時間,又完成教學目標?這其實,給我們的備課上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決措施:一是研讀教材,提煉把握重難點;二是要關注課堂的學習“量”,力求少而精,指向教學內容的核心知識,教師能在15分鐘內講解清楚,學生能有所領悟;三是教師要設計精要的自主學習任務,一節課一兩個學習任務,設計要依據教學內容的核心知識,表述要簡潔明晰,情境儘量生動活潑,學習路徑要有具體的安排;四是課中可設置兩分鐘眼保健操,緩解眼睛疲勞。

當然,還有許多家長,對近來老師的付出機遇高度的評價,表示誠摯的感謝。這些評價語謝意也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動力。

濮陽市昆吾小學“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系列報道“聽家長心聲,優化改進線上教學”


忙碌是一種工作的投入,但一味的忙碌容易使人偏離既行的軌道,有時候,不妨停下來,聽一聽,想一想……本次的線上教學意見反饋,我們用最客觀的方式去獲取,也正是這些問題,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瞭改進的方向,我們都希望,在學校、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將線上教學做的更好!


來源;濮陽市昆吾小學 陳建蘭 王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