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TMI了嗎?


快看,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TMI了嗎?

摘要:在這個過度共享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設定界限?

01

打開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你會看到朋友的孩子、婚禮和完美燈光下的飯菜的照片。你會看到關於職業和人際關係的最新消息。有些事情可能會讓你微笑或感到一絲嫉妒,但這些都是無害的止痛藥。不過,有時你會停頓一下,在我們這個過度共享的時代,我們都有一個熟悉的想法:TMI!太多的信息!(譯者注:TMI為網絡流行詞,飯圈用語,最早為英語口語,是Too much information的縮寫,即“信息量太大”,後引申為說的太多太具體了。)

  • l 你姐姐發佈了她私生活的詳細描述,你再也不能用以往同樣的方式看待你姐夫了。
  • l 或者你的朋友上傳了一段充滿特寫鏡頭的生產視頻,請你觀看。你想要支持她,但你作為好友需要看見她的每一次宮縮嗎?
  • l 或者你的叔叔分享了一個關於虐待的非常私人的故事,這引發了你自己痛苦的回憶。

原本你翻看手機是為了在超市排隊結賬的時候打發時間,現在你被種種情緒淹沒了。你感到焦慮、悲傷、憤怒或羞恥。

因為過度分享已經成為常態,所以有TMI傾向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也希望你分享。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親密感是通過與他人分享我們自身的一部分而建立起來的。他們承認一點,你也承認一點,這就在你們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繫。

這一切都很好,直到有人坦白太多,或要求你透露你不喜歡分享的個人信息。突然間,你的朋友感到很失落,他們認為你沒有把他們當作可以信任的朋友,因為你在對他們保守秘密或者不夠坦率。

02

是什麼讓我們感覺如此不舒服?

界限是描繪我們自我身份的無形線條我們在自己願意與他人分享的部分和自己不願公開的部分之間劃清界限。我們的界限取決於我們的關係。我們樂於與我們的另一半分享的東西,與我們樂於與父母分享的東西是不同的。

它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發揮作用。有些人會越界,窺探我們不想分享的部分,有些人會越界,分享讓我們不舒服的部分。

03

在這個過度共享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設定界限呢?

首先,確定你的界限是什麼。列個清單可能會有幫助。拿一張紙,畫三條垂直線,形成四列。第一欄寫上“重要他人”,第二欄寫上“家人”,第三欄寫上“朋友”,第四欄寫上“熟人/陌生人”。現在,把你不喜歡和這四類人討論的話題寫下來。例如,你可以把“性生活”放在你不願意和家人或陌生人談論的事情下面,或者把“童年創傷”放在這四種情況下。如果有一些事情你只能和你的治療師談論,那是可以的。一旦你知道了你的界限是什麼,你就會更容易去保護它們。

第二,和你希望尊重他們的人談談你的界限。如果你的父親一直在窺探你的戀愛關係,坦率地告訴他,這不是你願意談論的事情。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在背後說你其他朋友的閒話,這會讓你感到不舒服,那就告訴她。記住,別人無法讀懂你的想法。除非你清楚自己的界限,否則別人會在不知不覺中越過你的界限。

第三,在社交媒體上做出必要的改變,以適應你的共享舒適度。你可能認為只有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才能看到你孩子的照片,但如果你的個人資料是公開的,或者沒有受眾限制,成百上千的人可以看到你孩子在浴缸裡的照片。如果你不喜歡向完全陌生的人透露你的生活,那就把你的賬號設為私人賬號,並對誰能看到哪些帖子進行限制。你還應該取消關注或讓那些習慣過度分享的人保持沉默,以免讓你感到不舒服。檢查這些網站上的設置頁面的隱私選項。

有界限並不會讓你緊張。當別人過度分享時感到不舒服,並不代表你是一個不關心他人的人。每個人都有界限。承認、設置、保護自己,是一種自我照顧。當別人知道你的界限,但沒有越過你的界限時,這是一種尊重的表現。健康的關係需要自我分享,但也需要在舒適的親密程度和TMI之間劃清界限。

(注:本文有對原文進行增刪。)

作者: Andrea Brandt Ph.D. M.F.T.

翻譯:唐詩

來源:Psychology Today《How to Set Boundaries in the Age of Overshar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