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昨天,群裡有人問我:拳擊手打的過純泰拳手嗎?

一位對不同格鬥術都有一定了解的人,多數情況下一眼就能夠辨別出不同拳手的格鬥流派。原因在於每一種格鬥術都有其獨特之處,這些獨特之處源於技術風格、比賽規則、歷史、文化等等因素。

這個問題好比帕奎奧VS播求,很難講明白或有個明確的答案。不過可以換個角度去談,比如:如果拳擊手打純泰拳,可能會發生什麼狀況?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會令大夥對於拳擊和泰拳這兩種不同的格鬥術有更深的認識。

注1:根據泰國本土的泰拳規則,出拳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得分。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重拳數上佔優,而對手在膝腿上佔優時,除非出現擊倒,否則你將輸掉比賽。

注2:以下內容是一般準則。有些泰拳手可以做到雙手垂在身體兩側,像穆罕默德·阿里那樣;也有泰拳手能夠採用躲閃、下潛等方式……逐一打破文中的每一條規則。但是,除非技藝達到極高的水準,否則不建議冒險這樣做。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本文譯自BOXING FOR MUAY THAI: HOW TO USE BOXING EFFECTIVELY IN MUAY THAI(作者Ben),部分借鑑拳擊大師翻譯。

1、儘量減少防守性頭部運動

假如你是拳擊手轉型挑戰泰拳手,要格外牢記這點。

這意味著沒有:

1、深度搖臂和下潛

2、左/右側閃

3、下蹲躲閃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西方拳擊,尤其是較高水平運動中,拳手經常在對方的攻擊範圍內運用步法、身法、搖臂等進行閃躲或進攻。防守優秀的選手用輕微的頭部晃動就能躲開拳頭,某種程度上如舞蹈一般,美妙絕倫。

雖然拳擊的防禦技巧用在徒手搏鬥中甚為有效,但當遇上拳打、腳踢外膝肘這樣全方位立體打擊時,情況便不太妙了。即便你依舊可以躲過去,可還要防著對方貼身纏鬥和摔法。

拳擊中下潛是個非常常用的動作,可在以腿、膝為主的泰拳比賽中貿然下潛可能直接撞上對方的大波稜蓋子(膝蓋)。

(拳擊技術在踢拳、MMA中非常常見,但純泰中卻是高超水準的超一流泰拳手專利。這與比賽規則、格鬥技巧、風格都有關,在此暫不細談。)


在對方最佳起腿範圍進行側閃,很大程度會被爆頭。在對攻距離搖臂或下潛,頭部很可能遭對方膝擊。

這種“橫向躲閃”在拳擊中很常見,但在泰拳中,這個距離是起掃踢的最佳距離。你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可能你躲過一拳虛招,但掉進了對方高掃攻擊的陷阱。

畢竟多數泰拳手很少會打出連續的拳法進攻,他們大多組合進攻都含有腿法和膝法。

如果你不得不如此躲閃,也不要如打拳擊那般大幅度躲閃,小幅度配合雙手防禦即可。

假如你閃躲到對方身體內側,那麼這麼近距離,對方是很難出腿的。但即便你這麼做,也要非常迅速,如果下潛過低,就可能被對手頂膝上頭(這種情況我在泰國看比賽時,見過不少)。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很多明星拳手的進攻中都可以看到拳擊技巧的影子,前提是你也如明星拳手那般的身手、經驗和直覺。

例外情況:以上說的是通常情況,但凡事都有例外。

“正宗花招拳王”宋拉(Somrak khames,奧運會拳擊金牌得主)和泰拳傳奇人物“穿心腿”沙瑪(Samart Payakaroon,WBC和倫披尼雙料拳王)是這方面的絕佳範例,他們能把對拳的躲閃自如地運用在泰拳比賽中。

如下圖所示,宋拉在泰拳比賽中做的拳擊風格的側閃和搖臂。不過不建議模仿——能達到如此技藝的大師畢竟屈指可數: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泰拳四大天王“獵手”瀟殺狂(Sudsakorn Sor Klinmee)是另一名高水平泰拳手,經常通過躲閃(尤其是後仰)躲過對手的拳頭: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上述拳手幾乎有貓一樣的反應能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如果你沒有達到他們這樣的水平,不建議你在泰拳比賽中嘗試使用類似拳擊的躲閃和搖臂

泰拳最佳躲閃技巧:後仰式閃避

既然拳擊的躲閃技巧在泰拳中大打折扣,那麼是否意味著泰拳不注重躲閃呢?並不是,後仰是閃避就在泰拳比賽中經常能夠看到。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我的泰拳教練當年教我最多的防反組合也是後仰式躲閃+拳腿反擊組合。

後仰式閃避即:把體重壓在後腳上,上身往後移開(即“後仰”)。

如下圖,善猜在閃避高掃方面堪稱大師: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後仰除了可以躲開掃踢,同樣可以用於躲開對手的拳頭,如瀟殺狂所演示的那樣。

在泰拳比賽中,後仰比前傾或兩側躲閃要安全得多!

瀟殺狂可以像阿里那樣步伐搖曳,連續後退的同時把腦袋剛剛好移出擊打範圍: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他也會採用拳擊中的方式直接把腦袋往後移開: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有時,他會後仰躲開拳頭後,緊跟著就是一記殘暴反擊: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在泰拳比賽中,要想做到後仰躲開拳頭,需要進行大量針對性的練習,因為此時的距離和拳擊比賽中不一樣,而且你必須警惕後續的掃踢動作。

但是顯然在泰拳中,這種技術比搖臂和下潛更有用。因為採用的是後仰的姿勢,也就不容易被對手踢中頭部,更為安全。

2、不要打長拳組合

拳擊運動的特點之一是一連串快速的組合拳。拳擊比賽中,4、5甚至6下連擊的組合拳並不少見,尤其是一方曲臂防守時。然而,在泰拳中如果習慣性出長拳組合,情勢可能會截然不同。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1、最主要的危險是,如果你打出一長串連續拳,對手可能會格擋一到兩下,然後在你的連續拳當中重肘反擊;這類肘擊抓住一個人向前衝的時機,由於當事人等於迎面撞入對方的肘擊,因此殺傷力極大;

2、如果你連續多次出長拳組合,優秀的泰拳手會注意到這個規律,靜待時機出肘。只要中招,你可能就直接睡過去,醒來驚喜的發現醫生已經把你的傷口縫好;

3、在你出拳時,對手也可能直接衝膝擊腹。當然,對手也可能會在你連續出拳時後退一步,起腿掃踢;

4、對付擅長拳法的拳手,一個常見手段就是勾他前腿(正架對正架)。由於出拳時,你得把重心壓在前腿上(出右手直拳、右手過肩拳或右手擺拳時尤其如此),因此前腿很容易被對手低掃,此時你無法及時提膝格擋或掃踢反擊。

所以,組合拳一定要簡短,通常可以加一個腿、膝攻擊作為收尾,如:

左直+右直,左直+右直+左擺,左直+右上勾,右直+左上勾,之後跟一個掃踢。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3. 手抱高頭

把手抱高適用於任何格鬥術。在拳擊中,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攻擊來自一雙拳頭。因此,有時會看到拳擊手採取一種鬆散的站架,右手放在下顎處(正架選手),左手放在腹部區域。

然而這種站架不適用於泰拳,你會被對手高掃上頭。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泰拳被稱為“八肢藝術”—除了雙手,你還得留意其他6種攻擊:肘擊、膝擊和踢法。不要忘了還有纏抱—如果你把頭前伸,身體向前傾,對手可能會直接抓頭然後膝擊上頭。

觀察優秀的泰拳手會發現,他們的抱架都很高。通常雙手向外延伸,肘部向外朝向對手。這給臉部提供了更好的保護,而傳統的拳擊抱架更多的是整體性防禦。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在標準的拳擊抱架中,儘管也雙手放在臉的前側(不是高位抱架那種),但這種抱架既無法很好地格擋肘擊,也不能阻擋高掃,對手近身時,這樣的抱架也不利於自己以優勢位進入纏抱或避開纏抱。

4. 不要像傳統拳擊手那樣夾緊手肘

在拳擊比賽中,肘部通常夾緊,貼於身體兩側。這樣的抱架有利於格擋拳頭,但不適用於泰拳——肘部夾緊的情況下不便於接腿。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拳擊轉型的踢拳手會把肘部收緊,但踢拳是一種介於泰拳和拳擊中間的格鬥方式,沒有肘擊或纏抱,一般也不允許箍頸連續頂膝,所以踢拳的風格是不同的。

純泰比賽中,在對手中掃時接腿,然後掃踢回擊或向前緊逼進行膝擊或掃踢的情況十分常見。

5. 出拳時不要大幅度轉腳或扭胯

如果你看泰拳比賽,你會發現泰拳手出拳時,雙腳和胯部通常不會進行大幅度的扭轉;如果你看拳擊比賽,你會發現拳擊手總會充分扭胯並轉動前腳,通過這種身體的旋轉,使打出的拳頭產生最大的衝擊力。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一般來說,在泰拳比賽中,出拳(左勾拳、右勾拳、右手過肩拳、右直拳)時不宜大幅度扭轉胯部和雙腳,因為這會導致你在出拳後無法立刻起腿反擊。

在拳擊中,扭轉雙腿和胯部有助於加強出拳的威力;但在泰拳中,這將限制你起腿反擊的能力。

6. 右手擊腹時,保持身體正直

屈膝進行右直拳擊腹時,應保持身體正直。

如果你像一些拳擊手那樣,彎腰蹲伏並低頭擊腹(比如喬·弗雷澤),容易被對手的膝擊KO。

如果對手抓準了時機,他可以直接右膝擊頭,或者抓頭頂膝。保持身體直立,有助於將頭部保持在對手膝蓋以上的高度。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下方是另一個如何直拳擊腹的示例: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7. 不要只出拳

泰拳比賽中,即使你出拳很重,但頂膝和掃踢較少時,你仍會輸掉比賽。

原因在於,出拳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得分(除非出拳的力度足以給對手造成明顯的傷害)。

所以如果你想在泰國贏得比賽,你需要在拳法組合中加入踢腿。如果你只打拳,除非你能KO對手,否則將輸掉比賽!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很可能在泰國以外的地方,擅長拳法的拳手會贏得比賽,但泰拳在泰國的計分規則不同,與腿膝相比,拳法的比重並不大。

注:如果只注重拳法進攻,還容易被對手著重下身攻擊。雙腿被踢的慘不忍睹,也影響拳法發力和移動等等。

最後

如果拳擊手打泰拳,可能會面臨哪些尷尬?


拳擊和泰拳都是充滿美感的格鬥技;泰拳習練者可以從拳擊中學到很多有用的技法,補充他們的泰拳武器庫。

如果你想從拳擊背景進入泰拳領域,相比沒有拳擊習練經驗的人,你將具備很大的優勢。但首先你必須對拳擊技術做一定的調整,才能真正有所助益,不然很可能“水土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