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體現人性面面觀

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體現人性面面觀

疾病會帶來一種死亡的壓力,死亡是人類內心最核心的重大主題。基本上人性主要的動力是活下來,所以死亡會帶來極大的壓力、恐懼感,也會使人產生無助感,剝奪人活下來的尊嚴。我們通常都會有一個能夠活下來的自信心、安全感,是適度的一種自戀狀態。我們覺得未來富有希望,只要透過努力就可以掌握人生,就可以活下來。基本上正常的人性反而是偏向樂觀的,幻想自己不會被無常給打倒,生活可以延續。

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體現人性面面觀

所以一個疾病的襲來、瘟疫的襲來,其實會打擊人類活下來的樂觀想象,打擊人的自戀,會讓人突然變得很無所適從,使得人心惶惶,恐懼與不安四處流竄。它等於是把你賴以為生的地板、立足點抽走,你不知道你下一刻會不會得病就死了。


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體現人性面面觀

死亡的壓力會讓人整個亂掉

所以死亡的壓力會讓人整個亂掉,為了因應死亡的恐懼,人會做出很多不合理的動作來確保自己的安全感,就算是不理性的,就算是難看的,為了活下來,很多東西很快就可以拋掉,尊嚴也可以拋掉,人際關係也可以拋掉,道德也可以拋掉。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都開始搶物資、囤米,只要死亡的恐懼襲來的話,他們就會開始囤積很多東西來確保自己的安全,這是一個滿足安全感的需求。就算很多人在嘲笑這些行為,覺得你很丟臉,可是你也不在意。

像美國最近開始囤積米,可是美國的米基本上是吃不完的,因為白種人沒有在吃米,只有亞洲人吃米,亞洲人終究還是美國的少數。他們在笑說:「那你應該去搶面啊!不是搶米啊!」總而言之,這個恐懼會讓人做出很多丟臉的事情也沒關係,因為能夠活下來的人最大。

見面就問「吃飽沒」 隱含華人文化的生存焦慮

這同時又涉及到種族或是文化。亞洲人普遍有一個很嚴重的生存焦慮,尤其是華人。大家日常打招呼的語言,都先問你有沒有吃飽來開頭,表示有沒有吃飽、肚子餓、活下來背後所隱藏的生存意識,基本上都一直存在華人的文化基因裡面。所以一想到有狀況的時候就會開始囤積食物、搶米、搶衛生紙,這個是華人很常見的狀態。

當然其他國家的人也不是沒有這樣,他們是慢半拍,所以你也可以反過來說華人有一種超敏銳的嗅覺或是警報器,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會很自私地把物資扣留下來。

在死亡面前很多東西都會現形。為了面對死亡或這個疫情,會有適度的控制的力道,可這個控制的力道到底要多強烈,其實就是在非常時期很兩難的地方。比如說得病確診的人,他們的信息要多透明?是否要公佈個人資料,還是為了要保護人們的恐懼感,必須要有掩蓋。到底要透明還是掩蓋?這要有很多的辯論,沒有一個最標準的作法,其實滿依賴大家累積出來的經驗,以及這個社群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在哪裡。他要多保護個體?


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體現人性面面觀


然而在這種災難襲來的極端時刻,最終所有人都會被剝奪掉很多東西,包括你已經習以為常的權利,比如隱私權或是你的自由,所謂的人權、所謂的移動的自由,這些東西都會消失。

所謂的日常生活 是太平盛世下眾人的努力

所以疾病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特殊狀態是,你會發現你以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其實是一種特權或是幸福感。過去其實是太平盛世,當你被無常攻擊的時候,或是無常襲來的時候,你彷佛人生開啟一個新的可能性,新的縫隙,有些人會有一種墜落的感覺,像是你掉入一個黑洞裡,你日常的軌跡都再也不適用了。

在這些時刻你慢慢發現,你以為很正常的東西都變得不正常,你唾手可得的東西全部都消失,比如以前很便宜又隨手可得的口罩都變得困難得到。這些其實是存在主義常常探討的範疇,到底人是為了什麼而存在?我們以為的這些東西真的會一直存在嗎?我到底怎樣才算是有價值的人?

不安於隔離的人 是因無法接受日常生活被剝奪

現在你如果被判斷出要被檢疫或隔離的時候,你的自由就消失,得待在家裡不可以出去,不然會被罰錢。很多人不能接受這種狀態,心有不甘,所以他就會出去趴趴走,仍以為自己還擁有過去的特權,可是他的確已經開始被約束了。死亡的力道很強烈,那個怕死帶來的暴力卻更加強烈。

所以有一個恐懼死亡的力道,那是基於恐懼,有些人會把這個恐懼認為是很暴力的。可是某方面來說,死亡本身很殘酷、很暴力,所以恐懼死亡衍生出來的人性也會很強烈。

人終究是動物,為了生存會產生很多強烈的生存反應。為了生存會產生很多情緒,如憤怒、恐懼、不安,那我們可以怎樣保持一些比較溫柔的人性,這是值得探討的。可是首先要慢慢去面對或是直視這個殘酷的、為了生存的力道,其實它本質的確是很激烈的。很多反對暴力的人,他們其實很怨恨這樣的激烈,覺得怎麼可以這麼殘忍。


瘟疫是一面照妖鏡 體現人性面面觀


如果平時有修養,此時能透過理性幫助你比較調節這些內心的紛擾,然而這就是考驗你是真修養還是假修養的時刻。你沒有真的瞭解自己的愛恨嗔痴,你過去的修養只是在壓抑而已,這時候你會為了生存整個不擇手段起來。

不然很多老人也都覺得自己很有修養,可是最後在排口罩的、搶物資的,中老年人不會佔少數。反而是年輕人都幻想自己跟死亡絕緣,所以就比較不怕這些事情。

年輕人的大腦 還感覺不到死亡

年紀跟心靈狀況也相關,40歲以後開始會有很多健康的疑慮,對於死亡的恐懼跟壓力會增加很多,也會有許多擔憂。可是在15-30歲的年輕人的心態,基本上有一種過度樂觀的狀況,很容易幻想自己不會有死亡的感覺。

所以為什麼飈車的行為很容易發生在青少年時期,那個大腦衝動性還很強烈的時候,因為他們真的感覺不到自己會死。那個時候他們身體也很挺他們,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慢慢30歲以後,身體機能會逐步下降,漸漸有些人感受到不能再為所欲為了。死亡的陰影開始籠罩在中年人的身上。

無常的出現讓日常生活突然裂了一個大洞,大家一起掉進去,日常很多東西都會停擺。你才會發現到,那些東西不是天賦人權,從天上掉下來的,那些都是短暫的可能性,是太平盛世才能擁有的特權,而且要大家很努力才會擁有的。你看到每個國家的崩壞,你才會瞭解其實要殞落有時候也是滿快的。現在社會有它脆弱的本質,但已經比古代進步很多了,可是無常還是很強烈地打擊每個人的內心。

理解,進而感恩 能讓人比較有適應力。

趁這個機會如果你可以拋棄你對於那些特權的執著,認知到這其實是大家一起努力而來,你自己努力而來,而且不是光努力就可以完全得到,還是有時空條件背景造成的,進而開始產生一種感恩的狀態,其實會比較有適應力。知道原來這些自己擁有的,之後可能還可以再回復,這些都是一個值得感恩的好狀態,自己也有努力,可是因緣際會,大家都願意互相幫忙產出好東西,這樣子就會安全或舒服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