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歷的興趣愛好那一欄填寫遊戲有什麼不好的嗎?為什麼我會因此被全家批評?

尋覓\\錯過


答案是完全可以!

遊戲行業的規模現已如電影行業班如火如荼,特效還有畫風都很精良,還得在tap上花重金購買,大家熟知的遊戲行業巨頭騰訊和網易,騰訊19年一季度財報遊戲淨收入340億,網易19年一季度遊戲淨收入118億。而且2020是5G開始商業化的一年,遊戲行業更是不會放棄,在這個領域上下功。

現在不少人也承認遊戲是當代的“第九藝術”,陳星漢設計的下載遊戲《花》於在PlayStation Network推出後,很快便刷新了索尼PSN北美首周下載紀錄,被華盛頓特區博物館作為藝術品納入收藏。他參與的《風之旅人》 更是獨攬2012年國際遊戲開發者大會11項大獎中的6項。

崔顥說“遊戲雖然號稱第九藝術,但在社會上話語權很少”。的確,在許多人眼中,遊戲被視為孩子們玩物喪志的精神鴉片,認為打遊戲就是不好好學習。就譬如《親愛的,熱愛的》中的韓商言,在生活中被不少人誤解,被旁人誤解,甚至是他的家人,但他們是帶著中國的榮光去參加世界各地的比賽,為他們的團體徵得榮耀,為國家贏得光榮。

不得不說,玩和自由都是人類的天性,為何我們不把人類擅長的東西引誘發揮到良好的趨勢,反而是要以“就知道打遊戲,還會幹什麼”的話語來抨擊年輕人?

01

有助於團隊意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遊戲產業鏈和周邊產品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遊戲帶給人的影響。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就曾報道過,已有企業開始創辦“遊戲學院”,他們相信玩家能夠在遊戲中學習到很多的技巧,從而應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他們為8至18歲的青少年提供夏令營活動,通過他們在線遊戲檔案分析,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分析他們的性格是大膽的,還是膽小的,然後因材施教,對他們每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進行彌補,並且還可以用來培養他們的學習技能和社交技能,比如如何在遊戲中和隊友和諧高效的完成一項工作。

英國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瑞恩加德納,也曾經表示“遊戲玩家可以在專業環境中展現大量軟技能,比如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和戰略規劃。”

02

誰說遊戲只是遊戲?

虛擬的遊戲環境可能比現實生活更考驗一個人的生存能力。虛擬的遊戲環境像是對真實生活的一種模擬,又更像是對日常生活的一種昇華和加強,沒有人的生活是擁有魔法和槍支的,這種賦予超能力的生活,正是考驗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多向思維方式。難怪有人說“懂遊戲的人更懂生活。”這種異世界的超能力賦予,彷彿就像是巴里先生說過的“人們玩遊戲時能獲得參與感和賦權,藉由遊戲獲得掌控相關事務的力量,提升個人生活與社區生活品質”他到最後還反問“為什麼幹工作就不能像玩遊戲這樣呢?”

遊戲生活中也同樣有其他玩家,也同樣有戰品商店。他們可能會存在物物交換的原始經濟狀態,也可能存在地主階級般的勞作制度。這並不亞於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數字企業家兼商業顧問米婭貝內特就表示“它(遊戲)有助於提升元技能—學習,實驗和創造性思維。”

或許培養遊戲體驗感,就是培養多方面對人生活的考慮。

03

我於個人興趣愛好的引導和強化。

也有不少學前教育人士在開發相應的網上識字遊戲和數學遊戲,通過遊戲讓學齡前兒童樂於接受知識,也把抽象的智商具象化,更方便孩子們理解。

上文已經說過,人是具有玩的天性的,往往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更加的投入,會像“鑽牛角尖”一樣專一和執著。如果把這個興趣加以引導,可能就會少有成就。比如說大家平時看到的遊戲主播,或者是代表國家團隊外出參加國際比賽的。

04

範圍需要節制

英國BBC,報道也曾表示“隨著興趣信馬由韁的隨意玩遊戲,而不考慮你正在使用的技能,這樣不太可能對你的職業前景有益。”

的確是這樣,如果你只自顧自地利用遊戲來進行精神麻痺,用遊戲來打發時間,或者是用其中的快樂來躲避現實生活中的競爭與壓力,那麼就等同於你在自我逃避,如果你能在遊戲中戰略性地完成一項任務,無論是利用你的經濟頭腦,或者是你的領導能力,這都是在你現實生活中無法做到,但卻又能彌補到的東西,那就是彌足珍貴的“遊戲體驗”。

要讓旁人來覺得玩遊戲不是玩物喪志,那你就得真正的把它當成一件正事,不論是王者榮耀還是絕地求生,都是團隊類遊戲,期間的團隊精神和麵對一件問題的策略方式,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本些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

如果在你面試過程中,你想將自己的遊戲經歷寫進自己的簡歷,那麼就儘可能地把遊戲中的成就和體驗對以後工作能產生的影響,一一列舉出來。譬如說,你在王者榮耀中拿到賽季的最強王者。那麼你就可以跟他說你在團隊領導和戰略技巧上很有天賦。同時你也可以跟他闡述,人與人之間的第一次交往,不僅僅只是發煙,也可以是坐在一起小玩一波。

希望能給個優答[耶][耶]


小圖聊職場


【沈理職談】的觀點,如果你面試的是大眾眼中的工作,比如銷售、運營、行政之類,興趣愛好那裡寫個打遊戲,我也會批評你的;如果你面試的是電子競技相關的,這樣倒是無可厚非。簡歷的作用是更好的展示自己,便於讓招聘者更快的看上並錄用自己,因此要根據這個出發點去寫相關內容。

從我作為招聘者以及局外人的身份來給你分析和解答如下:

第一、作為招聘者,我看到應聘者簡歷中興趣愛好是打遊戲,會怎麼想?

大部分公司想要的員工一般會有幾點基本要求:第一,工作經歷和招聘崗位匹配度高,也就是你來了能夠直接上手工作;第二、性格和品行良好,也就是職業素質過關,便於管理,風險較低;第三、積極向上,願意學習,值得培養,這樣才能夠長久做下去。

因此,招聘方看簡歷的時候,看到興趣愛好那一欄的話,更希望看到的是那些積極向上,充滿陽光和活力的興趣愛好,這說明應聘者的業餘關注點在這裡,也能夠從側面說明此人的優點。比如,讀書、寫作、跑步、運動、旅遊、交友等等,這樣的是大眾眼中的正能量或者應該是年輕人必備的興趣愛好。

人在職場,不得不順從一些大眾的眼光,更何況大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打遊戲不好,遊戲作為電子競技範疇,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團隊配合、戰略思考、技能搭配,這都是能夠鍛鍊一個人思維能力的;並且現在出現了很多職業選手,也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

但是在大眾的眼中,打遊戲屬於玩物喪志的範疇,屬於不務正業的範疇。畢竟現實中很多年輕人因為玩遊戲上癮了,荒廢了學業和事業,因此導致大家並不認為玩遊戲是一個拿得出手的優點和興趣。

鑑於這個情況,如果面試官看到你興趣愛好那裡一欄寫著打遊戲,這一點會成為減分項的,雖然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肯定不會有促進作用,因此我也不建議你這樣寫。

除非有一些面試官性格隨和,本身他自己也很喜歡玩遊戲,看到你這個愛好,可能會給你討論一下游戲競技的話題,你們深入淺出的找到共同愛好,說不定會有利於開個後門過關幹啥的。但是此種情況很少見,因為面試和招聘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場景。

第二、你要知道簡歷的真正意義和如何去寫一份好的簡歷

為什麼找工作要投簡歷?目的就是用簡歷這媒介先把自己介紹出去,對方在沒有見面的前提下,通過簡歷的內容描述能夠對你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判斷你是否符合,能不能進行下一步的面試。因此,簡歷就是敲門磚,是人的門面,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既然都知道簡歷的重要性,那肯定花心思到製作簡歷這個工作中去了,把自己的從業經歷、項目成功、榮譽等等都會詳細寫進去,只要能夠表現自己能力和優點的地方,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做法是順應現在職場實際情況的。

公司的HR也是正常人,第一眼肯定也是大眾的眼光去看待一份簡歷的,既然多數人認為打遊戲不是良好的興趣愛好,那你就不能寫上去,你要去根據實際情況去迎合HR的審美要求,給自己加分。

從你的問題描述來看,你的家人批評你把打遊戲寫進簡歷裡邊,你自己還不以為然。我認為你明白以後,就應該釋然了才對。自己的親人肯定是為自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著想的,因為本身他們是沒有錯的,你就應該接受批評和建議。我作為過來人,認為你家人是對的。

第三、興趣愛好是需要培養起來的,職場人更應該有一個“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

打遊戲這個興趣愛好並不能一錘子打死,前提是別因為打遊戲浪費太多時間,耽誤工作和生活。玩遊戲也只能在自己的一些圈子中才能找到樂趣,等以後你想把自己的圈子拓的更大,不可能用玩遊戲去實現的,一般人真不行。因此,作為即將工作的你來說,建議你培養起來一個大眾眼中積極的興趣愛好,哪怕你是音樂發燒友都可以。

有人會說自己沒有喜歡的領域,其實誰也不是天生就喜歡某個興趣的,也是在過程中看到了體驗到了以後長期做下來形成的興趣愛好,這一點也希望你理解以後,能夠著手去培養。

歡迎關注頭條號【沈理職談】,一個職場老鳥的原創價值觀。本觀點是頭條號沈理職談作者原創首發,未經允許或者未註明來源的不得擅自轉載到其他平臺,否則定追究。作者非常歡迎讀者個人分享和轉發。

沈理職談


成年人對於遊戲還是比較反感不接受的,畢竟遊戲是近幾年才火起來的,在大人眼裡這就是不務正業


唐詩lm


因為覺得家人覺得玩遊戲就是玩物喪志,覺得玩遊戲並不能學會什麼,而且覺得在簡歷寫這些,並不會讓你有什麼好處。

長輩們的想法總是有他們的一套道理,而我們只能稍稍體諒,儘量能換一種方式去說服他們,而我們也應該反思,畢竟這是為了我們找工作,寫這項是否有利於找工作,如果剛好與找的工作相關,那寫這項就很得分,如果不合適,那就是減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