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寫在前面的話:

一曲《後來》。

唱出了多少人無處安放的青春,亦告慰了多少人遺憾留白的愛情。

歌詞太美,她亦詮釋得太美。

“後來的我們,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一個堅強、勇敢、樂觀、會唱歌能演戲喜歡寫字的劉若英,願你我,不再錯過。


01

“從我能記事開始,我已經活在老人家的記憶裡”—劉若英《一個人的KTV》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1970年6月1日,

一個名叫劉若英的女孩子,在臺北出生,

當時並無人知,這個小孩子日後,會在演藝圈的星空下,大放異彩,璀璨如星。


劉若英是正宗的“將門之後”,她的家世可謂十分顯赫。

其祖父,名劉詠堯,同胡宗南、杜聿明、陳賡、左權等同為黃埔軍校同學,

而後又與聶榮臻、葉挺同為黃埔軍校三期教員,

軍銜至國民黨陸軍上將,曾任國防部代理部長。


劉若英自小隨祖父母一起生活,

被家裡的副官稱為將軍家的“將軍”。

祖父母對她萬千寵愛,但也嚴加管教和各種約束,並不溺愛。


據她的祖母回憶:

“她的面貌與公公很神似,個性也極相像,

善良而固執,對與錯絕對涇渭分明。

祖孫相處,時而爭執,時而歡樂,爭執時驚天動地、聲震屋宇,

最後必定是公公婆婆屈服在“小英英”的眼淚下。”

(注:其祖父母祖籍湖南,當地稱祖父母為“公公婆婆”。)


02

“婆,你讓我磨練三年,如果無所成就,我就退出。”—劉若英《一個人的KTV》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婆婆一直認為,女孩子學音樂最好。

期待她怡情養性,將來遇得好姻緣,相夫教子。

於是她一路求學,都與音樂有不解之緣。

小學三年級,劉若英開始學習鋼琴,

中學上的是私立光仁中學音樂班,

大學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專門研習聲樂和鋼琴演奏,取得古典音樂學士學位。


1991年,劉若英返回臺北,偶然間,結識了滾石著名歌手陳昇,

聽過她唱歌后,陳昇立刻邀請劉若英,加入自己的“新樂園”工作室。

自此,劉若英變成“奶茶”,跟隨陳昇學習音樂和創作,一腳踏入娛樂圏。

從前祖孫間驚天動地街知巷聞的爭吵,這回換成婆孫二人爆發天人交戰,僵持不下。

21歲的劉若英,頭也不回地拋棄顯赫家世,決意只靠自己,開始了辛酸的演藝之路。


跟前跟後的小助理做了兩年,等啊等,終於等來了第一次上臺。

她穿著姐姐幫她縫的紗裙,她站舞臺背後,做陳昇的小合音天使。

之後,曾經的合音天使,漸漸變成了陳昇的校園伴唱,演唱會伴唱。


1994年,劉若英,終於迎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1994年12月,陳昇的個人演唱會上,她開始了第一次獨立演唱;

1995年9月,以陳國富執導的《我的美麗與哀愁》正式宣佈出道;

1995年4月,出演張艾嘉執導的愛情片《少女小漁》,斬獲第40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同年,音樂專輯中的主打歌—《為愛痴狂》,一舉獲得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1998年,劉若英,迎來了她演藝生涯的第二個巔峰時刻。


1998年3月,陳國富執導的《徵婚啟事》,斬獲臺北電影節最佳演員獎,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同年11月,音樂專輯《很愛很愛你》發行,此專輯的陣容之豪華強大,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臺灣TOP級製作人:“陳昇、郭子、陳子鴻、馬毓芬、梁伯君”

臺灣教父級詞曲作者:“余光中、許常德、姚若龍、施人誠、光良、品冠、陳昇。。。。。。”

此,劉若英在影壇歌壇可謂如日如天,“奶茶”的名字,終於響徹臺灣,走向世界。


這樣耀目的成績,用來交代婆婆當年的“三年之約”,應該是可以了。

然而,婆婆等了又等,等了又等:“真是左三年,右三年,一瞬間七八年過了。”

叫不到“小英英”回來,婆婆無奈,把孫女五味雜陳的心路歷程,統統感受了一遍,

婆婆心疼,但卻明白,她,到底是長大了。於是同意她,一個人千軍萬馬地去闖世界。


03

“我誠心相信,如果幼儀的情與痴最終能夠透過銀幕呈現出來,我們也等於為中國人獨特的愛情觀下了一個註解,特別是在這個一切流於憤世嫉俗的世紀末。”—劉若英《一個人的KTV》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1999年,劉若英出演電視劇《人間四月天》。

編劇王蕙玲,其作品,堪稱部部經曲,

《臥虎藏龍》,《色戒》,《赤壁》。。。。。。皆出自她手。


劉若英敬重王蕙玲,稱其“蕙玲姐”,有著不一般的感情。

她小心翼翼,半是緊張半是擔憂,她在給王蕙玲的信中這樣寫道:

“從前拍戲,從來沒有演過真實的人物。。。。。。”

“擔憂自己真的理解她情感的出發點嗎,擔憂我真的懂她的感受嗎?”

“如此女子,一個演員如何能體現她真正的生命歷程”?


她反覆揣摩,時刻思量,與“蕙玲姐”頻繁溝通角色的每一個細節,

要怎樣才能將一個本份、堅強而傳奇的“張幼儀”最真實地體現出來?

她甚至為了劇中“張幼儀”的服飾,臨開拍前,飛回臺灣找祖母翻箱倒櫃。

她糾結於幼儀對徐志摩的苦苦單戀,同情幼儀異國他鄉失愛失子的劇痛,

卻又對逆境重生的幼儀心生敬佩,給予至情至性的幼儀以最高度的認同。


《人間四月天》,看過的人會知道,劉若英,給了我們一個堅強自立,至情至善的“張幼儀”。


04

“我發現即使舞臺搭得很高、燈光打的很亮,我這隻醜小鴨也沒有變成天鵝,但醜小鴨如果爭取到上臺的機會,她一樣可以證明自己的光和熱。”—劉若英《我想跟你走》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2002年5月,“奶茶”首次個人演唱會—“單身日誌”上演。

一開始,她說想做售票的個人演唱會,身邊眾人都以為她瘋了。

然而她是來真的。她和經紀人默默籌備了兩年,反覆挑戰不可能,

歷經數次方案的調整和修改,終於征服合作方,首場演唱會順利開唱。


萬事開頭難。

有了第一次,接下來自然順順利利,何況,這個“頭”,開的那麼好。

2005年11月,巡迴演唱會“公主徹夜未眠“在上海啟程;

2008年3月,巡迴演唱會“夢遊”在上海開幕;

2010年5月,第5次全球巡迴演唱會“脫掉高跟鞋”在上海開唱;

2015年9月, “Renext 我敢”世界巡迴演唱會從泉州開始,至美國紐約、聖荷西及洛杉磯;

2017年8月,“2017 RENE我敢劉若男”演唱會在臺北小巨蛋開唱,作為巡迴演唱的最終落幕。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我想跟你走》這本書裡,她用了“一路純情的堅持”,來形容她的演唱會。

“一路純情的堅持”,這幾個字,讓人覺得莫名的貼合。

從“單身日誌”到“我敢劉若男”,舞臺上的她,用一個個高光時刻,

證明了,她不僅有光,有熱,還有美麗、衝動、勇敢、和帥到讓人爆炸。


05

“那天的雲,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腳步才輕巧,以免打擾到,我們的時光,因為註定那麼少。風吹著白雲飄,你到哪裡去了?想你的時候,哦,抬頭微笑,知道不知道。”《天下無賊》片尾曲—《知道不知道》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對於演員的演技,我無從評價,因為我不懂。

我只知道,很長一段時間,我一聽《知道不知道》,眼前就會浮現劉若英含淚吃鴨子的畫面。


2004年12月,馮小剛執導《天下無賊》,

劉若英出演女主角王麗,與劉德華演對手戲。

此片中的劉若英演技炸裂,最終斬獲百花獎女主角。

有許多人甚至因為她在片中的演技,後續幾刷《天下無賊》

片中最後一段,她一邊吃烤鴨,一邊聽聞孩子父親的死訊,

沒有多餘的情感宣洩,甚至沒有一句臺詞,只有很輕的音樂,默默地陪她淌眼淚。


知乎上,對於她片尾這段的演技,有如下幾條高贊評價:

“天下無賊最後張涵予起身離開,之後劉若英吃鴨子的鏡頭可以爆掉95%的女演員了。”

“電影裡劉若英為了讓孩子健康,用麵皮裹著鴨肉沾麵醬一邊大口吃一邊流淚的一幕,這也是我對女演員演技最初的認識。”


所以“奶茶”,應該算是會演戲的。


關於《天下無賊》,她在《我想跟你走》這本書中略提了幾句:

“這幾天雖然每天拍攝的時間很長,但等的時間很多,我躺在躺椅上看書,劉德華先生就聽著耳機拼命寫歌詞,我覺得有人給我錢讓我有時間看書,還有天王在旁邊陪著。。。。。。這麼好的事哪裡找?”

長時間拍戲,自然是很苦的,而拍攝期間的等待,一定也不輕鬆。

但她記錄的這些點滴,自在寫意,幽默詼諧,讓人讀了也不免會心一笑。

“奶茶”,她亦是有文采的,關於這一點,應該無人反駁。


06

“你神經病啊!我不喜歡她,我會為她做那麼多事嗎?你白痴啊?”—陳昇《桃色蛋白質》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注:劉若英與陳昇在跨年演唱會照片)

2005年聖誕節,劉若英和陳昇應邀參加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質》。

節目裡,“奶茶”在佩岑的慫恿下,小小聲地喊著“升哥”,跪下送出新專輯。

陳昇拒接,一臉凝重:“這個不可以隨便送。”一句話,“奶茶”臉崩不住,淚下。

眾人不解,陳昇釋疑:“因為這是很慎重很重要的東西,不可以貿然地送人家,因為這個是很用心做的。

那不是我們的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門的跳板,那是我們真的付了很多的生命在裡面。”

一段話說的眾人動容,“奶茶”淚流滿面,哭到不能自已。


眾人皆知陳昇難搞,霸道,狂放不羈,

然而,面對“奶茶”,他亦有情深意重的時刻。

輕輕申斥過後,叫來場下的蕭言中,陪在愛徒一旁,安撫她的情緒。

溫柔道一句:“不哭了,來,要聽什麼歌?”

“奶茶”哽咽:“風箏”。

於是陳昇慢慢地一字一句唱:“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子/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

陳昇唱的顯然不在正調上,“奶茶”也一直無法迴歸到正常的情緒,象做錯事的小孩子,默默飲泣。


節目高潮,佩岑發問:“你有沒有喜歡奶茶過啊?”

陳昇不假思索:“你神經病啊!我不喜歡她,我會為她做那麼多事嗎?你白痴啊?”

他自然是喜歡她,也愛她。

她在他身邊三年多,一起工作,一同做音樂,

眼看著她,一步步,從小助理熬成獨自打拼的女強人,

他為她量身打造成名曲,為她斟酌再斟酌新專輯的製作,

時機成熟,便送她去臺前,為她找良師、尋益友,訪前輩,

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變成一顆熠熠的星,她的一路星途,又怎麼少的了他的用心良苦!


然而他的愛,簡單,卻厚重的可怕。

他對她宣之於口的再見,也是非一般的殘忍。

陳昇是一個狠角色,他於大眾面前,狠狠宣告了他們之間師徒情份的結束。


“你有你的夢,我有我的事要做,我的事還沒做完,我只希望你,好好的。

你去的任何地方,其實都不關我的事了。我會做那種,永遠會讓你找不到的爸爸,

永遠不會做那種問兒女會不會回來吃飯的爸爸,你不會找到我的,再見。”


劉若英泣不成聲,佩岑觸景傷情,

大家面面相覷,節目差點錄不下去。

兩個女生相互擦淚擁抱,陳昇不理,自顧自吹口琴,他就是這麼絕情。


彼時劉若英仍單身,佩岑八卦,又找陳昇“開炮”。

這個剛剛號稱“永遠會讓你找不到的爸爸”,馬上回來了:

“這是我對奶茶最在意的一個事。我認為一個女生,

至少要有一個羅裡吧嗦的男人,或者是個討人厭的傢伙,隨便一個傢伙來保護她,”

他看著“奶茶”,一片溫柔:“可是你,怎麼了呢?全世界的男人都死掉了嗎?”

這樣一幕,簡直讓眾人唏噓,心緒難平,動容不已。

如果這都不是愛,那又應該用什麼來形容?

這當然是“愛”,而且,這份愛厚又重逾千金。

對他而言,她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面冷心軟的“爸爸”,永遠割不斷心底深處對“奶茶”的那片溫柔呵護。


07

“自己面對愛情時就像一頭小蠻牛,永遠使出渾身的力氣去愛,從不給自己留後路。”—劉若英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奶茶”說,她從不害怕孤獨。

她說,只有“能把單身生活過好的女人,才能和男朋友相處好。”

莫名覺得這句話,好有道理。


2006年,劉若英結識導演滕華濤,成為好友。

好友關心她的婚姻大事,“奶茶”笑言求介紹。

滕導牢記此事,時不時就把身邊的人篩選一遍。


2010年,大導演想到了鍾石,安排兩人見面,

她說:“一看見鍾石高高大大、斯斯文文的樣子,我就覺得很順眼。”

他說:“一個穿著襯衫牛仔褲、拿著一個大相機東拍西拍的女孩子,我一看就喜歡了。”

這是不是一見鍾情,無人知。

但他們倆,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最終到了一起。


鍾石是攝影發燒友,劉若英也是。

鍾石有一個攝影論壇,常常把作品展示出來,

後來,“奶茶”加入,也把她的很多作品放到那裡,

兩人常在對方的作品下留言互掐,相愛相殺,把吃瓜群眾看得不亦樂乎。


那麼巧,他們也都愛閱讀。

“我們窩在沙發裡,我的頭枕在他的腿上,他的胳膊接著我的肩膀。

讀到兩個人都有觸動的地方,我們就停下來,交流心裡的感受,說說各自的往事……

經常讀著讀著、說著說著,窗外的天空就黑了。

著窗外的燈一盞盞亮起來,我們真的有一種相依為命、地老天荒的感覺。”

這些文字,讓黑夜裡閱讀的人,心也慢慢暖起來,感覺對愛又有了新的期待。

她說:“相信愛情的人,遲早會和愛情相遇。”

這一次,曾笑言一輩子孤單的“愛情小蠻牛”,終於不再孤獨。

她與先生,各自獨立,自有空間,互不干涉。

他們一起出門,看各自的電影,

他們一起進門,去各自的書房。

他們因為靈魂上的契合與溝通而結合,

也許,這才是最美的婚姻該有的樣子。


08

“人生是一段無法回頭的旅程,我充滿好奇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劉若英《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奶茶”一直保持著有時間就寫字的習慣。

自2001年開始,她陸續有創作文集問世。

文集多是一些生活感悟和情感的瑣碎文字,

但許多的寫作人、音樂人都願意專注於她的文字,為她作序。


第一本書,2001年的《一個人的KTV》。

此書的攝影和設計師許品詩,為她作序時說:

“其實你是幸福的。你的工作帶你經歷不同的人生,而你又有能力藉由文字抒發內心情感。經由這些事情讓生命的觸角更加敏銳,於是你更能享受生命中的喜怒哀樂,你真的是幸福的。”


2006年,文字隨筆《我想跟你走》出版。

“在輕薄的世界裡,劉若英那麼輕易地竟將我的目光釘住了片刻,雖然只是片刻,卻可值千金啊。輕,也可以有重量。”—著名文字工作者鍾文音,《我想跟你走》之推薦序


2011年,《我的不完美》問世。

著名填詞人黃婷,為她作序:

“每當我感覺自己的寫作出現過多華麗詞藻、虛無堆砌,就回去看奶茶的文字,那些行雲流水從骨子裡滲透出來的真實情感,總能提醒我:寫字,不過就是對自己誠實。”


2015年,《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上市。

作家張嘉佳在序中這樣寫道:

“我喜歡劉若英,不是她某一過程,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讀這本書,奶茶只有一杯,冷冷熱熱,醇醇淡淡,全在一杯裡。”

他們,都透過她的文字,看懂了一個更真實的劉若英,

也讓我們,通過他們,品嚐到一杯更有味道的“奶茶”。


09


劉若英: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劉若英這樣的女子,叫人實在無法不愛她呀。

上帝從來都格外偏愛她,音樂的大門敞開著,

而那些演技、文采的窗戶,也擅自大開,從不設防。

她為愛痴狂,自由瀟灑,這杯“奶茶”,自顧醇香,不問去留。


她用一杯醇香,收服了你我,卻用一份痴狂,顛倒了眾生。


願你我都有她的勇氣,同她一般果敢,

“在人生的旅程上,永遠帶著好奇,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將我們,那無足輕重的生活,過成一個舉重若輕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