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學校要分快慢班,為什麼不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呢?

北極星234044841


分快慢班的原因是利益驅動。

分快慢班有社會評價背景。那就是,學校好不好,誰說了算?用什麼指標來評價?

我們目前的情況是,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仍然以升學率為主。一般學校和好學校的區別,主要是看畢業年級的考學情況。比如兩所高中,一個每年能有100人考上985,另一所每年只有10人考上985,我們就說前者是好學校,後者是差學校。學校的好壞就是這麼對比出來的,簡單而又殘酷。

所以,學校好不好,不是學校說了算,你就是在電視臺鋪天蓋地的做廣告,說自己學校多好,也是沒有用的 ,只要你考出重點的學生多,你就是好學校,所以,評價學校的好壞就一個指標:成績和升學率。學校的好壞就是成績說了算。


分快慢班有心理背景。即家長和社會更關注重點學校的升學率。

我們假想兩所學校。

甲學校畢業班1000人,把全校所有的優秀老師和優秀學生集中到一起,組成兩個小班,一個班20人,重點突擊,最後40人中,有1人考上清華北大,其餘34人全部985、211.而餘下的960人大多考的一般般,甚至大量的學生連本科都沒考上。

乙學校畢業班1000人,把所有的學生平均分班,把所有的老師也平均分給各個班級,組成平行班級。最後所有的學生幾乎都上了本科,但是名校比甲學校少,更沒有清華北大的。

您覺得哪所學校是老百姓口中的好學校?您覺得領導開教育大會會表揚誰?您覺得哪所學校的校長會被請去做報告介紹經驗?

當然是甲。尤其是從宣傳的角度,一個清華,能完勝你100個985。

這特別像買彩票。幾乎所有買彩票的人,都認為自己會像上一期那個中了1000萬的人一樣運氣好,而忘了其實中獎幾率是三百萬分之一。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傳頌甲學校多厲害,考了多少清華北大,如何如何,內心裡覺得自己的孩子去了也必定能去重點班,能上清北。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孩子更大的可能是陪太子讀書了,是學校在忽略了大部分孩子的基礎上為自己製造了好名聲。

社會評價如此,學校也只好如此辦理了!

分快慢班,學校有苦衷。

在前面兩個前提下,學校自然會去追求學生的名校率。

但是,現實很殘酷。優秀的老師有限,學生也參差不齊。如果平行分班,開課的話一定是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教學上很難控制教學進度和難易程度。

分了快慢班就好了,好學生集中到一起,老師講起課來,針對性極強,效率高,效果好。正所謂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

所以,想讓學校一視同仁的,應該會失望了。學校,反而是分三六九等最厲害的地方。

分快慢班的弊端十分明顯。

應該說,分快慢班對學校有利,可以揚名;對快班學生有利,上名校的幾率增大。

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尤其是對大多數慢班的學生來說,從一開始就被打入“不行”的行列,心情能好?狀態能好?很多慢班基本就自暴自棄了。

所以,快慢班是在損失多數人利益的基礎上給了少部分人以極大的好處。

如果不想讓學校分快慢班,除非改變當前的評價模式。

只要升學率和名效率的評價機制放在這裡,分快慢班的現象就無法消失,將學生分層三六九等的狀態也將繼續。

除非考查評價機制發生了變化。比如,我們不認為考上了清華做的貢獻就比考上普通一本的大;比如,我們認為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就是最好的成長;比如我們認為考得好只是評價學生的指標之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換一種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才會一視同仁。

曉行總結:由於目前仍然採用了比較單一的升學率和名校率指標進行評價學校,所以在強大的利益推動下,學校會採取捨棄大部分學生,集中優秀資源使勁培養少數學生的方式,以期謀得大名,獲得良好的社會評價。教育,被簡單成考學;考學,被簡單成考名校;學校,就簡單成了少數人的學校。如此而已。


曉行致良知


我曾任某高中物理教師,曾有幸給幾個實驗班代過幾節。說實在的,我初高中物理在班內絕對數一數二,但作為老師的我,給實驗班上課,也倍感壓力!有些學生邏輯思維反應非常快,絕非常人可比!再者把這些高手放在一起,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或者競賽成績,從而考上更好的學校。這是國家明令禁止開設快慢班而卻很難杜絕快慢班的最主要原因!


夢飛揚90


把學習好的孩子放在一塊班上講課給他們用更快的速度講課,第一他們都能可以聽得懂,第二可以學習好,第三畢業的時候也能考出好的成績,為學校增光,為什麼不可以呢?

就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非得賴著別人都在泥潭裡,好嗎?

我的孩子學習不太好,所以在慢慢老師講的也少,速度也慢,反而接受起來也好一點。

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就得吊著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進度一樣,這種人太自私了。


唐塔正和


我覺得現在學校分快班慢班很好啊,你所說的公平,其實是對差生最不公平。

就拿我兒子學校來說,分3等。特快班1—2班,快班3—9班,慢班10—18班。

說說這3類班的學生情況,特快班的學生,都是學校提前到各個鄉鎮小學挑的,都是成績最好的,都是特招生,都不用考試。

再來說說快班的,都是依據小學畢業的時候,考試成績來算的,只收在各個小學同年級的前50名。

最後慢班,就是學校分的任務,我們這裡縣裡是3所好點的中學,小學就很多所了。都是小學畢業以後搖號,搖到哪個學校就去哪個學校讀。

最後來說說快慢班的課程,特快班的學生聰明,基本一點就透,快班的到特快班聽一天課程下來,感覺在坐飛機,都是雲裡霧裡的。更不要說慢班的去聽了。所以我覺得分快慢班還是很有必要的,對接受能力差的,也算是一種保護。





重慶忠縣小哥


不是從現在開始實行的快慢班,三十多年前就有了,小學一年級一班是好學生好老師,一直到六年級,中學高中也可以高考也不錯,因為學校要出成績,所以分快慢班的,所有的孩子不一樣,對學習有接受快的也有慢的,和老師多交流一下對孩子好。。


李軍歌1234


我兒子班,一年級,成績不錯,被候選競賽了,是一批一批的淘汰。有一次,老師讓一些人留下來,結果沒我兒子的名字,我以為是淘汰了。看到一些在補課,心裡挺難受。後來還好不是,老師看到有些家人說老師偏心,只讓成績好的,留下來補課,成績差的,就不理了,老師為了,平衡人心,也給差生補課。

我覺得分快班,慢班也不錯,因為有些差生,會搗亂紀律,學習不用心。這樣影響挺大的。


用戶7760473296853


現在高中學校,都分了快慢班的,就像高中學校也分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其實,如果你孩子成績跟不上,去快班是沒有很大意義的,因為,原則上是一樣的教材的。成績跟不上,到了快班更跟不上,有時叫孩子去,都不願意的!


落葉的聲音


先搞明白什麼是一視同仁,什麼是快慢班。

極端點,清華水平的學生和專科水平的學生一起上數學課,你是老師,講什麼內容?講多深?按什麼節奏上課?

一視同仁是不歧視,不是和稀泥。


DwyanZ


此事一分為二來看,有利有弊!至於利大弊大,沸沸揚揚,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堅持說利大於弊的主要基於以下方面考慮:

這是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便於優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後進生能消化得了。有效避免一節課照顧不到三類學生的弊病再現。

競爭對手變弱,便於後進生客服自卑重建信心,進而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有利於優生更好更快發展,便於出成績,為學校爭榮譽。畢竟上級和社會衡量一所學校的指標還是唯分數至上。

這是一種變相的激勵行為,刺激和鼓勵慢班學生奮進,通過努力到快班去。

持反對意見說弊大於利的思想根源:

無視公平原則,這是人格歧視,故意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讓後進生扎堆兒,進取氛圍不濃。

這是不負責任的“甩包袱”行為,不願意在後進生轉化方面下功夫,讓這部分學生自生自滅。

後進生被標籤化,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導致自暴自棄。

容易讓優勝產生高人一等的不良心理,不利於學生成長。

師資配備不均,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的教師,都配到快班,慢班師資弱。

總之,各說各有理。目前學校分快慢班這種現象不在少數。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我認為學校分快慢班與對孩子是否一視同仁沒有關係。恰恰相反,分快慢班正是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為什麼一些家長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主要是教育觀念落後造成,另一方面也擔心分班過程中會有暗箱操作現象。

現階段,國家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目的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素質教育重視個性發展,強調因材施教,提倡分層教學。試想想,如果不進行分班,貌似公平,但蘊藏著更大的危機,基礎薄弱的學生會跟不上課,長此以往成績一落千丈,嚴重喪失學習興趣,更甚者產生自卑心理、自暴自棄。好學生吃不飽,也不利於其成長。

為了緩解矛盾,也為了更好地實施素材教育,有學校採取分層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後進生厭學、好學生吃不飽現象。

俗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作為家長和孩子都要轉變觀念,不要盲目追求實驗班、重點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只要有利於孩子成長、有利於孩子個性發展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