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改革後,我家小孩是第一屆,選考科目填的是物生地,據說不好,大家有何高見?

老常水產技術二十年


您好,作為第一屆3+1+2組合的班主任,現在教高二,談談我的感悟:

一、物生地這個組合學生一般成績中上等。選物化生這種學霸組合可能比較費勁,想抽出更多時間補短板,所以避開了化學轉而學地理,從這個層面上說,是可取的,畢竟是賦分制,我的理解就是不在乎你考多少分,只要你在同類組合裡排名前15%就會獲得A的等級,相對應的再換成分數會加到高考成績裡,如果是化學組合,不管是學習難度還是賦分,估計很難和理化生的學霸組合相比。

二、物地生組合大學選科、選專業範圍會窄好多,畢竟理化生學校的選擇率在99.8%,如果選擇了物地生組合地理估計就成了搭頭,就必須放棄比較熱門的醫學或者臨床,製藥等相關行業,畢竟不懂化學,看不懂說明書,很尷尬。

我是長弓老師,喜歡聊聊高中生哪點事情,歡迎關注交流。


長弓一王


孩子已經是高二了,同時恭喜你,你家孩子避開了學霸扎堆的化學。顯然化學對一般孩子來講,再賦的分數制度下,不佔優勢。另一方面,很多孩子雖然喜歡化學,不過還是不得不放棄它,因為物理和化學同時選擇,學起來會比較吃力。

一般來講,做出這種選擇的孩子,在重點高中是二流的學生(一流選化學了),而在普通高中則是一流的學生。這類孩子的特點就是

學習能力強。我們都知道,學習成績與很多因素有關的。頂尖的孩子只要跟著老師走,加上自己的智力就可以輕鬆取得高分。而我們這類學生並不擅長跟著老師的思路,喜歡自己琢磨,有自己的不同於任何人的思考。以後進入工作崗位,同樣也會延續這個特點——不斷的學習。

那麼家長需要做什麼呢?兩個方面,一就是困惑賦分制是什麼?二是孩子如何選大學?

一、賦分制

首先,家長不要糾結於它,它只是一種制度。知道幾個數字即可5、21、3。5個等級21個級差,每個級差為3分。這種賦分是全省排名給出的。考高分,只是意味著試卷簡單。不一定就賦的高分。全省都如此。所以,家長不需要理解這個制度,最應該關注賦分的這兩門(生物、地理),它們是不是孩子的優勢學科。只有選擇了優勢學科學,學習起來才會輕鬆和取得更好的排名。

二、大學選擇

選大學三個方面需要考慮——學校,城市和專業。對這部分孩子而言,專業排首位。然後就是城市。家長可以這樣做,把孩子嚮往的專業羅列出來,把有這些專業的大學,好的學校去掉,不好學校也的去掉。不過還要考慮省份——最好江蘇省內的(好找工作)。把選擇出來的學校給孩子看,孩子一定對你是刮目相看!

還有一些成績不是太理想的孩子,要首先考慮城市。因為這部分孩子情商還是很高的,一般他們會很好的處理好人際關係。南京,蘇州,無錫都是不錯的城市選擇。讓孩子有見識,是給他們最好的平臺。


江蘇考英語


我覺得如果從升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挺好的選擇。

2019年4月23日下午,江蘇省發佈了《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在會上宣佈:江蘇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江蘇省新一輪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定為“3+1+2”。高考總分為750分。語數外採用全國卷。

其中“3”是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歷史兩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1個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2個科目。

第一、選擇了物理,基本上大部分的專業都可以選擇

以山東、浙江等其他省份3+3的方案來說呢,基本上選擇了物理科目呢,90%的大學專業都可以選擇,能滿足你的各種需求。像各種類似計算機、電子信息、電氣工程以及金融等等熱門專業都是可以的。

以北京大學為例來說,竟然心理學、數學、天文學都需要必選物理。

復旦大學呢,自然科學類、數學類、經濟管理學也是需要選擇物理的。

越是好的大學,越是名校,越多的專業會有對物理學科的重視。

第二、選擇物理呢,升學成功的幾率更大。如果選了物理呢,物生地我覺得反而是最佳選擇

理工科類是專業最多的,基本上70%的招生名額都是給理科學生的,而文科學生的名額是比較少的。名額多了,那麼能考生的幾率自然更大。比如100個人爭70個名額和50個人爭20個名額,你覺得哪個更容易成功呢?

如果選擇物理呢,那麼只有6種組合:

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地理

物理生物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政治地理

化學對於很多高中生來說,學習的難度甚至不低於物理,所以即使3+3選擇中,化學選擇的人也比較少

政治呢,也是不少人都不太喜歡的一門科目,覺得總是背誦太枯燥了。

那麼只能選擇生物和地理了,這兩門呢,基本上背誦和理解相結合的,學習來呢,難度沒那麼大,也不枯燥,反而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第三、這兩門的好處很多,關鍵還是你喜歡並且你這幾門功課比較好才行。

如果這幾門都不是你擅長的,考不出高分也是不可以的。

最後呢,有的人會擔心,物理可能考不出高分,不如歷史容易拿高分啊。這個我覺得是完全沒必要的。因為招生的時候,物理和歷史是作為兩個門類分開招生的,和我們以前認為的文理分科基本類似。所以你物理考的好壞,只需要和選了物理的人比較就可以了。


煮酒論高考


高一,面臨著選課,但是成績不好,我提供一下選課建議。

其實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選課不是難事,因為怎麼選他們都是在於“金字塔”的頂端,而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則需要認真動動腦子了。

一、首先要先判斷孩子的成績是真不好還是假不好成績不好還有真假?當然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看學校的層次:如果孩子所在的學校是重點學校,那麼孩子即便成績不好,那也不一定是真的不好,也許只是“鳳尾”而已,他曾經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的,一般來說,不會太差;但是如果是普通中學,成績不好可能就是真不好了。

2、看考試的難度:判斷孩子成績好不好,不能以一次考試的成績進行分析,在選課之前,學校一般會進行多次考試,要綜合這些考試成績和排名來進行判斷,因為每一次考試,各科試題難度不可能均衡,所以成績高低有很大的欺騙性。

3、看孩子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高一開始,學生要進行9大學科的學習,還要加上音體美等其他學科,能夠全部學好的學生不是很多,即便是重點中學,學生高一都是面臨困難最大的,作業最多的,這個時候,很多學習技巧根本無法使用,因為時間都不夠用,基礎都落實不好,所以成績偏低或者有瘸腿科都算正常,這也未必就說明孩子成績不好,而要考慮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以及對各科的認識,如果覺著我能學好這一科,也可以大膽嘗試。

二、成績真不好的學生,應該怎樣選課?

我的建議:優先考慮政史地組合,或者把其中一科換成生物進行組合(有技術的省份可以考慮技術)。為什麼這樣建議?

從山東省第一批選課數據,可以看出,最不受專家看好的政史地”老文綜“組合是選擇人數最多的,這是為什麼?

1、從學科特點來看,這三科屬於”好學難考“的學科。什麼意思?就是說這三科都是”得分容易,得高分難“的學科。既然成績不好,那麼理化生學不了,當然就要選擇政史地組合了。當然,生物這一科思維難度也不是很大,完全可以替換政史地中的一科。

2、從大學和專業的選擇看,大學更重要!如果連大學都考不上,專業選擇面再廣又有何用?選擇政史地組合,所有的文科專業都可以選,甚至一些理工科專業,如護理也可以選,選擇面並不窄。

3、從高考來看,因為這三科難得高分,尤其是政治和歷史,所以尖子生選擇這三科的也不是很多,成績差的學生和大量的藝術生可能會選擇這三科,所以從”等級賦分“角度來說,選擇這三科,賦分不吃虧!


鍾彝


江蘇的化學賦分制問題,讓很多家長和考生選擇了放棄化學,所以,您這個選擇應該是很多偏理科考生的選擇。

正好昨天寫了一篇相關文章,數據用得到,給您分析解釋一下。


這裡就不說優點了,您選擇了自然有理由。只來說說缺點。

全國在江蘇招生的專業一共有22751個,對物理+生物+地理三門學科均有必考要求的專業0個,而對物理+生物兩門課有必考要求的專業有46個,對物理+地理有必考要求的有29個。

注意:這些數據是指在考生不選擇生物和地理時,不能報考的專業的數量,不是選了“物生地”可報的專業數量。

這些數據有什麼用呢?

考生選擇合適的科目組合的目的有兩個:考個高分和報個好專業。

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新高考和傳統高考一樣,有了高分才能有個好專業,於是把填報志願就先擱置不管了。——是真不能這樣考慮的。


填報志願時,考生需要儘量減少競爭者。尤其是新高考,要儘量選擇別人報不了而只有考生自己能報的。

兩種方法:

第一,自己分數提高,報考分數線高的專業。

第二,選擇必考要求科目最多的專業。

一共十二種科目組合,您孩子選擇了理科學習難度相對低的一個,可以推測孩子的學習能力處於中流水平。

所以,該科目組合最大劣勢是這個科目組合,可以選的競爭對手少的專業數量並不多(對比物理生物化學的專業數量少太多了),且選科人數可能是最多的(選科數據還未公佈)。

如果考生所報考的專業是對物理、生物和地理均有要求,一起競爭的對手將極其多的,而且相應的分數線要求會比以往傳統高考高。


總結:

任何科目組合都會優劣之分,就看孩子在分數和志願填報的選擇。高分數,任何選擇都能上好專業;好的志願填報就能讓分數得到充分的利用。


玖抒教育


化學不能選。化學不能選,化學不能選。重要的事說三遍。不要信那些什麼選專業的,你先考出分數為第一。選化學你能考九十分以上才可以。否則考八十分被賦分成五十分。總分被拉了三十分。什麼概念,想想去吧。


為一無


江蘇方案

江蘇高考方案是2019年4月公佈,2021年實施。具體方案是:3+1+2。“3”是語數外,必考,絕對值計算分數。“1”是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考,也是絕對值計算分數。“2”是從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2門考,按賦分制計算分數。

賦分制

這裡面有兩個細節。第一個,賦分制。賦分制不是按照你卷面成績來統計你的分數,而是按照你在所考人群中的名次來統計分數。比如,浙江省的賦分制,把成績分為21個等級,每個等級差3分。如果你考試考了70分,但等級賦分也可能是90分;當然,也有可能考試考了90分,等級賦分為70分。這個毫不誇張,就像這幾年浙江省的物理都是學霸考試,很容易卷面是高分,最終結果是低分。

選考要求

第二個細節,選考要求。選科目不完全是自己哪門功課學得好,或者好考來定,而是先看自己準備報哪個專業。按照教育部以及各省的要求,在#+1+2方案裡,只要選了物理,幾乎可以填報所有的專業,不論是理科還是文科專業;大學的文科專業幾乎對選考科目沒要求。所以,如果不是物理極差或者歷史極好,而且是想報考文科,一般大家都選物理。下圖是物理可選專業。

化學、生物、地理、政治的選擇


至於選考的2門,則需要從化學、生物、政治和地理裡選,當然也可以選歷史。我認為選地理、生物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首先,我從各個渠道聽了很多消息,江蘇省這個新方案實施後,化學遭到了拋棄,據說只有幾萬人選了化學,很多學校高二都不開化學課了。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不管你學得好不好,第一個遇到的就是賦分制的陷阱。選化學的,學霸居多,跟學霸同臺比等級,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對而言,地理、生物選擇的人較多,賦分基本就是自己在人群中正常的排位,不吃虧也不佔便宜。

從我個人來說,我首先去掉政治和歷史,這兩門課是文科裡的吃力的課程。首先,這兩門課要求記憶的東西特別多,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在高中,時間是有限的,在這些課上花費時間多,當然在其他課上花的時間就少。


其次,花了時間也不見得能得高分。政治考試,在我看來就像小型的八股文考試一樣,內容廣泛,很難提前複習到,因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被揪來當考題。在審題時,要求邏輯嚴密,不要錯過論述的點。政治最坑的就是回答時,必須要把相關的點都答上,稍不注意,漏了點,就扣分。


最後,對寫作要求高,就是一篇小八股文,論點、論據,邏輯清晰簡明,層層遞進,不能有漏洞。


我覺得學政治這門課需要天賦,學好了自然就好了,但學不好,要補很難。


歷史不完全一樣。看現在的歷史課本,其實不是很難,要記的東西很多,但如果下苦功夫也能記住。歷史的麻煩之處,在於高分學生不能穩定地獲得高分。因為出高考試卷的都是大學教授們,隨便把自己的知識撿一點出來。可憐的中學生們就懵圈了。文科跟理科不一樣,文科的東西見到了就見到了,沒見到或者忘了,就徹底沒戲了。理科不是這樣,它可以憑以往的知識結構、邏輯推理來處理新問題,因此,對於高分學生來說,理科的高分是可以穩定獲得的。


至於地理和生物,一門稱為文科中的理科,一門稱為理科中的文科,都是有一定的記憶量和一定的理解能力。這是最好的學科,適合大部分人,因為理解的難度有限,記憶的內容也有限,出題範圍不會像政治、歷史那麼寬,難度係數也不會像數學、物理那麼難。地理和生物是兩門既比較好學,也比較好考的兩門學科。


我覺得這個選擇是適合大部分的普通學生的。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家高一,星期六老師讓選科,

我丫頭偏文科,選了史政地。

不知道以後考什麼了


hua05245001


家長您好,既然已經選了,就不需要去擔心其他的問題,而是讓孩子充滿信心的朝著自己的目標穩步前進。我們家長就為孩子去學習一下這個組合能報考的專業,然後告訴孩子這些專業將來可以做什麼,有哪些好的就業方向。

其實你家孩子這個組合可以選擇的面還是比較廣的,沒有選擇化學,大部分的醫學類專業就不能選擇了,另外化工、材料、石油這些方向也沒法選擇了。

我們可以選擇大部分工科類的專業,像電子、計算機、機械這些大類就可以選擇,像經濟類、管理類也可以選擇,除了極個別專業要求有思想政治,所以選擇還是比較多,比較廣的。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用戶110923839831


化學是國家科學技術的基礎,放棄化學,是國家科學技術的損失,科技不強,國家也不會強大,提出新高考方案的專家就是他媽的豬腦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