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兩千餘元網購進口咖啡竟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法院:賣家“退一賠十”!

兩千餘元網購的進口咖啡竟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男子忍無可忍訴至法院

孫某與同事平時喜愛喝咖啡,便通過淘寶網絡購物平臺在某網絡店鋪上購買了5包“馬來西亞草本咖啡”,付款90元。由於部分同事飲用後反應味道不錯,孫某便再次在該網店購買了9盒同款咖啡,付款2160元。孫某飲用該咖啡發現與平日飲用的咖啡口味存在較大差異, 且該款咖啡產品外盒包裝和內袋包裝均為外國文字,無中文標籤,也未標識食品或藥品批准文號,通過查詢查證得知其成分為東革阿里、瓜拉納、瑪咖、咖啡粉。

男子花兩千餘元網購進口咖啡竟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法院:賣家“退一賠十”!

孫某認為該款咖啡產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標準,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東革阿里,且產品中添加的新食品原料瑪咖,未註明食用量與禁忌人群。該網店作為食品銷售者未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使違法產品流入市場,此舉嚴重侵害了孫某的權益,故起訴至法院,要求該店鋪退款並支付賠償金。

法院判決:賣家“退一賠十”

男子花兩千餘元網購進口咖啡竟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法院:賣家“退一賠十”!

法院審理該案後認為,該網店銷售給孫某的咖啡系進口食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並應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檢驗合格,應當按照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隨附合格證明材料。該網店卻未向法院提供案涉商品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食品包裝袋也未依法標識中文標籤和食品或藥品批准文號,可認定該網店向孫某出售進口咖啡的行為系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依法判決該網店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退還孫某購物款2160元並支付孫某賠償金21600元。

法官說法


男子花兩千餘元網購進口咖啡竟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法院:賣家“退一賠十”!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購物日益發達,網購方式的方便快捷及網購物品的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沒有你買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讓網購以及網購進口商品、進口食品迅速得到國內消費者追捧。但大家在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網購進口食品需慎重,以下問題需要大家關注。

一是關注進口食品的標籤是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及《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食品安全標準包括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籤、標誌、說明書的要求。《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進口食品中大量存在無標籤或標籤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食品標籤含有虛假及擴大宣傳等內容、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保健食品標籤未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誌性成分及其含量等情況。

二是進口食品成分中含有不符合我國食品國家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公佈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名單》,進口食品中的一些成分並未在這份名單中,加之包裝袋上沒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消費者很難了解其成分。該涉案咖啡中所包含的東革阿里即不在此份名單中。

三是商家是否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是否存在超越許可範圍進行食品經營活動

在網絡購物中,商家是否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其食品經營活動是否在許可範圍內,對於消費者而言很難知曉並取得相關證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同時,國家對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生產經營此類特殊食品應當取得相應許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