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濱州金融運行穩中向好 信貸投放穩中有增,實現“雙降”

新聞發佈 | 前兩月濱州金融運行穩中向好 信貸投放穩中有增,實現“雙降”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3月23日下午3:00,濱州市政府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佈會,市政府副市長、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副總指揮潘青出席發佈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市金融助企復產復工的相關情況。

潘青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金融惠企政策,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全力以赴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通過政銀企各方共同努力,我市前兩個月金融運行穩中向好、信貸投放穩中有增、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實現 “雙降”,金融環境持續優化。截至2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3076.53億元,較年初增加118.57億元,增長4.01%;貸款餘額2742.16億元,較年初增加59.46億元,增長2.22%。現將有關情況簡要通報如下:

打好政策“組合拳”,發揮正向引導效應

一是發佈《關於增強資金流動性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公告》,明確政府應急轉貸資金使用、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降低融資成本、增加信貸投放等十條財政金融措施。

二是公佈19家主要銀行機構助力企業復工差異化優惠信貸政策,確定機構聯繫人和聯繫方式。

三是出臺《關於實施投貸聯動推動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改革試點的意見》,有效放大財政資金槓桿效應。

四是發揮央行專項再貸款和再貼現低成本資金的導向作用。截至目前,已為全市15家全國性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發放專項再貸款金額4.28億元;為42企業辦理再貼現業務,金額12.1億元。

五是採取名單制精準對接措施。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省工信廳有關文件精神,及時將涉及我市的40家全國性重點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75家省重點工業企業推送到各銀行機構,予以優先信貸支持。明確省市重大項目、政府專項債、“雙招雙引”項目、農業龍頭企業等七大類319家企業(項目),作為市級金融機構重點支持企業(項目)。

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推進政策落實落地

一是召開全市惠企政策落實推進會。要求各金融機構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穩存量,擴增量,多措並舉確保惠企政策落實落地。

二是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人行、濱州銀保監分局帶領各銀行機構深入縣市區和重點企業,現場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三是建成市、縣兩級金融輔導體系。召開全市金融輔導員進企業輔導服務部署視頻會議,選派金融輔導員282名和金融專員79名,組建金融輔導隊94支,對接全市企業1217家,為企業提供政策宣講、諮詢指導、融資策劃、幫助解決問題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四是各縣市區主動作為。濱城區積極推進“一對一”精準服務,累計為8家疫情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發放貸款4.5億元;博興縣、高新區率先設立疫情防控應急轉貸基金;惠民縣推動銀行機構“一企一策”做好跟蹤服務對接,為27家企業解決9.75億元資金貸款;陽信縣連續組織召開7場銀企對接會。其他縣市區、開發區也因企施策,有效應對了疫情影響。

暢通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各銀行機構主動暢通信貸服務“綠色通道”,縮短業務辦理時限,提高業務辦理時效。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優化審核流程,提高對接和審批效率;對暫時達不到條件的項目主動幫助企業完善,儘快達到融資條件。在“關鍵時期”跑出了“非常速度”,體現了責任擔當。如:農發行採用“網絡貸審會”方式,36小時內向如悅醫療投放1000萬元醫用防護應急貸款;農業銀行整合調查審批流程,24小時內完成愉悅家紡2000萬元疫情物資專項貸款;齊商銀行、恆豐銀行及時整合行內資源,在2天內分別為中裕食品和陽信縣中醫院各投放信貸資金1000萬元、為無棣縣人民醫院投放3500萬元;建設銀行為濱城區鵬浩種植專業合作社發放全市第一筆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90萬元;德州銀行為山東綠風農業集團發放魯擔惠農貸300萬元;濱州農商行對51家企業5.6億元貸款減免各種利息500萬元,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截至目前,各銀行機構已累計為全市69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新增貸款18.24億元,為復工復產企業新增貸款71.64億元。

下一步,全市上下將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聚焦重點企業,聚焦重點項目,聚焦普惠金融,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完善政銀企協調聯動機制,統籌運用各種金融手段,高效配置各種金融資源,用足用好用活各項金融政策,為精準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雪中送炭”、最大程度支持企業“開足馬力”,為經濟平穩運行增添動能,為“富強濱州”建設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