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帶頭下館子”,強過美國“隨機發票子”,什麼最重要

據騰訊網報道:美國國會援助計劃將當地時間3月23日達成,屆時,四口之家平均可獲得近3000美元的援助支票。意在解決迅速蔓延的冠狀病毒的影響。

據中新社報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益向好,官員“帶頭下館子”在中國漸成新潮流。意在鼓勵民眾出門消費,提振市場信心,推動餐飲行業復甦。

官員“帶頭下館子”,強過美國“隨機發票子”,什麼最重要


從這兩條消息中,我們至少可以讀出兩層意思:一個是美國政府之前對疫情消極應對的態度180度大轉變,開始把援助計劃當作大事來抓了;中國的防疫工作重心已經轉移,把提振國民消費信心當作大事來抓了。

我們知道,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7.8%;而今年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因此,應對疫情衝擊仍要依靠自身強大的國內市場,儘快有效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回補。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的2月期間,筆者所在的哈爾濱地區很多商場、步行街門可羅雀,消費按下了“暫停鍵”。3月19日零起,哈爾濱南崗下調風險等級,哈爾濱全市成為低風險區域,在南崗閩江路、泰山路周邊的鮮花店、早餐店、理髮店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店鋪已經開門營業,正在切換成“啟動鍵”。

官員“帶頭下館子”,強過美國“隨機發票子”,什麼最重要


信心比“票子”更重要。在全國推進復產復工、保證民生的號召下,政府官員的“硬核”表現,給消費者加油打氣,引導被抑制和凍結的消費能量釋放出來,這在疫情結束後的經濟恢復週期中十分重要。

疫情風險一日不解除,再怎麼“發票子”,民眾也不敢“冒死”外出消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