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青玉案.元夕 》汴京一夜夢黃粱


二零一三年正月十五,我驅車攜妻來到了離家四百多公里以外的開封市。

開封,簡稱“汴”。在宋朝開封名為東京,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歷史上,宋文化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


賞析《青玉案.元夕 》汴京一夜夢黃粱

在河南大學內遠眺開封鐵塔

之所以對這座城起心動念全是因為一首詞,南宋詞人辛棄疾所作的《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其人文武雙全,一身傲骨,以氣節自負。曾率領五十餘名騎兵,奇襲金營,生擒叛賊。 宋政權南渡後,雄心勃勃的辛棄疾力主抗金收復北方失地,但一直沒有被朝廷採納。老年後,歸隱田園。將滿腔抱負寄情於詩詞與山水。

詩言志,詞言情。詞對於情緒的表達更加細膩。詞又分“豪放”“婉約”兩派,辛棄疾就是“豪放派”詞人代表性人物之一,與蘇軾合稱“蘇辛”。

辛棄疾一生作詞無數,優秀作品舉不勝舉,而我最愛這一首《青玉案.元夕 》。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人半生顛沛流離,不墮青雲之志。人在壯年,卻志不得酬。望著臨安城上元佳節的滿城燈火繁華景象,他一定想起了昔年上元的汴京。那是大宋的都城,它是何等的雄壯繁榮!

又看到打扮靚麗的美麗女子

像極了那些年求而不得的美夢

尋尋覓覓 那人終究是那人 就讓那人在燈火闌珊處吧!

心裡孤寂又待如何?我本就不需要誰的理解。

求而不得,不應在乎得與不得,而重在求字。

只要曾經奮不顧身的求過,得與失都放下吧。

這首詞是詞人與自己內心的一次對話,是原諒,是和解,是放下。

若干年後的我看到這首詞,決定替辛棄疾走一趟。在上元節那天去一趟讓他魂牽夢縈的汴京城,看一看那些夢裡的“寶馬雕車”和“玉壺光轉”以及“燈火闌珊”。


賞析《青玉案.元夕 》汴京一夜夢黃粱

開封龍亭上元燈展


賞析《青玉案.元夕 》汴京一夜夢黃粱

龍亭


賞析《青玉案.元夕 》汴京一夜夢黃粱

花燈


賞析《青玉案.元夕 》汴京一夜夢黃粱

花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