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線上線下”齊發力有力有序推動春季農業生產

湖北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春季農業生產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農業農村部的部署要求,創新方式,精準指導,探索出了一條“線上線下”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為支撐、“零接觸”為亮點的工作路徑,有力有序推動春季農業生產,力爭全年糧食麵積穩定在6500萬畝以上。

(一)農業科技“雲指導”。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實際,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不見面、不接觸”的方式,開展以線上技術服務為主的農業科技“雲指導”工作。省農業農村廳組建了工作專班,按照到時間、到技術、到專家、到平臺的“四到”要求,制定實施荊楚農時課全媒體推送方案。組織華中農大、省農科院等知名專家,錄製電視專題節目26期,協調100多位省級專家開通直播、短視頻賬號,開展遠程網絡直播課堂81期,發佈農業科技短視頻、小視頻300多條次,全媒體總觀看人次超過300萬,總互動達20多萬人次。

(二)農業生產“全程託管”。組織全省2.54萬個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機耕、機播、機管、機收等全程社會化服務。調度80餘萬臺套農機具投入春季農業生產,已完成機耕面積400多萬畝,完成玉米、花生、馬鈴薯、大豆等機播面積18萬畝,小麥、油菜飛防作業面積超過150萬畝。4月份計劃調度水稻插秧機2.4萬臺,5月份調度小麥、油菜收割機械6.5萬臺,為農民提供“田保姆”式服務。

(三)在田作物“無人機防治”。

當前,正是小麥、油菜病蟲防控的關鍵時期,湖北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4.7萬臺植保無人機、噴杆噴霧機、機動噴霧器等高性能機械,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不少市縣實行無人機連續作業,人歇機不歇,每天的作業面積為傳統人工的30倍以上。目前全省已防治小麥條鏽病487.5萬畝、油菜菌核病329.6萬畝。

(四)農資配送“代購服務”。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將農資運輸納入綠色通道,確保農資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通行。各地成立農資配送專班,組織農資企業、生產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第一時間開展“點對點”配送,確保不誤農事。截至3月16日,全省縣級以上種子、農藥、肥料備貨量分別為6938萬公斤、1.6萬噸和41.71萬噸(折純),能夠滿足當前春管春耕需要。

(五)早稻生產“集中育秧”。各地積極發展工廠化育秧,解決用工難問題,保障育秧時間,提高秧苗質量。全省近3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備有2600多萬張秧盤,育秧流水線400多條,供秧能力可達100萬畝。截至3月17日,全省早稻已育秧22.3萬畝,佔意向播種面積的15%。受疫情影響,今年早稻育秧進度比常年晚一週左右,目前各主產縣市正加快早稻育秧進度,力爭5月1日前完成早稻栽插。此外,全省蔬菜集約化育苗生產主體58家,春季育苗近3億株,可栽大田20萬畝左右。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