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全球確診超30萬例

超40國進入緊急狀態

抗疫戰場從亞洲移至歐美

中國醫療專家團隊緊急馳援多國

各國分秒必爭加速新冠疫苗研發進程

中國重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完成首批人體注射

全球疫苗研發正在與生命競速

抗疫下半場

中國又該如何打好“防輸入”這場硬仗?

《今日看世界》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世界疫情中心已由亞洲轉移至歐洲,意大利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6萬例,德國超過兩萬,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與新冠病毒陽性醫生接觸,目前正自我隔離,歐洲累計確診已近20萬。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美國確診破3萬,特朗普宣佈紐約州為“重大疫區”,多州頒佈“居家令”。在伊朗,每10分鐘就有一人因新冠肺炎死亡,每小時有50人感染。日韓總體趨穩,但非洲與拉美潛在爆發危機猶存。截至目前,已經有至少22個國家的70多名政要和官員確診感染。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中美開展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科研人員競相發力,和時間賽跑,研發疫苗和有效藥物。中國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正式獲批進入臨床試驗。3月21日,第一批志願者已進行人體注射。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陳薇院士表示,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在“學習”病毒的前提下,對病毒進行“手術”,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個我們需要的載體病毒,並注入人體產生免疫。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中國新冠疫苗的I期試驗需要的志願者並不多,僅限武漢地區常住居民,年齡18-60週歲。志願者會被分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三組,每組36人。經過篩選和體檢後,符合要求的志願者可以接種疫苗。此後的14天,為集中隔離觀察期。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表示,中國在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大技術公關方向都進展順利。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由於疫苗是為健康人免疫接種,其安全性標準較治療藥物有更高的要求。國內外對於疫苗的上市應用都具有嚴格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首先要生產出合格疫苗樣品,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安全有效性後,才能進入臨床試驗,並且必須有充分數據證明疫苗確實能夠保護髮病才可以廣泛用於人群免疫接種。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如果安全性不能保障,疫苗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必要階段無法跨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不管哪個國家先做出來疫苗,肯定無法供應全世界。因此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需要各國信息互通,進行更好的國際合作。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而就在上週3月16日,美國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也已開始了第一階段臨床試驗,進行了第一批人體注射。除了中國和美國以外,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以色列等國都在緊鑼密鼓研發疫苗,一場和病毒賽跑的疫苗研發競賽,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從“數百人”到“萬人”感染規模

美國僅用不到10天


截至美東時間22日,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為33073例,至少有25.4萬美國人已經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並獲知結果。總統特朗普宣佈紐約州、華盛頓州、加州為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災區”。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隨著疫情形勢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美國民眾認為,特朗普政府此前“盲目樂觀”,“憑個人直覺”, “開空頭支票”不過是拖延敷衍的政客套路。多家媒體紛紛盤點美國政府疫情發生以來的含糊表態,稱特朗普及其幕僚在過去兩個月內,至少28次散佈不實信息誤導公眾。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美國政壇也被曝出,4名參議員被證實在股市暴跌之前大量拋售股票。首當其衝的要數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主席、共和黨人理查德·伯爾,他曾在2月中上旬美國股市崩潰之前,一邊對公眾表示美國的疫情可防可控,一邊拋掉了價值172萬美元的股票,因而被公眾質疑是否故意隱瞞疫情,遭到各界聲討。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有分析認為,經濟慘淡的表現正直接威脅著特朗普連任的前景,於是特朗普必須找一個敵人,儘快轉移美國公眾的視線。繼故意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後,美國媒體上週末披露,白宮正統一口徑,發起汙名化中國的行動,要求政府各部門通過新聞發佈會和電視採訪等方式,盡一切可能“甩鍋”中國。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世界衛生組織對此表示:病毒沒有國界,也沒有種族和意識形態。就像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始於北美,但人們也沒把它稱作北美流感。抵禦病毒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在各國之間實現通力合作。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為應對疫情,美防長埃斯珀宣佈,已下令部署兩艘醫療船“仁善”號和“安康”號,為抗疫救治能力擴容。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特朗普啟動《國防生產法案》,允許政府在危機期間調動美國企業製造所需的醫療用品,比如口罩和呼吸機。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歐洲疫情全線告急

成為疫情“大流行”的“震中”


自3月18日起,歐盟和申根地區的邊界將關閉30天,所有非歐盟、非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公民將被限制入境,英國公民也在限制之列。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疫情當前,歐洲各國紛紛出臺了嚴厲的防範措施,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或“封城”,或重新啟動邊境管控。法國總統馬克龍稱國家進入了戰爭狀態,表示政府將動用軍隊建設野外臨時醫院,並協助運送病人,紓緩醫療設施不足。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此前被調侃“佛系”抗疫的英國亦作出強烈呼籲,要求國民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及停止聚會。首相約翰遜在“群體免疫“風波後,承認疫情嚴峻,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手段應對。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意大利死亡人數猛增,教堂被徵用用來臨時安放棺材,葬禮不再舉行,每半小時就進行一次安葬。報紙上刊登的訃告佔據了大部分版面。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為了避免人們聚會,各市市長用盡“洪荒之力”勸阻公民待在家裡,但在居高不下的死亡率面前仍顯無力。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3月12日晚,援助意大利的中國醫療隊專家組一行9人攜帶31噸醫療物資飛赴羅馬,這也是第一批抵達意大利的國際援助者。3月18日,第二批中國赴意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13人和大批物資飛抵米蘭。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他們還帶去了當地急需的醫療救治物品,如呼吸機、監護儀、雙通道輸液泵等 ICU 裝備、便攜式彩超 、實驗室檢測試劑和防護物資、常用藥品等。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雖然各國領導人用各自的方式應對病毒帶來的各種挑戰,但無法解決醫院和醫護人員超負荷、感染和死亡病例與日俱增等問題。《紐約時報》分析指,當前世界領導力陷入“真空”,缺少合作、民粹主義興起,令抗“疫”工作更加艱難。各國採取不同應對措施,在病毒測試、取消公共集會和隔離方式上缺少一致的標準,也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感。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當大流行病發生時,世界上沒有旁觀者,各國既要打好本土阻擊戰,也要加強國際合作。正如16名國際衛生法學家日前在《柳葉刀》上發表的文章所言,基於恐懼、謠傳、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應對措施,無法將人們從新冠疫情這類突發事件中拯救出來。病毒無國界,以團結互助取代各自為戰,以同心同德代替自私狹隘,各國同舟共濟,才能最終贏得全球抗疫的勝利。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今晚21:57

鳳凰衛視中文臺《今日看世界》


新冠疫情“震中”由亞洲移至歐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