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抗疫中的齊魯力量——山東省醫療隊援助武漢抗擊疫情紀實

自2月2日起,山東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號召,按照國家統一調派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陸續派出7批8支隊伍抵達武漢,援助人數達到1186人。面對嚴峻疫情,山東援助武漢醫療隊創新推出了黨旗引領指方向、專家引領帶團隊、尖刀引領促攻堅的“三引領”工作法,將來自全省各地的醫護人員重新整合,切實做到攥指成拳,形成戰力,攻堅一線,做到了“零感染 無意外”,在武漢保衛戰中彰顯了山東力量,體現了齊魯擔當。


  

馳援,武漢抗疫中的齊魯力量——山東省醫療隊援助武漢抗擊疫情紀實


  逆行的背影,透出的是堅定與從容
  來自200餘家醫院的1186名隊員聞令而動
  2月2日下午,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集合。左毅作為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總領隊與第三批醫療隊一起出發。此前兩批醫療隊援助湖北黃岡抗擊疫情。而他們將作為首批援助武漢的山東醫療隊,投入到武漢保衛戰中。
  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醫師組組長曲儀慶說,“當飛機降落在武漢,從天河機場到駐地的途中,沿途都是空蕩蕩的,心裡五味雜陳。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風蕭蕭兮易水寒’,體會到了什麼是國家有難。”
  危難時刻,白衣戰士挺身而出,逆行馳援,共克時艱。
  2月6日,由35名護士組成的山東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暨山東省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方艙醫院。
  2月7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一支131人的醫護團隊作為第五批醫療隊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
  2月9日,山東省第六(山大二院隊)、第七(青島兩支隊伍)、第八批醫療隊,近700名醫護人員同一天抵達武漢,分赴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漢陽方艙醫院。


  2月20日,山東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到達武漢,算上此前到達的青大附院秦文醫生和到鄂州的4名疾控工作人員在內,駐武漢片區的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共計1186人。
  這些醫護人員來自全省16市200餘家醫院,涵蓋了呼吸、重症、感染、急診醫學、麻醉、康復、護理、心理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其中有高級職稱的醫生超過40%,護士中主管護師以上的同樣超過40%。
  逆行的背影,透出的是堅定與從容。奔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線,他們築起了一道健康防線,也在人們心裡築就了一道抵禦病毒的長城。
  紅色的旗幟,積蓄著向上的力量
  385名黨員帶動762名隊員主動遞交入黨申請
  “我是黨員,我先上……”2月4日晚9點,經過防控感染培訓及考核後,首個班次9名醫護人員由黨員、護理組長李敏敏帶領正式入駐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7西重症病區。
  1186人,來自200餘家醫院,如何才能讓醫療隊快速形成戰力?打出一套嚴密的“組合拳”?山東省援助武漢醫療隊確定了黨旗引領指方向的工作方法,靠組織建設和體制保障,確保了醫療隊高效運轉,形成了核心戰鬥力。
  為使來自各醫院的醫護人員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在來武漢的飛機上,左毅就帶領隊員們商定了醫療隊的組織與人員架構。2月3日下午2:00,醫療隊召開動員部署會,明確了醫療隊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會上,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成立,左毅任黨總支書記。第三批臨時黨支部同時成立。而這也成為後續各批醫療隊的工作慣例。

  隨著各批醫療隊的不斷到達,2月23日,山東省援助武漢醫療隊臨時黨委正式成立,下設2個臨時黨總支、14個臨時黨支部,共有385名黨員,每個醫療隊設臨時黨支部。由左毅任臨時黨委書記,統籌管理援助武漢地區各醫療隊。
  各醫療隊臨時黨組織切實落實臨時黨委確定的黨旗引領指方向工作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黨日活動,增強了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
  身邊的黨員同志,這樣的關鍵時刻,都在“往前跑”。向黨組織靠攏的念頭被激起。在黨旗的感召下,抵達武漢後有762名隊員主動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按照堅持標準、嚴格把關、保證質量的原則,多批同志“火線入黨”。
  專家聲音,成為救治“定音錘”
  病人總體病亡率0.65%,重症患者救治效果良好
  “胸部CT顯示,雙肺間質性改變,有加重表現……”“患者心肺功能儲備不足……”“我建議抗生素是不是調一調……”3月2日晚,醫療隊圍繞一名危重症患者的一場線上會診正在進行。
  為提高診療救治水平、降低患者病亡率,臨時黨委確定了專家引領帶團隊工作法,成立了醫療專家組,開展相關會診。臨時黨委統籌專家力量,在學習貫徹國家救治、防護、防控方案的基礎上,持續規範完善各項醫療制度,制定了包含25項制度規範的《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工作手冊》,對治療方案統一標準,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統一由專家組會診,形成了較成熟的“山東特色”標準、流程,努力做到各醫療隊管理同質、治療同效。

  據介紹,截至3月16日24時,山東省援助武漢醫療隊共收治患者1831人,其中重症危重症達559人,除方艙醫院收治的患者外,重症、危重症比例超過65%。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年齡偏大,有基礎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腎臟疾病或腦血管疾病等。”省立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紀洪生介紹,針對不同患者,醫療隊在統一規範下制訂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做到“一人一案”精準治療,提高患者特別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山東醫療隊還堅持中西醫結合,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強化中醫藥治療,醫療隊專門成立了中醫專家組,為患者進行把脈、舌診,辨證施治,開出“一人一方”,還為患者開展穴位推拿等中醫療法,住院患者的中醫藥使用率達到95%以上。
  專家聲音,客觀公正、求真求實、精準無誤,成為救治“定音錘”。截至目前,山東援助武漢醫療隊收治的患者病亡率低至0.65%,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良好。
  淬火尖刀,有俠骨又有柔腸
  78歲患者出院時三鞠躬感謝山東醫療隊
  面對重症病人多、病情複雜的現實情況,山東援助武漢醫療隊確定了尖刀引領促攻堅的工作方法,通過建立專家尖刀隊、黨員先鋒隊、專業突擊隊、心理服務隊等四支隊伍,攻堅克難,啃硬骨頭。

  “插管治療,我們要直接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活躍著一支“插管急救小分隊”。第六批醫療隊的馮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其中一位“插管小分隊裡的突擊手”,“插管時,患者有可能嗆咳,一旦嗆咳,他體內的痰有可能出來形成氣溶膠,噴灑到周圍,負責插管的離著最近,肯定最先受到攻擊。”馮昌說。
  “到達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後,一定要堅決服從醫院安排,堅決做好個人防護,要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插病魔的心臟。”2月25日,山東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張鳳偉帶領15名隊員前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作為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醫院之一,他們的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淬火尖刀,有俠骨又有柔腸。對重症危重症患者除了生理上的治療和護理,心理疏導同樣重要,第四批護理隊員主動與患者聊天,教患者穴位按摩,減輕焦慮、改善睡眠,帶領患者練習八段錦等,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悅,樹立信心,加快康復進程。第八批醫療隊打造“行走的二維碼”,隊員將二維碼貼在身上,患者有需求可以直接掃碼入群,微信群至少三名隊員24小時在線值守,對艙友們提出的問題負責解疑答惑。
  醫患情深總是相互的,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贏得患者的一片讚譽和感謝之聲。自2月17日首批治癒患者出院至3月16日24時,山東援助武漢醫療隊已累計治癒出院864人。“感謝山東醫生,感謝山東醫療隊。”一位78歲的老奶奶在出病房前對山東隊員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經過多天的相處這位患者與山東醫療隊員相互熟悉,這一幕讓在場的醫生護士為之動容。

  抓實抓細,在保證安全下全力出擊
  全體隊員實現“零感染 無意外”
  3月13日下午,左毅再次來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第三批醫療隊所在的病區,慰問上班的醫護人員,同時要求所有隊員繼續抓好醫療救治和感染防控工作,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
  “做好個人防護,是所有工作的基礎。”醫療隊把隊員感染防護作為首要的生活要求和重要的紀律抓實抓細,前後8次臨時黨委會均強調做好防護工作。
  醫療隊各級臨時黨組織還把關心關愛隊員身心健康,將保障隊員健康貫穿到工作、交通、生活的全過程,實時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臨時黨委結合元宵節、三八國際婦女節等節日,發送慰問信。調撥防護服、消毒液、口罩等醫用物資,確保隊員防護需求;調運羽絨服、電熱毯、食品水果等,不斷改善隊員生活條件。
  為確保防護物資及時到位,臨時黨委與山東省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彙報調度,每週會根據各隊的物資需求情況,按時運送相關物資抵達前線。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前方指揮部也給予大力支持。各地愛心人士也積極捐贈,當地相關部門也及時確保相關物資供應。
  有最充足的物資保障,有最嚴格的防護措施,才有了山東省援助武漢各醫療隊全體隊員的“零感染 無意外”。3月17日,山東省第四批、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共計342人在完成援助武漢方艙醫院戰疫後,平安返濟。

  目前在武漢的山東醫療隊仍奮戰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光谷院區,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等地,山東醫療隊將繼續集中優勢火力向重症危重症救治發起最後的總攻。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匯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澎湃力量,山東醫療隊定會不辱使命,慎終如始,奮力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馳援,武漢抗疫中的齊魯力量——山東省醫療隊援助武漢抗擊疫情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