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病毒蔓延全球,對國際石油價格有何影響?

阿澤依


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影響,不僅僅是石油需求受到影響,所有經濟活動都受到影響,前景非常迷茫,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應對危機的到來


yy61552




石油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大宗商品”,其價格走勢在某種程度上也遵循經濟學的一般規律,受供給和需求的關係影響。


本次原油價格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因為沙特和俄羅斯在OPEC+會議上的談判破裂所致。談判期間因為俄羅斯不滿意條款,揚言未來要繼續增產。沙特也徹底被激怒了,直接宣告下個月直接增產。於是油價直接崩盤了,最低跌到2016年曆史低點附近。


新冠疫情的全球擴散,對原油價格暴跌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因為新冠疫情的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活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對於石油的需求大幅減少。


而此時,沙特和俄羅斯一同宣佈大幅提升原油產量的計劃,在供給端不停加大原油供給。這勢必會加劇供求兩端的不平衡。更大幅度對原油價格暴跌產生衝擊。



樞紐PIVOT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近期國際原油的暴跌與新冠病毒的關係不是特別大。

這次原油價格大跌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導致,以下原因按影響力排名從大到小:

一,俄羅斯和沙特的原油價格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之一,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沙特,都拒絕減產,甚至進一步擴大生產量。

二,受俄沙原油戰的影響,另外一個原油出口大國——美國,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因為美國的原油主要來自於高成本的頁岩油,而美國諸多頁岩油企業的生產成本油價應該是在50美金以上。這又導致了美國原油期貨市場的暴跌,又進一步推動了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

三,疫情的影響金融市場出現避險情緒,美元因此大漲,那麼原油價格就相對下跌(原油美元體系)。

四,疫情的影響,導致全球工業活動降低,對原油的需求也降低,價格自然也會有所下跌。



李老司


很多人認為石油價格暴跌是世界經濟拐點的開始,也有人認為是世界對石油的需求減少,我認為這兩個觀點都是沒有依據的,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完全替代石油價值的新能源。工業發展與社會需求對石油的依賴在未來幾年是難以擺脫的,所以國際石油大跌本質上是心理恐慌與地緣政治的誘導,是否突破產業的邊界而引發更廣泛的產業危機還有待觀察。

石油是全球大宗商品,是現代工業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油價格當然也受制於供需結構,在過去幾年中,油價一直在低位徘徊,原因在於能源的供需結構在發生變化。

所以,影響石油價格的不是疫情,而是地緣政治。


鄭榮華教授


新冠疫情會導致石油價格下跌!我們知道新冠肺炎造成很多企業不能開工,非常多的實體行業也不能正常運轉,道路進行一定上的封閉,許多車輛無法通行,那麼對於石油的需求量就大大減少。

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減少了就會造成通貨膨脹,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就可以知道價格會下跌。國際油價會迅速下降。



新籤故事會趣聊天下


汽油、柴油價重返五元時代,原油下跌對證券的影響

國內汽柴油價格下調的新聞:

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83元。今年的調價窗口總共出現過5次,三次下調,兩次擱淺,汽柴油每升總共下調了1.45元和1.52元,汽柴油價格也重新回到了5元時代。

目前北京92號汽油每升6.32元,95號汽油每升6.73元,這次調價以後,價格會回落到2016年的每升5元多。我家汽車油箱50L,加滿一箱92號汽油,算下來將少花40元。

讓我們看看國際能源市場,原油跌勢不減,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冠狀病毒大流行恐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在原油供應激增之際重創需求。

而我們最關注的還是,油價的大幅下跌,會對哪些行業產生影響,對於哪些行業是利空,對於哪些行業是利多。

利空的行業:煤炭、天然氣、石油開採、核電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開發行業都是利空。因為隨著油價的下跌,人們可以消費更多的傳統的石油能源,而不再去尋找開發新能源,對於新能源的需求也沒有那麼迫切了,自然就會形成利空。

 

利多的行業:主要是能源消耗大戶,比如航空業、物流行業、農業和化工行業,能源集中消耗的行業,隨著油價的下跌,成本會大幅下降這會帶來利潤的增長,當然是利多了,並且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隨著能源價格的降低,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也會有所下降,這樣的下降恐怕帶來的好處要多於它的負面影響。

 

這波原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上一個交易日內,油價暴跌10%。當前,新冠疫情繼續在全球迅速蔓延。與此同時,OPEC頭號產油國沙特與非OPEC產油大國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仍在繼續。本質是由於需求不足導致的,但由於OPEC與非OPEC國沒有能夠就原油的減產達成一致,因此供需失衡的格局將進一步打壓油價,未來的石油價格,將取決於全球經濟運行以及產油機構因成本限制而減產情況。經濟上,鑑於週期性走弱以及新冠狀病毒的影響,短期內恢復消費的概率減小。從產油組織看,由於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在40-45美元之間,因此,油價回落到這個區間之下,頁岩油減產是難以避免的,屆時原油的供需格局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國內原油期貨市場限於停板,因此與原油30%的跌幅相比明顯不足,後市將繼續下跌,以彌補兩地價差。短期談判破裂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洋相造成的原油價格下降,這是一種極端的特殊狀況,我國做為原油的最大進口國,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





風墨君


疫情蔓延會抑制全球的經濟活動,人們會減少出行和消費。減少出行和消費就會減少對石油及其產業鏈上產品的消費。需求減少,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就會下降。再加上沙特和俄羅斯未能就石油減產達成協議,沙特宣佈加大產量,進一步導致石油價格下跌,預計石油價格保持低位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石油價格保持低位對產油國沙特和俄羅斯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再加上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的利益因石油價格下跌也會受到打擊。在各方都受損的局面下,各方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應該還會回到談判桌前,達成減產協議。那時石油價格將會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但也要看疫情是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抑制,如果疫情持續,石油價格將很難回到原來的水平。


地產經濟學人


新冠病毒蔓延對石油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用量減少,因為首當其衝就是交通運輸、海運、航空無不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用量減少,供應不減就必然導致供需失衡,從而價格下跌。

同時,與石油相關的化工需求也會同步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石油需求減少。


E叔聊股


最大的影響就是導致其價格大幅度降低。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卻呈現出逐漸升級的蔓延態勢,並在經濟領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中,為應對疫情蔓延造成的全球石油需求下降,維也納聯盟於3月6日針對石油減產舉行了協商會議。然而,此次會議不但未能達成一致的減產協議,還引發沙特和俄羅斯掀起了一場石油“價格戰”,並催生出國際油價暴跌近30%的“黑色星期一”。

由於石油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國際石油市場受到較大的衝擊,那麼全球經濟將不可避免地隨之出現波動。

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在絕大多數的產業和領域主要是需求衝擊。由於人們普遍將自己禁錮在家中躲避疫情,這造成了可選消費和耐用消費品斷崖式的下滑,比如航空、旅遊等需求就下降,相關石油需求就下降,價格也自然走低。



快樂朋友T


當前新冠病毒在全世界加速蔓延,國際油價已跌入至2001年6月以來新低。隨著世界各國加大嚴管力度,全世界已經有約10億人口被動因新冠病毒居家減少外出活動。這直接縮減了原油的消耗進度,原油過剩已經存在。根據中國的抗議週期,目前歐洲各國預計最早也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控制病毒對投資者來說這才是最恐怖的。所以,國家油價還會持續幾個月處於低價狀態,期間可能因為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大戰進度有波動調整。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