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煦智遠基金潘天奇:聚焦金融科技 把握投資機遇

合煦智遠基金潘天奇:聚焦金融科技 把握投資機遇

中證網訊(記者 張煥昀)“最近海外市場波動比較大,主要是受疫情蔓延以及油價大跌影響。”近日,合煦智遠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潘天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看好國內A股的韌性。年初以來,國內資金流動性較好,利好政策也頻繁推出,資本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在提升。

潘天奇表示,隨著技術逐步發展,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互融互通也將更加完善。從產業發展戰略及經濟轉型等角度看,金融科技行業在未來10年面臨著爆發式增長的機遇,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A股風險偏好在提升

從過去兩週來看,中國股市表現優於全世界大部分股市,人民幣表現也是優於大部分亞洲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年初至今,MSCI中國指數的跌幅低於MSCI新興市場及全球指數的跌幅。

潘天奇表示,國內的復工率到3月下旬有望恢復到比較高的水平。雖然此次疫情對於中國經濟的供需端產生了一定衝擊,但這種衝擊是一次性的,預計中國經濟有望在二季度迎來反彈。

潘天奇強調,從資本市場層面上來說,看好國內A股的韌性,也就是相對的位置和利好政策釋放的空間。年初以來,國內資金流動性很好,利好政策也頻繁推出,資本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在提升。

從行業配置方面來說,潘天奇建議重點關注有科技含量,包括半導體、金融科技、高端裝備、新能源車產業鏈、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

金融科技細分領域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新興技術的發展給每個行業都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海外市場大市值龍頭股的表現進一步證明了新技術對傳統業務以及相關公司帶來的提升,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核心本質都是一方面提升了原有企業的護城河和競爭壁壘,另一方面給原有的傳統業務提供了很多的增值服務,同時也使得傳統企業有進一步做大市值的可能性。

2019年下半年開始,二級市場對於科技板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潘天奇認為,目前科技類相關產業受益於產業創新週期、資本投入週期和政策週期這三個週期共振,預期未來的景氣度會比較高。

潘天奇表示,在整體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很多行業面臨著轉型,核心驅動力就是科技創新。科技產業將在未來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相關科技板塊的標的表現也會相對較好。從風險偏好來看,當利率有下行預期且市場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中小創科技類成長股往往是被追逐的對象。

最近市場波動較大,個股也有不同幅度調整。潘天奇認為,不管是疫情在海外的擴散,還是短期經濟數據等擾動因素,都改變不了行業中長期的發展趨勢,波動也會帶來合適的建倉時機。

談及科技的細分領域金融科技,主要指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潘天奇表示,這些新興前沿技術跟傳統的金融業務相結合,是對整個金融市場服務端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模式。

從金融科技行業需求增速和市場規模的角度來看,2014年到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規模持續增長,複合增速高達50%。從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的結構來看,2018年我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達2297.3億元。其中,投入到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為代表的前沿科技資金規模為675.2億元,佔總體投入比重為29.4%。

從政策層面來看,2017年,央行正式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2019年8月,央行正式印發了金融科技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發展規劃,提出了金融科技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戰略,指明瞭整個金融科技未來三年的具體的發展方向,指引整個金融科技產業保持快速發展。

“金融科技行業目前是處於成長初期。”潘天奇說到:“金融和科技的協同,是從IT到互聯網到新興技術的發展,創新速度會越來越快。金融科技涉及的細分領域是非常廣泛的,核心是以行業為場景,發展產品化的應用。隨著技術逐步發展,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互融互通也將更加的完善。從產業發展戰略及經濟轉型等角度看,金融科技行業在未來10年面臨著爆發式增長的機遇,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國內首隻金融科技主題指數基金產品

據介紹,合煦智遠國證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A類:168701,C類:168702)是一隻跟蹤國證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數的被動型股票指數基金,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該基金是國內第一隻金融科技主題指數基金,填補了國內沒有金融科技主題基金的空白。

該基金跟蹤的標的指數是國證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數。根據該指數編制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31號,該指數成分股有85只,總體市值為2.16萬億元。該指數的成分股涵蓋分佈式技術(包括區塊鏈、雲計算)、互聯技術(包括電子以及網絡支付)、金融安全和互聯網金融這幾個大的領域。從指數的行業分佈來看,主要是以信息技術行業股票為主的,權重佔比達78%。

作為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潘天奇表示,該指數成分股相關上市公司重視研發投入,指數的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明顯高於A股平均水平。根據2014年-2018年報,金融科技指數平均研發支出佔比為10.79%。此外,該指數歷史成長性好,根據2014年-2018年報,按可比口徑計算,指數成分股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保持在20%以上,平均增速為35.06%。該指數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大幅超越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和創業板指等主要的基準指數。根據擴容回測的數據,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該指數累計上漲約272.4%,同期的上證綜指的累計收益是35.3%,滬深300的累計收益70.7%。該指數表現出高收益、高波動特徵,反映了新興產業特點。

“目前,該指數比較好地反映了金融科技板塊的運行特色。”潘天奇強調,目前該指數的估值水平在回測區間估值中樞以下,是中長期佈局的很好時點。如果投資者看好金融科技行業的長遠發展,同時又擔心買入個股會有較大的波動,可以選擇這個基金產品作為分散個股風險、分享行業發展的投資標的。

關於該產品為什麼採用被動指數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運作,潘天奇認為,相較於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被動指數基金的綜合費率(管理費、託管費)往往較低,且投資方向確定,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不易出現漂移。

潘天奇特別說到:“一般情況下,如果在寬基指數如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之中精選個股做主動管理,是比較容易跑贏相應指數的,但是在細分行業如科技行業,通過精選個股長期戰勝相應的行業細分指數是不太容易的。因此,如果看好一個細分行業的發展方向,選擇被動指數基金作為一種配置工具,會是比較高效且費率低廉的選擇。”

據悉,該基金為LOF基金,既可以申贖,又可以買賣交易,投資者可通過場外或場內多種渠道參與投資,且場內基金交易費用低廉。LOF基金需要遵守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規則,信息披露將更加及時規範。同時,LOF基金的申購門檻相較ETF更低,更方便廣大投資者參與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