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應急響應結束前,電影院、KTV、酒吧仍暫緩開放

日前,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廣州市商業服務業復工復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引》(下稱《指引》)。其中明確,

在廣州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響應結束前,酒吧、舞廳、電影院、電子遊戲廳、KTV、網吧、演出場所(館)、洗浴中心、拍賣、大型會展等人員密集區域暫緩開放。


根據《指引》,全市商業服務業場所應在出入口設置測溫崗,專人對入內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每位進入人員包括員工、顧客、訪客等人員,都要求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37.3℃)不允許進入。


所有人佩戴口罩;餐飲、住宿、商超、洗浴、美髮等行業與顧客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需要注意在上崗時佩戴手套。


各商業服務業內要設立健康管理員,做好服務對象和員工健康信息登記和管理工作,負責收集他們每日健康狀況並按要求做好上報工作。一旦發現有發熱(體溫≥37.3℃)、咳嗽等症狀的員工,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就近送發熱門診排查治療。


樓宇、場所或機構內應設置臨時隔離觀察室,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防護服、醫用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配備必要的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有條件的設置隔離區和消毒室。隔離室應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有獨立廁所的單人房間,並處於該服務區域的下風側。


針對從業人員衛生,除了佩戴口罩,《指引》提出,從業人員與顧客服務交流時宜保持一定距離和避免直接接觸;工作人員在上崗期間應當經常洗手,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幹手消毒劑。為避免直接接觸現鈔,建議收銀員戴手套接受現金,並優先採用無線掃碼支付方式。商場超市快遞交接優先考慮網絡下單付款和使用快遞櫃辦理交接。


指引全文如下


一、適用範圍


  本指引適用於商場、寫字樓、超市、餐館、影院、娛樂場所、演出場所(館)、體育場館、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遊船、網吧、三星級以上酒店、農貿交易市場、旅館酒店、洗浴中心、美容美髮、洗染、攝影、家電維修、會展、批發、汽車(含二手車)交易、拍賣、物流、倉儲、汽車拆解、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等場所。


二、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機制


  (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機構主要領導人全面負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查督辦。要把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實落實主體責任。


  (二)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相關方案和預案,根據前期防控情況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流程,加強應急值守,按要求及時上報信息,提高防控效果。


  (三)成立健康管理小組並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主動與轄區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取得聯繫,獲取專業建議。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商業部門和疾控等專業機構的指導下,規範、安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堅持分類管控,快速反應,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在我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響應結束前,酒吧、舞廳、電影院、電子遊戲廳、KTV、網吧、演出場所(館)、洗浴中心、拍賣、大型會展等人員密集區域暫緩開放;商場暫停母嬰室、兒童遊樂場、室內娛樂場所服務,無法暫時關閉的,必須對全部公共設施,包括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後開放。


三、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認真開展宣傳教育與防護工作


  商業服務要針對管理人員、工程人員、從業人員等人員進行分類培訓與指導,對服務顧客進行防病宣傳,使人員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相關科學知識,掌握防護要點。規範清潔消毒,分類分級指導相關人員做好科學合理防護,確保寫字樓、場所內全體人員防護到位。


  (二)做好相關場所封閉管理、人員出入管理和健康管理


  1.根據本地區疫情、風險等級和本機構情況,實行全封閉、部分封閉或限制人員進入的措施。減少出入通道,封閉部分無人值守的出入口、車場入口,限制外來車輛進入。


  在出入口設置測溫崗,專人對入內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每位進入人員包括員工、顧客、訪客等人員,都要求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37.3℃)不允許進入。


  2.減少聚集性活動。限制大型集中會議、培訓、展覽展示、文化娛樂、促銷等聚集性活動;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員工減少聚集活動。對確需溝通聯繫的,可充分利用電話、視頻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溝通機制。


  3.工作人員管理:掌握職工近期動向,對所有職工(含非正式編制人員)近14天活動行程,通過粵省事“粵康碼”、“穗康碼”對員工健康狀況、接觸史進行核查,要求提供有關憑證(三大電訊運營商疫情查詢助手二維碼應用程序、解除醫學觀察通知書、出院證明、交通票據等)。外地員工或近期有外出的員工,復工返崗的人員必須進行或完成14天的隔離觀察,如是疫情高發地返穗人員還須由當地醫療衛生人員採集咽拭子,檢測病毒核酸陰性,觀察期無異常後才能上崗。


  4.做好對賓客的健康宣傳與日常排查。各商業單位在醒目位置張貼並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告知顧客服從、配合公共場所在疫情流行期間採取的各項措施,停止對14日內在疫情高發地區逗留經歷或接觸史的人服務。所有人佩戴口罩;餐飲、住宿、商超、洗浴、美髮等行業與顧客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需要注意在上崗時佩戴手套。


  5.實行錯峰上下班和就餐時間。為避免上班人員聚集、擁堵,高層建築的管理處與樓內各公司、場所商議上下班和中午就餐時間,儘量減少上下班人員和就餐時間擁擠在電梯內、電梯口過道及辦公樓入口處等;告誡員工和來訪人員有序、間隔一定距離排隊入電梯。


  延長供餐時間分批就餐,控制同時就餐人數,餐廳就餐飯桌和座位增加距離。員工食堂應當設置洗手設施和配備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員洗手消毒。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備消毒條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採取分餐、錯峰用餐等措施,減少人員聚集,用餐時同側或錯位就坐,避免面對面就坐,不與他人交談。


  6.控制客流量。公共場所儘量縮短顧客等候時間。應當控制高峰時期客流量,通過管控分流或網上預約等措施減少同時進入場所的顧客人數,儘量減少排隊時間。


  7.各商業服務業內要設立健康管理員,做好服務對象和員工健康信息登記和管理工作,負責收集他們每日健康狀況並按要求做好上報工作。一旦發現有發熱(體溫≥37.3℃)、咳嗽等症狀的員工,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就近送發熱門診排查治療。


  8.樓宇、場所或機構內應設置臨時隔離觀察室,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防護服、醫用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配備必要的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有條件的設置隔離區和消毒室。隔離室應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有獨立廁所的單人房間,並處於該服務區域的下風側。


  (三)營業中衛生管理


  1.從業人員與顧客服務交流時宜保持一定距離(1米及以上)和避免直接接觸。物品儘量提前包裝標價,便於顧客直接結算。推薦顧客自助購物、自助結算,儘量減少排隊時間。商場快遞交接優先考慮網絡下單付款和使用快遞櫃辦理交接。


  2.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並做好清潔消毒記錄。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收銀臺、櫃檯、休息區、服務檯、遊戲機、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公共桌椅座椅、購物籃、購物車、臨時物品存儲櫃等),可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


  建議每天至少在營業前和結束後各消毒一次,可根據客流量情況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工作服消毒。定期更換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後常規清洗。


  (四)公共場所內的衛生管理


  1.顧客用品用具:顧客使用的毛巾、臉盆、拖鞋、按摩服、杯具、床上布草及理髮美容用具等嚴格落實一客一換一消毒制度。


  客房應保持布草間和杯具間的衛生整潔,布草和杯具的清洗消毒和儲存、衛生間清洗流程、布草車物品擺放等等嚴格按有關衛生規程進行。


  2.方便顧客洗手。確保經營場所內洗手設施運行正常,在公共地方配備洗手設施,並提供洗手液、擦手紙或烘乾機,無條件的應在顯著位置放置免洗的手消毒液。


  3.自動扶梯、廂式電梯 :所有人員乘梯時相互之間注意保持適當距離;低樓層推薦走安全通道,較高樓層優先使用扶梯並儘量避免與扶手直接接觸,高樓層乘用廂式時,不要直接用手接觸按鍵並快進快出。乘坐時應當佩戴口罩。箱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每日消毒2次。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於3次。


  4.地下車庫。加強機械通風換氣。地下車庫的地面應當保持清潔。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於3次。


  5.會議室、辦公室、多功能廳。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


  6.衛生間。加強空氣流通。確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離效果。每日隨時進行衛生清潔,保持地面、牆壁清潔,洗手池無汙垢,便池無糞便汙物積累。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公共檯面、洗手池、門把手和衛生潔具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五)場所通風要求


  1.疫情期間建議停止空調通風系統的使用,儘量採用直接開窗通風。每天早、中、晚,至少三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


  2.在疫情期間如需繼續使用空調通風系統的場所,需遵守以下要求:


  (1)空調是全空氣系統的,關閉迴風閥,應全新風運行,有外窗的房間,使用過程中宜適當使外窗保持一定的開度。


  (2)空調通風系統為風機盤管+新風系統時,應滿足下列條件:


  ① 保證排氣系統正常運行。


  ② 對於大進深房間,應當採取措施保證內部區域的通風換氣。


  3.禁止新風從機房、樓道和天棚吊頂取風,保證吸入的新風是室外的新鮮空氣。確保空調機房內和空調新風口周圍環境的清潔,新風吸入口周邊無汙染、無雜物。


  4.無外窗且沒有設置機械排風的房間,可採用增加設置雙向節能換氣機的方式來增加房間的新風量。


  5.空調系統應關閉加溼功能,並且每天營業前、後讓新風機和排風機保持運行1小時。


  6.空調通風系統的常規清洗消毒應對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範》(WS396/T-2012)的要求。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或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浸泡或擦拭,作用10~30分鐘。對需要消毒的金屬部件建議優先選擇季銨鹽類消毒劑。


  7.加強對風機盤管的凝結水盆、冷卻水的清潔消毒。


  8.每週一次清洗消毒各房間內空調送風和迴風濾網,必要時,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空調器。


  9.以下情況停止使用空調通風系統:


  (1)既不能全新風運行,又沒有對迴風或送風采取消毒措施的通風空調系統。


  (2)既不設新風,又不能開窗通風換氣的水-空氣空調系統(風機盤管空調系統)。


  (3)既不能開窗,又不設新、排風系統的房間內空調器。


  10.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空調通風系統停止使用,對空調通風系統和整個環境進行全面清洗消毒,空調通風系統經檢測合格後方可使用。


  11.保證箱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六)從業人員衛生


  1.佩戴口罩。從業人員進入場所、機構和在崗時應當佩戴防護口罩,與顧客交流時不得摘下口罩。顧客在公共場所要一直佩戴口罩。


  2.保持安全距離。從業人員與顧客服務交流時宜保持一定距離和避免直接接觸。


  3.注意手衛生。工作人員在上崗期間應當經常洗手,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幹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汙染物時,應當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在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觸碰眼睛。


  4.避免直接接觸現鈔。收銀員戴手套接受現金,優先採用無線掃碼支付方式。


  5.商場超市快遞交接優先考慮網絡下單付款和使用快遞櫃辦理交接。


四、出現疫情後防控措施


  (一)員工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症狀時,立即要求其戴好口罩,轉移至機構內隔離區(隔離室)並通知家屬,由服務業管理人員在有效防護情況下送往發熱門診,排除不屬於疑似病例前,不能返回崗位,其陪同人員也須居家或在機構內隔離觀察14天。負責健康監測的專職人員應每日對隔離人員進行健康監測。


  (二)員工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應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期間機構要積極配合做好患者的生活保障和心理安撫等工作。根據國家診療方案和省、市有關病例管理要求,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後,仍需在原定點治療醫院或指定醫院康復醫學觀察14天。康復後無異常並獲得解除醫院觀察通知書才允許復工。


  (三)

在當地衛生健康或疾控機構指引下對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實施集中醫學觀察,協助開展終末消毒、規範處置個人物品等。



初審:陳治

審核:梁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