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揭祕—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相信大多數人都和小編一樣對“澳門賭場”想到的就是電影中帥氣的男主角以高超的賭技打敗了惡勢力,疫情期間真正的賭場內又是一番什麼樣的場景呢?一位荷官在賭場內看盡的人間冷暖。

賭場復工,大排長龍

其實在武漢封城之前,我們和很多人一樣,並不知道這次的疫情這麼嚴重。突然有一天,老闆通知我們上班要戴口罩。但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強制賭場的客人要戴口罩,只是明顯感覺,客人變少了。

2 月 4 日,有一位賭場的員工確診了。第二天,澳門特首就宣佈,關閉賭場半個月。

行業揭秘—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受疫情影響,澳門賭場集體停業

2 月 20 日凌晨,賭場重新開門。頭一天的下午,我們賭場的員工就已經去做準備工作了,清潔部的同事也做好了消毒和清潔的工作。

當天夜裡十一點多鐘,賭場門口已經有客人在排隊了。按照規定,他們需要戴口罩,進場的時候還得量體溫。我們撤掉了大部分的賭桌,還嚴格限制了每張賭桌的人數。相比以往,賭場裡的客人少了很多很多,甚至顯得有些空曠。

行業揭秘—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葡京賭場開業前,門口等待的賭客


行業揭秘—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賭場的門口,每位顧客都需要量體溫入場

荷官初體驗

第一次進賭場,就是去報到的那天。當時,我按照面試官的指示,帶著體檢報告去葡京賭場的人事部提交資料。剛一進賭場,我就迷路了。那是一個巨大的圓形大廳,每一個出口看起來都差不多。

行業揭秘—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葡京賭場的大廳

賭場裡有很多客人在潛意識裡是把荷官當成假想敵的,一旦輸錢,他們就會把氣撒在荷官的身上。有一次,我桌上有個客人輸了錢,而我什麼也沒說,就只是保持微笑,他竟然也惱了:「你笑什麼?我輸錢你很開心是不是?我要投訴你。」

所以說,我的前輩們經常囑咐我,不要隨便跟客人說話,最好連表情都不要有。

賭癮這種東西,到底有多可怕?

大約在 2007 年,我認識了一個本地的女客人。她當時大約四十來歲,每天定時定點來賭博。

稍微熟悉了一點之後,有一天,我問她,每天都來玩,不用工作嗎?她說自己是家庭主婦,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我更加好奇了,又問她,她丈夫對賭博有沒有意見。她告訴我,她賭博花的不是丈夫的錢,而是自己過去十年工作攢的積蓄。

過了一段時間,我轉去了別的公司,跟她也很久沒見了。幾年後,當我再次遇見她時,竟嚇了一跳——她才五十歲,頭髮卻全白了,整個人都髒兮兮的。

她也認出了我。我和她攀談了幾句,瞭解她的近況。她說,她還在賭錢,但已經沒有再和家人一起生活了,「我這麼爛賭,不想連累他們」。

我當時還有別的客人要招呼,便沒有多聊,但心裡總覺得很不是滋味。

其實很多澳門本地人都是這個樣子的,一賭就是幾十年。

還有一種賭客,也是讓我一度感到費解,印象很深的是一個從浙江來的女客人。賭場看見她的時候,她都是一副筋疲力竭的樣子,彷彿站著都能睡過去,卻還是在賭。勸她先回酒店睡一覺再過來玩,她卻說,「我的證件只能停留一個禮拜,我要是把時間都花到睡覺上面去,那我來澳門幹嘛?」

像她這樣專門來賭博的遊客,十有八九這是這個狀態。當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他們會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控制不了」

在其中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他們很有可能是第一次進賭場,一不小心就把卡里的錢全部輸光了,立刻慌了神,不知道怎麼跟家人交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就會被高利貸控制。

高利貸是每次賭客贏了錢都會要求抽成,所以哪些人是借了高利貸基本是一目瞭然,但是也只能看著他們上當受騙。畢竟誰知道會不會被反咬一口呢?

行業揭秘—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賭神」

大約十年前,我在賭場裡認識了一個「洗碼仔」,也就是那種把自己手裡的大宗優惠籌碼賣給客人,從中抽成的人。這位「洗碼仔」是本地人,當時大約四十來歲。有一陣子,他突然開始研究百家樂的賭博技巧,想靠賭博賺錢,其中有一個複雜的方程式計算,也就是和賭金累計倍投類似。

有一段時間,運氣好,半年內贏了幾百萬。但那之後,逐漸輸多贏少,之後就開始當東西,最後連房子也抵押掉了。

十年來經歷了起起落落,想回到最初的生意。但是後來忍不住又研究繼續殺進去,半年後再次一無所有。這類人不是所謂的賭徒,如果沒有一開始的心動,或許不會陷入其中。不過一旦開始,嘗過甜蜜,再過回清貧是很難的。

行業揭秘—你不是賭神,澳門賭場風雲

電影“賭神”劇照

總結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的對待”小賭怡情”這四個字,親戚朋友在一起玩玩小麻將,輸贏幾十塊到幾百塊,不會觸及到我們的經濟命脈,甚至很多賭場裡的老年賭客也是這種心態,以娛樂為導向。我們也需要多項培養興趣與愛好,畢竟生活中不會除了賭博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偶爾的娛樂並不是賴以生存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