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

陳紅衛215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把“知行合一”簡單化成為了知道了道理就要按照這個去做,或者進一步者認為不但“知”限制“行”,同時“行”致“知”,這種理解思路就有點“克己復禮”了,雖然也是對先秦儒學的迴歸,但是這並不是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的儒學和孔子的儒學,早已經是相差甚遠。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麼大的異化歸功於西漢董仲舒和宋初的二程一朱。

當然,最重要的是宋儒。是宋儒將儒學從經學變成了一門哲學。二程一朱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心學(王陽明發揚光大),而傳統的經世治國的經學就變成了一個偏門——事功學。

宋朝是儒學的一個高峰,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宋朝實際上是大儒們通過吸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論、方法把儒學哲學化的一個關鍵節點。而哲學的意義在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宋儒提出問題,卻還沒來得及解決,就滅亡了。

到了王陽明這裡,才真正解決了宋儒提出的問題,讓新儒學(王學)發展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新的高峰。

宋儒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宋儒主要是以本體論為基礎來討論修養論。宋儒的本體論,概括而言就是“萬物一體”,認為萬物並非獨立的個體,在內在本質上屬於一個整體。這和道家的“道”,佛家的“空”非常類似,但又有區別。

但是他們知道萬物一體,可是這萬物一體的內在本質到底是什麼?宗教歸於神,科學歸於陰陽五行,哲學歸於心。即唯神、唯物、唯心。同時由於對本質的認知不同,導致本體論基礎上的修養論也無法統一。宋儒提出“天理”,“存天理、滅人慾”,認為“天理”即惡的對立面,儒門修身者需要去除人慾,保留天理。但是到底該從內心還是外物去“格物致知”,存“天理”,儒學大師們各說各話,並沒有一致的解答。

王陽明解決了問題。

王陽明解釋天理即良知。良知是人心所固有的,因為有“私慾”的隔閡,表現出不同於“天理”的狀態。他說的“致良知”就是“去私慾”的過程,如果沒有“私慾”在,就不存在萬物的區別。這樣就解決了本體論的問題,其實這和佛家的“明心見性”何其相似,所以我們有時候感覺王學充滿了禪機。實在是他吸取了各家所長,解決了儒家當時的根本問題。

在“致良知”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他的修養論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而並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並非是一種修身方法。

“知”就是去掉私慾的“良知”。行,就是依照“良知”來自然地行事。“知行合一”不是要你去剋制私慾,而是完全沒有私慾的情況下的一種自然狀態。

那要如何“致良知”呢?王陽明提出在內心要“誠意”、“謹獨”、“立志”,更需要“事上磨練”。 也就是說王學解決修養論的方法不但“唯心”,還要求“事功”,沒有與“外物”的交涉,不經過一番苦難挫折,依舊是無法體認“良知”,從而也無法體認“天理”的。

而一旦真正體認了“良知”、“天理”,就自然“知行合一”了。

王陽明的心學不但集合了宋之前的儒學大成,還往高峰更進了一步。這才是他有資格被稱為開宗立派的儒學家的原因。

“知行合一”不是告誡,不是方法,而是認識到天理良知後的自然狀態。

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內聖、外王、事功、德行,都近乎完美,也充分驗證了“致良知”的可行性。

他是真正達到了“知行合一”的狀態。


梧桐樹邊羽


我不想講理論,直接拿現實中的事情來借題發揮。

拿我的事情來打比方吧!

我好久沒玩博客自媒體了,這幾天有點閒,我就想著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持續學習,終身成長。

曾經如飢似渴讀書的我,現如今我這兩年幾乎讀不了書。不過,我似乎不慌,因為,我相信,一定早就安排好了的,安排我這個時候放下書,不讀書去習,去實踐,所以,我照樣平安喜樂。

我知道,讀書並不是學習的最好方式,“心上煉”才是功夫。

這一句話的意思也不是說讀書不好,或不讀書不好,而是說,每個人成長有不同的階段,讀書也很好,我是一個特別特別愛讀書的人。

我覺得吧,我以前特別想讀書的那個時期就是頭腦裡亂嗡嗡的,不清明,充滿了不正確的觀點,通過幾十年讀書聽 課學習,(哈哈,貌似我很老了的樣子,其實我不可不老哦!)慢慢地,一點點破除了頭腦裡的一些執念,當頭腦裡的執念,也就是信念系統慢慢鬆動以後,就不需要那麼多道理了,因為,自成體系了,便可以直接上手實踐啦。


呵呵,有人說,學習成長是一整套體系的,每一個人又由於不同的經歷,導致求道學習的方式方法各異,每一個階段需要的時間也各異,這個說法,我認同,但不是必然,不是唯 一的。因為,學習成長的過程究竟要花多少時間,經歷多久,沒有定數,誰知道呢?正如,打死我也不敢說我早十天以前我就知道我會到頭答來碼這麼字,哈哈,所以,每一個在讀書明理階段應該待多久,要花多少時間,要拜多少山頭,在實踐階段要花多長的時間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長提升,這些都是未知數。其實,更講機緣,機緣到了就是到了,不可預見,不能期待。但,在這一路上,若我們喜歡讀書,那就讀書唄,在不想讀書的時候就放下書,都很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允許,呵呵,允放這一切的發生就行,一切都是以它最佳的方式在發生著,我們不用費力,不要操心,只管允許,OK?


我只是在零幾年寫過幾年博客,這幾年嘛,本來做諮詢個案都是忙不過來,但如今,也就這幾天,我瘋狂地迷上了在頭條裡碼字,對,真的感覺自己有點瘋狂。呵呵,我不想考慮結果,只是跟隨心走就行,這有什麼不好的呢?

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有那麼多的考慮,考慮是頭腦層面的,哈,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所以,跟隨自己的心做出回應,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會有糾結,不會後悔,遺撼,是在工作中,生活中直接回應,率性而為,做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感恩遇見,讓知道我不孤獨。


最後,祝福你,祝福我,祝福每一個人!


開明煉心術


這句話是王陽明說的。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要研究知行合一,需要先去了解王陽明為什麼提出“知行合一”這個概念。

萬事皆有因,王陽明是為了反對朱熹和矯正程朱理學而喊出的知行合一。

那?

朱熹是誰?朱熹說了什麼?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在孔廟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間,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為“朱子。"

春秋諸子百家之後又一“子”也!應該是唯一一“子”,很厲害的一個大人物。

他的思想體系是理學,龐大的很,為了此題目,這裡不用全部羅列開來,我們把朱熹的理論簡單化如下:

朱熹是客觀唯心主義,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明人倫,” 朱熹是理學。

為了方便對比,我們也把王陽明龐大的心學理論簡單化如下:

王陽明主觀唯心主義,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明其心",王陽明是心學。

理學也罷,心學也罷,都是儒家學派。

眾所周知,儒教徒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儒學的方法,那就是——格物致知,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禮記·大學》

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也!

自古至今的大儒一直在和這十七個字較勁。

怎麼樣才能“知”曉宇宙間事物原理呢?格物嘛!

重點快來了:怎麼“格”物呢?

朱熹認為:格就是“至”,就是窮盡。“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朱熹對格物的理解就是研究事物,就是需要一件一件去研究外在的事物,包括人生的事情,當然也包括具體的物質,那怕一石一木,都要一件一件去研究,以尋找出最後最大的道理。理學嘛!

王陽明認為:格是“正”,格物是正物,端正事物,把和你有關的事物都端正了,才是格物。

要研究那些"和自己"有關的事物,使之端正,讓其步入正軌,守本心為第一要務,心學嘛!

再往答案前進一步:格物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致知!

朱熹認為:知就是知識,當然,朱熹的這個“知識”還有定語的,這裡是指那種終極的知識,所謂致知,就是達到終極的知識,絕非普通的知識。

朱熹認為,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到極致之後,自然會獲得知識,對萬物有了徹底的認知,就是致知了。

朱熹是往外求知,向萬物求知。

王陽明有另一種理解,王陽明借用了孟子的一個概念,他在“知”前面加了一個“良”字,良知也。

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王陽明認為:不學而能,不慮而知,說明了良知是先天之知,不用通過學習和思考來獲得。

良知在哪裡?人本心具有也,就像《大學》所說的“明明德”之“明德”,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先天的美好本性,美好素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

王陽明認為,如果打算致知,喚醒自己內心的良知就可以了。去研究什麼萬物呢!浪費功夫。

最後答案來了:

既然王陽明認定了研究萬物去致知是浪費功夫,良知是每個人本身具有的,接下來要幹什麼呢?把浪費的功夫省回來了,把這些功夫拿去幹什麼呢?

行動呀!

按著自己的良知,去行動,去踐行,讓實踐和良知契合,知行合一也!

不要去研究萬物之知了,那是萬物之知,非你本人之知。

你知曉了動物生存靠弱肉強食,難道也要弱肉強食嗎?你知曉了植物們爭奇鬥豔的開花為的是吸引蜜蜂來傳粉,你也要爭奇鬥豔嗎?

不用,我們是人類,和他們不一樣。

追著你自己的良知去行動就好了,就可以求得“大道”了。

你想過簡單生活,那就去吧,不要弱肉強食爭奇鬥豔了,

你想孝敬父母,那就去吧,不要說什麼事業第一了。

你如果有能力,想要去造福天下蒼生,那就去吧,不要怕“吃虧”。

不要說你沒有想,你一定想過,這個是人性本能。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葭明通半瓶歷史


王陽明的“心學”很有特色,值得玩味,也是有人推崇的原因。

“知行合一”是心學的重要思想,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王陽明的知是指良知。是說人的品質,知識,地位等主觀因素會影響人對事物的認知。也是說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是說,只知道不會做不能算是真知,只會做,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也不能算是完全會做。強調了知行的統一關係,注意到了知識的全面性。

王陽明不僅很好的學習和理解了儒家思想,對佛學也有一定的研究借鑑,是一個會學之人。

他把“格物致知”和“學以致用”結合起來了。不過他對格物致知的看法有片面性,格物是要把竹子切成段,分成塊兒一塊兒塊兒的研究,他卻傻坐在那裡死盯著竹子。他總結出“知行合一”也有點瞎貓碰死耗子,蒙對了。

人們常說存在決定意識,卻忘記了意識的反作用。又有人說我心即是理,忽略了客觀對人的影響。馬克思才引進了辯證法對唯物論,唯心論進行改造,創造了辯證唯物主義。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可以算他的辯證法吧。

學習古人如果能有精力訓詁當然好,沒有精力也不必遺憾,只要對自己有啟發就好。理解錯誤也不必大驚小怪,說不定歪打正著。學習強調領悟,不是生搬硬套。要知道強調真理的客觀性和實踐性是學習哲學的要義,也是哲學思想的本性。

對王陽明的評價分歧很大,是兩個半聖人之一也好,一分不值也罷,對古人還是要寬厚些,就是一字之師,也應該學習。

價值判斷是每個人的事情,和知識本身沒有關係。


老梁139490047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我雖然答不好,但還是想說一說自己的見解,有不對的地方請諒解。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關於知行合一,最淺顯的理解就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但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實際上這四個字是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所奉行的一種極高的為人處世的境界。這是一種修行,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才能的體現,也是修持成果的體現,在王陽明的心學這,就化成了‘知行合一’!能做到這四個字,那麼這人不管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不在話下。

然而做到這四個前,還有一句叫“格物致知”。做不到這點,是談不上知行合一的,這是知行合一的基礎。

格物致知,依照我的理解就是解析透徹事物的本質。通過格(分解、剖析)事物,增進自己的知識、智慧。

格物是手段,致知是轉化,知行合一則是理解後的運用。

我悟性不高,理解的表述的有點玄乎。

按照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當一個人能輕易的瞭解、看透事物的本質後,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資源去實踐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可大可小,可以是家庭瑣事,也可以是國家大事。這才是一個人才能的最終體現,而不是看多少書,學了多少東西。

能把自己掌握的、理解的,充分運用,這就是簡單的‘知行合一’。


網蟲讀書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一個核心思想,其內涵很深,一般較為簡單的理解是指: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行”離開“知”便是亂“行”,“知”離開“行”便是“假知”。因此,他主張的實質就是把“知”和“行”結合起來,不能離開“行”而去求“知”,也不能離開“知"而去"行"!


"知行合一"在生活中並不神秘也不少見,作個簡單的比方,例如,我們都知道吸菸有害身體健康,香菸製造商也將這個口號印刷到香菸包裝盒上,那些不吸菸、或者戒掉煙的人在“吸菸有害健康”這件事上就是"知行合一"。其思想和實際行動能有機統一。


現在,“知行合一”的意思一般多指:“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另也有人將其引申為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毛園老龍


1.談談我們現代人對於“知行合一”的通俗理解。

我們現在對於“知行合一”的通俗理解是:認知和行動不能分割開來,理論和實踐應該統一起來。

這種理解其實是把“知”和“行”作為兩個事件分開來看的,只是強調這兩個事件不能割裂看待,而應該把它們聯繫起來:知不能離開行,行也不能離開知;應當在知中行,行中知。

這麼理解其實也是可以的,王陽明是一個很靈活的人。他曾經告訴過他的弟子,只要能夠真的把知和行統一起來,踏踏實實地以自己的行動來踐行自己的認知,那麼你把知和行當作是兩件事也是可以的;而如果你做不到行動和認知相符合,那麼哪怕你對“知行合一”的認知再清晰、理解再深刻也是沒有絲毫意義的。

對於王陽明這種務實的人來說,最終能夠達到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哪怕你說得天花亂墜也無無濟於事。因此,王陽明從不喜歡清談,也從不紙上談兵,可是當他自己帶兵平亂時,卻能夠所向披糜,戰無不勝。他明明是一介書生,是思想家、哲學家,可是卻能夠做到戎馬半生未嘗一敗。他無須告訴別人他對於軍事的“知”,因為他的“行”就足以證明了。

這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2.談談在王陽明哲學體系裡的“知行合一”的理解。

在王陽明的哲學體系裡,知和行乃是一體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它們只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階段或者兩種表現。因此,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和行只是同一件事,這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王陽明說:知而不行只是不知。沒有經歷過成功實踐的“知”是不能稱為“知”的,那樣只是“不知”,能稱得上“知”的就必然是已經“行”了的。

王陽明舉了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如果我們說某某人“知孝”,那麼必定是因為他已經行了“孝”的事,他孝敬父母的事情被別人看在了眼裡,別人才會說他“知孝”。否則,如果他只是嘴上對於“孝”說得天花亂墜、精妙絕倫,可是卻從不去做孝敬父母的事情,那麼別人還會說他“知孝”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當我們說某人知什麼道理的時候,必定是他已經去行動、去實踐過那個道理了,而且是成功實踐了,這樣方能稱為是知。否則,你以為的知只是不知。

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有這麼一句臺詞:“從小知道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會這樣?用王陽明的話來說,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你以為這些道理你都知道了,可是你卻從沒認真去踐行過,從沒成功驗證過,那麼你就不能稱為真正知道這些道理。若你能真正懂得知行一體,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那麼也就不會過不好這一生了。


王者的野望


假如陽明心學是幽閉的小院。那麼,佛法就是鄰家的花園。

若想進到小院,必須經過鄰家花園的側門。

佛學是心學的“法門”,陽明先生沉浸佛法16年,方能“登堂入院”。

直接感悟“知行合一”“致良知”,就像無火而烹,無緣而登,不知所以。

《論語》缺乏思辨性,《孟子》缺乏實踐性,《傳習錄》缺乏方法論。

佛法的“唯識”“六波羅密”恰恰完善了這一點。佛法不是佛教,把釋迦牟尼的“宗教神性”去掉,他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大聖人”。



美之星暖通


“知行合一”這句話,我們應該都很熟悉,它是源於陽明的心學。在王陽明的哲學體系中,知行合一是最重要的概念。

雖然我們都熟知“知行合一”這句話,但是行理解的層面上來看,卻各有各的不同。按照今天大多數人的理解來看,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用學到的知識,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在行動中踐行和驗證知識的正確性。最後達到知與行的高度統一。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知識用於實踐 ,實踐得到真知。或者嘴上說的符合實際做的,也叫知行合一。



可是這種理解對嗎?陽明心學的核心是“致良知”而達到的“知行合一”,那麼我們就要搞明王陽明要表達的“知”跟我們理解的“知”的區別。


我們正常所瞭解的“知”,是知識,是通過觀察、教育、學習、總結的道理,具有普遍性。而“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人的本心,本性,本我。人本有善惡是非的標準,而無需通過教育和學獲得,本自具足!具有根本性。“良知”,就是說人本來就具備去惡從善的本性,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人都有“良心”。

我們容易把“知行合一”分為兩個部分來探討,即先“知”而後“行”,但是陽明先生卻說:“人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既然知與行不是兩件事情,而是一件事情,那就說明“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與行是一體的,互為表裡,不可分割。能夠深入實相的“知”就是“行” ,這樣的“知”才不虛妄;能夠明覺精察的“行”就是“知”,這樣的“行”就不會盲目。也就是說“知”是本性,“行”是本性的外延和體現。它倆是一體的,只是透過有形的“行”,把無形的“知”體現出來而已。“行”只是“知”的條件反射,而非刻意的用“知”去指導“行”



“知行合一”,其實就是“知行本一”。


茶禪道1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明朝王陽明所創所謂,心學,的主要論斷。還有所謂心學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學善惡觀認為人本無善惡,全是內心的意,心所致,分清善惡就有良知了。你貧窮弱智全是你個人不分善惡造、成的,與他無關,認天命吧。所以你要向善,不能向惡,做個乖乖羊就好了。對牧羊人大好。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心學名句。說要注重行,實踐。知行合一。狹隘的經驗主義。經驗主義是認知的表層淺顯階段的認知總結。按存在合理,那這種思想存在符合當今思想界。實際上我們過度依賴經驗主義已深受其害。列寧有文批判經驗主義了,《辯證唯物主義與經驗主義批判》。知行合一,是否隱含另一層含義,你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然既得利益集團不好管理你們。比如狼。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致良知,會使人思想思維混亂,喪失獨立思想的能力。一個人一但獲得思想自由是可怕的。況且時代已拋棄了心學,卻有人別有用心一再重提,居心?生活在工業文明創造的社會卻嚮往農耕文明的文化和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